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6)
- 2023(12012)
- 2022(10134)
- 2021(9226)
- 2020(7360)
- 2019(16436)
- 2018(16276)
- 2017(30187)
- 2016(16233)
- 2015(17778)
- 2014(17159)
- 2013(16596)
- 2012(15429)
- 2011(13960)
- 2010(14070)
- 2009(12902)
- 2008(12204)
- 2007(10829)
- 2006(9764)
- 2005(8966)
- 学科
- 济(66188)
- 经济(66117)
- 管理(43519)
- 业(39029)
- 企(28904)
- 企业(28904)
- 地方(23329)
- 中国(23303)
- 农(21771)
- 方法(19003)
- 贸(18021)
- 贸易(18009)
- 易(17505)
- 财(16848)
- 业经(16551)
- 数学(16034)
- 数学方法(15860)
- 农业(14968)
- 出(13578)
- 技术(12541)
- 制(12137)
- 地方经济(11950)
- 发(11762)
- 环境(11733)
- 融(11678)
- 金融(11676)
- 银(11504)
- 银行(11495)
- 行(11233)
- 学(11213)
- 机构
- 学院(214361)
- 大学(209492)
- 济(88970)
- 经济(87011)
- 管理(78679)
- 研究(76903)
- 理学(66099)
- 理学院(65275)
- 管理学(64292)
- 管理学院(63865)
- 中国(59710)
- 京(45868)
- 科学(45513)
- 财(43198)
- 所(37859)
- 中心(35887)
- 江(34786)
- 农(34063)
- 研究所(33610)
- 财经(32160)
- 范(31220)
- 师范(30968)
- 经(29018)
- 北京(28945)
- 院(28582)
- 业大(28559)
- 州(28223)
- 经济学(27375)
- 农业(26109)
- 省(24894)
- 基金
- 项目(139770)
- 科学(110531)
- 研究(109272)
- 基金(98223)
- 家(84024)
- 国家(83249)
- 科学基金(71628)
- 社会(69334)
- 社会科(65724)
- 社会科学(65713)
- 省(57222)
- 基金项目(51635)
- 教育(48789)
- 划(46843)
- 编号(45854)
- 自然(42442)
- 自然科(41412)
- 自然科学(41402)
- 自然科学基金(40622)
- 资助(38511)
- 成果(37555)
- 发(36759)
- 课题(32677)
- 重点(31403)
- 创(30514)
- 发展(30193)
- 部(29726)
- 展(29677)
- 国家社会(28657)
- 创新(28487)
共检索到347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阮睿 孙榕 高秋男 王麒植
科层制内部的任务分解和资源分配是中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方式。“行政发包制”是理解中国政府治理的思路之一,但是不同特点的任务如何“发包”给不同能力的下级等问题尚未被充分讨论。2015年,中央将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冲击为本文研究省级政府如何向地市分配工作任务提供了契机。首先,本文把政府工作分为“明星型”任务和“守卫型”任务,并使用理论模型刻画了省级政府向不同能力的地市政府分配不同任务的行为特征。其次,基于2011—2018年2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各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作为分组依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5年中央提出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前后,两类地级市在财政科技支出上的变动差异。经验研究发现:(1)实验组地级市科技支出(“明星型”任务)占财政支出比值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城市;(2)省份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则辖区内地级市的上述差异就越明显;(3)地级市科技支出占比与省内其他市科技支出占比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印证了省级政府进行任务分配的机制。本研究对进一步理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的逻辑,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薛冰 杨宇立
本文首先讨论与国际接轨的、可比的统计口径问题,并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分类标准,将地方政府行政支出统计范围划定为一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两大类之加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多个维度对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进行了计算、比较。除了常见的行政支出对财政支出的占比数,文中还增加了行政支出对GDP占比数、人均行政支出、预算外收入等测算维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侯伟凤 田新民
本文构建研发增长模型分析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从理论上证明二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之后利用中国284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能够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在支出后的第3期才会有所表现。(2)地方政府科技支出主要通过增加科技知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作用渠道为促进技术进步,而教育支出主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作用渠道为提高技术效率。(3)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全要素生产率介于0.916 2和1.083 4之间时,地方政府科技支出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效果并不明显,而全要素生产率上升至1.083 4时,提升作用将发生跳跃式上升;教育支出具有相似的门槛效应特征,相应的门槛值分别为0.931 7和1.232 0。(4)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教育支出规模作为基础,当教育支出规模高于178599.295 0万元时,科技支出才会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竞争则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内在联动,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支出结构的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科技支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储德银 闫伟
本文在理论诠释地方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传导机制下,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个体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运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7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而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程度并不明显。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财政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余英 范心平
科技进步能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科技投入。但行政区域的独立性使地方政府间表现出财政支出策略性行为,那么,地方政府在科技投入上是否同样存在策略互动?如果存在,它对科技进步又会产生什么影响?文章运用广东省地级市2007年-2015年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模型,研究政府间科技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结果表明:科技支出存在显著的策略互动,互动中竞争效应强于溢出效应,整体上表现为空间正相关,距离越近的地区互动越强,而且对经济资源的争夺显著强化了互动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及其策略行为,均有利于地方科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江依妮 杨淑飞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的"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引导一直受用,各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发挥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权威。在中国财政分权和自上而下的晋升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表现积极。但是,那些需要大量财政投入且绩效难以显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仍然需要通过中央的专项转移支付手段,引导地方政府进行财政配套,才能得到有力推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学武 张丹
如何对地方政府支出效率进行科学评价是有意义也有挑战的研究。文章在以公共品为基础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经济增长效应的地方政府支出指标体系,更直接反映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存量与流量差异的维度重新厘清两步法分析框架的区别与联系,借助于因素分析模型考察诸多具有存量特征的制约因素的影响。同时基于分组样本的变换考察区域差异对政府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政府效率的改善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续竞秦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了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具有显著正效应,但这种正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对中部地区农业支出有负效应,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支出比重会下降。中央政策对地方政府农业支出有明显的积极影响。政府规模和受灾情况对预算内农业支出比重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农业支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张楠
科学合理的纵向行政管理结构与政府层级设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化政府的重要环节。市管县与省直管县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纵向行政管理体制两次最重大的变革,政府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深刻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本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两次极具对比性的改革对全市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高了全市财政支出规模,而市管县改革对支出规模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一改革内部不同改革类型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差异巨大。进一步分析也发现改革对市本级与市辖县财政支出行为产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爱英
以天水市财政支出结构为依据,对天水市行政成本支出及其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天水市政府属于低成本-低绩效类型。低成本制约了政府绩效的提升,制度外成本和隐性成本增加了无效成本,政府转型和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制度性问题依然存在等问题,是导致落后地区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绩效低下的主要成因。为此,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必须适度增加行政成本;推行绩效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提高政府能力,降低无效成本;发展第三部门,构建多元社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与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相关的制度,力求成为适度成本-高绩效政府。
关键词:
政府绩效 行政成本 政府决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余锦亮 张楠
科学合理的纵向行政管理结构与政府层级设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化政府的重要环节。市管县与省直管县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纵向行政管理体制两次最重大的变革,政府权力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配与再分配深刻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本文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这两次极具对比性的改革对全市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提高了全市财政支出规模,而市管县改革对支出规模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一改革内部不同改革类型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差异巨大。进一步分析也发现改革对市本级与市辖县财政支出行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应,在缺乏有效约束的背景下,改革容易引起市县政府的策略性博弈行为,从而可能诱发扩张性的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 安秀梅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责任划分和支出分配问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从法律和经济视角考察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责任划分与支出分配,其现状是:市场与政府边界不清晰,政府职责“越位”与“缺位”同时存在;划分政府间职责的法律制度过于原则,难以具体操作;政府间职责划分不清,事权长期层层下移,造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错位;基层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形成了高度依赖;国家政策没有考虑地区差别,存在一刀切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应作如下调整与规范:一是依法规范各级政府间责任关系;二是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良好的公共治理结构;三是进一步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四是加快投资体制...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责任划分 支出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组织结构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