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5)
2023(7706)
2022(5834)
2021(5404)
2020(4318)
2019(9921)
2018(9949)
2017(17346)
2016(10411)
2015(11689)
2014(11824)
2013(10680)
2012(9612)
2011(8798)
2010(9235)
2009(8232)
2008(8045)
2007(7310)
2006(6886)
2005(6784)
作者
(26314)
(21779)
(21278)
(20878)
(13938)
(10244)
(10041)
(8560)
(8246)
(7963)
(7207)
(7154)
(7032)
(6992)
(6928)
(6760)
(6408)
(6368)
(6359)
(6265)
(5829)
(5298)
(5227)
(5151)
(4991)
(4918)
(4862)
(4839)
(4400)
(4350)
学科
(33765)
经济(33724)
管理(20517)
教育(19948)
中国(18732)
(18556)
(14184)
企业(14184)
(10795)
理论(10639)
方法(9642)
(9392)
业经(8923)
(8417)
(7864)
发展(7662)
教学(7595)
(7539)
(7251)
贸易(7244)
(7143)
金融(7143)
数学(7107)
地方(7068)
农业(7053)
(7044)
(6927)
数学方法(6925)
(6202)
银行(6191)
机构
大学(137548)
学院(130656)
研究(53666)
(48435)
经济(47183)
管理(40584)
中国(35178)
理学(33525)
理学院(32993)
(32283)
管理学(32154)
管理学院(31869)
教育(30777)
科学(29454)
(29079)
师范(28940)
(26534)
(24317)
师范大学(24044)
研究所(23771)
(22729)
中心(22692)
北京(21675)
(19506)
(19054)
财经(18226)
技术(17724)
(17562)
(16584)
职业(16025)
基金
项目(79620)
研究(67734)
科学(64178)
基金(54335)
(46705)
国家(46163)
社会(41023)
教育(38895)
社会科(38576)
社会科学(38567)
科学基金(38410)
(31208)
编号(30146)
(28556)
成果(28470)
基金项目(26858)
课题(24666)
自然(21139)
资助(20982)
(20710)
自然科(20684)
自然科学(20678)
自然科学基金(20275)
重点(19901)
(19346)
(19068)
(18413)
规划(18289)
项目编号(18016)
教育部(17431)
期刊
(57414)
经济(57414)
研究(54890)
教育(52376)
中国(41478)
学报(18580)
(18507)
(17996)
科学(16752)
管理(16520)
大学(15924)
技术(14973)
(12809)
金融(12809)
学学(12727)
职业(12676)
农业(12113)
财经(9342)
国际(9339)
经济研究(9230)
(8777)
技术教育(8418)
职业技术(8418)
职业技术教育(8418)
(8406)
论坛(8406)
(8285)
图书(8284)
业经(8142)
问题(7962)
共检索到228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查强  耿益群  
国际化愈来愈成为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概念和组织框架,以便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性质和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途径和动机进行了讨论。然后,以两个维度、四种类型即边缘化/特别处置、系统性/边缘化、中心化/特别处置、系统性/中心化为框架,分析和讨论了大学国际化的策略——途径的制度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叶琳  王增涛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须以现状的分析与掌握为前提。基于此,本文以高等教育管理和国际商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类型框架,然后利用该框架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结论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类型划分须结合方式和方向两个维度;中国高等教育内向国际化质量有待提高,外向国际化有待大力发展;学生流动是中国高等教育外向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互相影响,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春明  
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必然会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因而学界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不在少数。要想正确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同时也要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概念与其他概念区别开来。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概念的有效工具之一,它不仅对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能从理论角度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开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泽中  陈君  王新然  
高等教育国际化框架的内容在过去30多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被广泛引用的七则高等教育国际化含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纵向探索国际化不同时期的特点,最终得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演变发展的四个阶段。这一研究有助于推动对某一具体环境或者国家国际化程度的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增涛  朱雅玲  
由于过程视角融合了技术和资源两个视角而相对综合,因此从该视角的知识管理理论出发,基于Wiig(1995)的知识管理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知识获取、整合、分享、应用和反馈五个阶段的国际化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概念框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若曦  李曼丽  
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与高中教育之间的关系日益为教育学界所关注。本研究从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视域下的本科教育现实出发,指出我国本科教育质量尚未跟上规模扩张的脚步。本科低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技能与管理、身份选择与认同等方面的“失调”问题,是从高中迈入大学后不明晰大学组织使命、不适应大学社群行动的结果。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后是世界各国探讨和解决中—大衔接问题的关键期。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当前我国中—大衔接的关键节点,本研究提出并详解中—大“段差”的概念,通过对该概念内涵的深入剖析,形成一个解释我国当前高中与大学本科教育弱衔接现实问题的分析框架,以便为我国本科、高中教育质量的双向改进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增涛  
本文沿用Anderson理论与框架的区别思路,根据企业国际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就企业国际化研究进行了分类与综述,然后在从变量和概念框架两个层面讨论企业国际化概念框架间联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国际化概念框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增涛  
响应Jones和Coviello的以多个理论为基础、构建综合性研究模型的呼吁,文章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企业家因素和国际化行为进行了整体构造,然后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实际,以战略管理理论、资源基础和国际化理论为基础,构架了一个综合的企业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影响的概念框架。该框架的基本内容是:企业家特点和行为共同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企业国际化绩效;企业国际化绩效反过来又影响企业家特点和企业家行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分棉  林汉川  
国际品牌界定是中国加快发展国际品牌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国际品牌的界定标准尚无定论。本文基于企业层面新视角,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国际品牌概念框架,以《全球品牌100强》的国际品牌为样本,对构建的国际品牌概念新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品牌基本以母区域市场为基础,逐步向"三极市场"扩张,但在东道区域市场的渗透能力较弱;持续创新是国际品牌成长的关键;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的企业有潜力和实力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国际品牌。这个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发展国际品牌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申超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使高等教育在关系、影响或范围上成为国际性的活动或过程。一些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定义由于采用了规定性、描述性和纲领性的定义陈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概念的混用现象:引发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过程说"、"趋势说"和"结果说"的争论;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国际(高等)教育";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内涵及其混用现象能够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书霞  
中国高等教育在实施"精英"教育到"平民"化教育的转变,同时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对大学输出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建议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无边界高等教育的理念增强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通过促进社会、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积极参与,构建突破常规教育方式和教育学习界限的资源供给形式,形成社会、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元参与,学习形式灵活高效的高等教育资源多元供给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增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青龙  
无论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本观有日益广义化、多元化的趋势,进而需要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分别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机会成本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四者有机耦合,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人友  
文章从国际分工的视角,系统梳理、继承与发展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尝试给出一个较为完备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分析框架,为未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