- 年份
- 2024(4342)
- 2023(5901)
- 2022(4907)
- 2021(4350)
- 2020(3657)
- 2019(8210)
- 2018(8127)
- 2017(15266)
- 2016(7479)
- 2015(7796)
- 2014(7492)
- 2013(7424)
- 2012(6572)
- 2011(5741)
- 2010(5809)
- 2009(5642)
- 2008(5636)
- 2007(5161)
- 2006(4391)
- 2005(3907)
- 学科
- 业(35137)
- 管理(33679)
- 企(33048)
- 企业(33048)
- 济(29609)
- 经济(29585)
- 技术(14659)
- 方法(13416)
- 技术管理(11894)
- 数学(10954)
- 数学方法(10906)
- 财(10232)
- 业经(8260)
- 务(7955)
- 财务(7953)
- 财务管理(7951)
- 企业财务(7725)
- 中国(7680)
- 制(6118)
- 划(5750)
- 理论(5680)
- 银(5380)
- 银行(5380)
- 融(5263)
- 金融(5263)
- 行(5112)
- 贸(5066)
- 贸易(5061)
- 农(4994)
- 易(4942)
- 机构
- 大学(104607)
- 学院(104400)
- 管理(47819)
- 济(47366)
- 经济(46540)
- 理学(41819)
- 理学院(41500)
- 管理学(41138)
- 管理学院(40918)
- 研究(29050)
- 中国(23173)
- 财(21838)
- 京(20262)
- 财经(17661)
- 经(16039)
- 江(15588)
- 商学(14855)
- 商学院(14727)
- 科学(14404)
- 经济学(14217)
- 中心(14012)
- 财经大学(13184)
- 经济学院(12769)
- 北京(12469)
- 所(12440)
- 州(12349)
- 经济管理(12003)
- 范(11792)
- 师范(11708)
- 业大(11180)
- 基金
- 项目(70774)
- 科学(59489)
- 研究(54557)
- 基金(53729)
- 家(45297)
- 国家(44883)
- 科学基金(41387)
- 社会(37818)
- 社会科(36116)
- 社会科学(36110)
- 基金项目(28623)
- 省(28307)
- 自然(26027)
- 自然科(25576)
- 自然科学(25573)
- 教育(25489)
- 自然科学基金(25199)
- 划(22904)
- 创(22133)
- 编号(20521)
- 资助(20039)
- 创新(19420)
- 业(16081)
- 部(16014)
- 制(15905)
- 国家社会(15881)
- 成果(15689)
- 重点(15284)
- 人文(14977)
- 发(14797)
共检索到155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贺绍奇
险资频繁对上市公司举牌,宝能系甚至激进地对万科、南玻A等公司管理团队发起攻击,直指公司的控制权。在宝能系强势接管南玻A后,按捺不住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终于在2016年12月3日对激进的险资发出严厉警告。在当天举行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刘士余警告不得用来路不正的钱从事野蛮的杠杆收购。随即,保监会就启动了对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的监管行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积极主义 创造者 破坏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贺绍奇
险资频繁对上市公司举牌,宝能系甚至激进地对万科、南玻A等公司管理团队发起攻击,直指公司的控制权。在宝能系强势接管南玻A后,按捺不住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终于在2016年12月3日对激进的险资发出严厉警告。在当天举行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刘士余警告不得用来路不正的钱从事野蛮的杠杆收购。随即,保监会就启动了对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的监管行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崔微微 彭雪梅
保险机构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上市公司是价值选择、价值创造抑或是价值抑制,至今缺乏专门的研究。本文按持股时间将保险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持股型和短期持股型,以管理者代理成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同时以保险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路线为基础,采用基于动态视角的联合差异显著性检验模型,比较持股前后被持股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和公司价值的差异,弱化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使研究结论更为可靠。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持股型保险机构投资者既是价值选择者,又是价值创造者;而短期持股型保险机构投资者对持股上市公司不具价值创造职能,但具有价值选择职能,同时具有一定投机短视性。因此,保险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建立鼓励保险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的激励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牟文富 鲁茉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蕾 韩立岩
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是否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至今尚无定论。本文基于理论模型提出假说,认为QFII相比于国内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因此缺乏激励参与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业绩。在控制了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两类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研究发现QFII的确仅扮演"价值投资者"角色,而国内机构投资者则是提升公司业绩的"价值创造者"。研究结果表明我国QFII制度已取得阶段性成果,QFII投资遵循价值投资理念,但其提升公司业绩的激励仍有待加强。
关键词:
境外机构投资者 价值投资 价值创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唐跃军 宋渊洋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对公司业绩和公司业绩改善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有别于先前的研究,本文发现这个影响在中长期迅速减弱。而且,中国市场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1)投资实力强、倾向于采用集中投资策略的基金、QFII具有较强的价值选择能力,券商、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的价值选择能力较弱;(2)基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价值创造能力,而其他机构投资者目前尚不具备价值创造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新泉
美国是多边贸易体制当之无愧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它也一再宣称致力于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但本文通过对美国创建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背景及其在GATT/WTO发展过程中的立场的分析,指出美国对多边贸易体制所作出的努力归根到底是出于维护美国霸权和国家利益的自利动机。这也决定了美国对待GATT/WTO的态度始终是以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判断为出发点,美国在农业、纺织业、反倾销、301条款和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上有违贸易自由化原则的表现,充分表明了美国在国内贸易政治的权衡中认为需要保护国内产业时,从来都不惜破坏或逃避GATT/WTO的规则。
关键词:
GATT WTO 美国 贸易政策 霸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冉秋红 周宁慧
基于代理理论、知识治理以及智力资本管理理论,以2009~2016年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纵向兼任高管是促进还是抑制智力资本价值创造,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存在纵向兼任高管的公司,其智力资本及其组成要素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显著更低,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有效抑制这种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负向作用主要存在于兼任高管在大股东处担任重要职位时,且纵向兼任高管对公司技术创新绩效有消极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本文引入微观法与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从投资者保护不足,到企业投融资行为扭曲,最终衍生为破坏性成长的理论解释框架,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国内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内投资者保护程度明显不足,由此造成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效率低下引发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的背离,也就是所谓的破坏性成长。因此,经济转型也需要关注微观层面的制度校正,通过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最终约束微观主体的投融资行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破坏性成长 法与金融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珍芝
本文以2012—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领域23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现金流权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度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够对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和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韦施威 杜金岷 吴文洋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公司治理传导效应纳入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关系及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管理费用控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的3个重要传导路径。另外,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更为突出;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整体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万坤扬
文章基于沪深主板78家上市企业2000-2012期间686个企业观察样本所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年龄、资本支出、营收增长率、行业平均Q值等因素后,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公司风险投资组合多元化与公司投资者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冗余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只有具备一定企业价值水平的公司投资者才可能通过公司风险投资来实现价值创造,并且公司风险投资组合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存在复杂的"U形"关系;组织冗余对"U形"关系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但企业价值水平不同,则调节效应大小不同,实现价值创造的公司风险投资组合多元化临界值也就不同。因此,企业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价值水平和组织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孟庆玺 墨沈微
本文以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经营环境、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短期价值显著正相关,与长期价值负相关,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短期价值,但损害了其长期价值;经营环境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放弃短期价值,更加关注长期价值;相对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的这种角色转变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关键词:
经营环境 机构投资者 公司价值 产权性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松勤 徐经长
本文以中国2003~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就整体层面而言,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对现金持有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按市场化程度高低分组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损害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结论说明,只有在合适的制度环境下,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治理效应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一实证结果也为中国当前正在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实施的机构投资者战略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缦
对于具有价格预测优势的机构投资者,绿色投资在发达资本市场上,是其长期价值投资的主要方式。通过我国机构投资者2010—2020年对绿色创新公司的投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以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为标志的绿色创新企业,存在投资偏好。一方面,高ESG表现公司不仅存在历史更高的绿色创新能力,还存在当期对绿色创新的较高投入。另一方面,在机构绿色创新投资偏好下,机构投资者会容忍具有绿色创新能力的上市公司更低的当期超额收益率。对比民营企业,机构投资者对高ESG表现的国有企业积极性更高,进一步研究不同的融资约束和媒体噪声对机构投资者的绿色创新偏好的影响发现,在控制融资约束和媒体噪声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绿色创新投资偏好依然存在。基于此,就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绿色投资作用、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意识、完善ESG信息建设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