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5)
2023(2236)
2022(1792)
2021(1634)
2020(1559)
2019(3322)
2018(3217)
2017(6438)
2016(3480)
2015(3756)
2014(3768)
2013(3777)
2012(3392)
2011(2972)
2010(3053)
2009(3020)
2008(3215)
2007(2871)
2006(2468)
2005(2362)
作者
(9297)
(7745)
(7571)
(7294)
(5023)
(3667)
(3629)
(3131)
(3047)
(2770)
(2630)
(2619)
(2502)
(2480)
(2371)
(2352)
(2306)
(2238)
(2157)
(2113)
(1962)
(1844)
(1808)
(1802)
(1776)
(1773)
(1675)
(1655)
(1533)
(1484)
学科
(13873)
(12219)
经济(12186)
管理(10845)
(10696)
保险(10605)
(10117)
企业(10117)
方法(6873)
数学(6121)
数学方法(6076)
中国(5805)
(5704)
银行(5704)
(5410)
(5354)
(4864)
(4407)
金融(4407)
各种(4329)
类型(4273)
种类(4265)
各种类型(4263)
(4161)
财务(4157)
财务管理(4142)
企业财务(3955)
保险业(3756)
制度(2969)
(2969)
机构
大学(47415)
学院(46647)
(20624)
管理(20235)
经济(20176)
理学(16335)
理学院(16214)
管理学(16016)
管理学院(15920)
中国(15721)
(13499)
研究(12844)
财经(10224)
(9727)
(9351)
财经大学(7871)
(7716)
金融(7606)
(7597)
中心(7162)
公司(6693)
经济学(6665)
北京(6450)
(6443)
科学(6171)
经济学院(6080)
银行(6072)
(6036)
(5890)
(5886)
基金
项目(27956)
科学(22451)
基金(21827)
研究(20616)
(18288)
国家(18123)
科学基金(16284)
社会(14159)
社会科(13348)
社会科学(13342)
基金项目(11049)
自然(10615)
自然科(10394)
自然科学(10391)
自然科学基金(10235)
(9785)
资助(9700)
教育(8930)
(8278)
编号(7923)
(6578)
成果(6403)
(6104)
国家社会(6014)
教育部(5976)
(5892)
人文(5860)
重点(5819)
大学(5525)
科研(5508)
期刊
(22020)
经济(22020)
研究(17581)
(12323)
金融(12323)
(11049)
中国(10161)
管理(7348)
财经(5266)
(5072)
科学(5053)
学报(4973)
大学(4303)
保险(4299)
(4299)
(4288)
学学(4166)
技术(3579)
财会(3265)
理论(3081)
经济研究(3058)
农业(2964)
会计(2870)
实践(2830)
(2830)
统计(2804)
业经(2784)
技术经济(2737)
(2532)
问题(2512)
共检索到77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廖兴佳  
我国《保险法》规定 ,除了投保人对自身具有无限保险利益外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仅存在于一定的亲属关系之间 ,至于生意合伙人之间、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雇主与雇员之间、单位与员工之间虽然在经济上有利害关系 ,但是并不构成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除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外 ,投保人为被保险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必须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因此 ,保险人在承保人身保险时 ,要坚决按照保障利益原则办事 ,对没有保险利益的人身保险合同绝不予签订 ,这样才能把防范道德风险的工作落到实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焕文  
一、保险利益的重要性 在工业化文明发育得比较完善的国家或地区,无论是何种社会制度,只要有保险法令都会规定: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便没有法律效力。无论是《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英国1774年寿险法》、《澳大利亚1984年保险合同法》、我国台湾省《保险法》,还是我国1995年颁布实施的《保险法》第11条都有此规定,因为这是保险合同与赌博合同最根本的区别。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希智  
在人身保险中,“可保利益”与“保险利益”究竟是同一概念,还是两个概念,在许多人身保险书籍中有不同说法,因此,本文就人身保险中的“可保利益”与“保险利益”谈一点看法是有意义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福良  
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张福良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目标的一种保险,其基本内容是: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因不幸事故或疾病、衰老等原因,以致死亡、医疗、伤残、丧失工作能力或生存到一定年龄时,由保险人给付约定的保险金,以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泉  
目前 ,寿险从业人员对于个人人身保险受益人的规定关注较多 ,而法规对于团体人身保险受益人的规定重视较少。但团体人身保险涉及的对象不仅包括保险人和投保人 (即企业法人 ) ,而且还包括了作为被保险人的企业职员 ,其牵涉面涵盖了两个法人主体和一个自然人主体。因此 ,为了更好地处理三方的利益 ,恰当地规定团体人身保险受益人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饶世权  
人身保险单质押是权利质押。目前实践中主要以人身保险单的现金价值权为出质标的,从法律和质权的安全性考量,法律上应当明确人身保险单所表彰的投保人的现金价值权和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受益权均可以出质,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均可作为出质人,而有关风险由质权人来考量和控制。人身保险单质权的设立和公示为确保交易便捷和安全,应当以登记制度为宜。人身保险单质权的实现可以是收取和证券化后转让质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赛仁  贾玉英  
近年来,国内人身保险恢复和发展很快,承保覆盖面大大提高,为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人身保险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平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险种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人身保险业务发展不平衡呢?笔者认为,直接影响和制约人身保险业务发展的因素,或称相关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六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坤坤  万金  黄毅  
保险消费是保险业发展的原始动力。深入了解居民保险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是有效开发我国潜在巨大保险需求市场的前提。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影响保险消费行为的因素和不同保险消费群体进行分析,得出收入水平是限制保险消费的基础因素,但行业在培育公众风险和保险意识、提供有效供给和优质服务方面仍大有可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涛  
"十一五"期间,人身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人身保险公司从50家增加到68家,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1.8%,年保费收入突破1.05万亿,资产超过千亿元的人身保险公司达6家,全行业资产规模超过4.26万亿元。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化导致经济、金融环境日益复杂,后危机时代不确定因素增加。要确保人身保险业稳健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爱美  
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近年来保险理论界关注较多的问题,也是我国几起保险赔案争议的焦点所在。本文分析了人身保险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时间,提出了保险人签发保险单、投保人交纳首期保费不应成为人身保险合同成立要件的观点,对于保险实务中普遍存在的投保人先交费保险人后核保的现象,笔者建议保险人通过签署临时保险单或临时保障声明控制高额给付的风险,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以减少保险理赔纠纷的发生,促进寿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庹国柱  王德宝  
日前,由保监会组织和启动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在19个省(自治区)铺展开来,小额人身保险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和因素。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开展小额人身保险的现实环境,借鉴其在国外运行的成功经验,从政府作为小额保险制度初级供给主体的制度供给效率、小额保险经营机构的产品供给能力以及小额保险目标群体的需求意愿与购买能力三个维度出发,研究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希望对刚刚起步的我国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可持续运行和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和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宁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自试点以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农村居民的收入低、有效需求不足、保险公司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持续性发展。在当前我国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不能对保险公司和农村居民提供补贴的情况下,只有农村居民、保险公司、行业组织、政府互动,才能形成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共赢的局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冀  
后金融危机时期,促消费、扩内需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也意味着要减少居民未来风险,使消费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人身保险作为防范个人及家庭风险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保障消费的长期稳定,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本文对比不同储蓄形式下的消费计划,发现人身保险是比传统储蓄更高级的储蓄形式。通过IRF和VEC模型验证了保险与消费的关系,认为人身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是长期大于短期。由此衍生的经济学解释是,人身保险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有效机制,保障了个人及家庭长期消费的稳定。本文还将消费作为人身保险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分析了中国人身保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和兰  
人身保险是国内保险业务中的重要险种,其保费收入在保险公司整个保险费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人民群众的危机感风险感逐步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将大大提高。为巩固改革成果,为改革提供配套服务,党中央加快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步伐,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其作用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来。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身保险市场的潜力很大,可以说,人身保险大发展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崇苗  李利  
人身保险合同不同于其它合同 ,它有其自身的特征 ,这种特征决定了人身保险合同的转让处理不能同其它合同一样。人身保险合同的转让是有条件的 ,其可分为保险事故发生前的转让和保险事故发生后的转让。合同转让后 ,权利的享受人和义务的履行人均发生变化。人身保险合同转让与指定受益人有相似之处 ,但他们之间在性质、程序、撤销、对受让人和受益人的资格要求等方面存在着根本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