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7)
2023(3326)
2022(2697)
2021(2184)
2020(1786)
2019(3912)
2018(3525)
2017(6060)
2016(3444)
2015(3642)
2014(3667)
2013(3590)
2012(3262)
2011(2643)
2010(2760)
2009(2398)
2008(2655)
2007(2372)
2006(1987)
2005(1767)
作者
(9776)
(8205)
(7823)
(7665)
(5211)
(3863)
(3623)
(3080)
(3021)
(2927)
(2912)
(2816)
(2486)
(2480)
(2466)
(2445)
(2398)
(2371)
(2300)
(2299)
(2028)
(1997)
(1907)
(1896)
(1862)
(1788)
(1785)
(1685)
(1654)
(1583)
学科
管理(16405)
(14184)
(13172)
企业(13172)
(11071)
经济(11058)
(8034)
(6767)
财务(6760)
财务管理(6749)
企业财务(6492)
(5668)
(5046)
银行(5044)
(4777)
方法(4064)
(4056)
金融(4056)
(3768)
中国(3709)
业经(3516)
体制(3505)
数学(3396)
数学方法(3342)
(2697)
(2500)
土地(2414)
人事(2248)
人事管理(2248)
资源(2228)
机构
大学(45236)
学院(44856)
管理(18309)
(17153)
经济(16740)
理学(15226)
理学院(15075)
管理学(14892)
管理学院(14807)
研究(14536)
中国(14152)
(11364)
(9921)
财经(8509)
科学(8030)
(7784)
中心(7725)
(7571)
(7379)
(7084)
业大(6621)
财经大学(6486)
北京(6239)
研究所(6125)
农业(6002)
(5795)
(5714)
(5585)
商学(5487)
商学院(5454)
基金
项目(29851)
科学(24091)
基金(22502)
研究(21488)
(19968)
国家(19820)
科学基金(17589)
社会(14153)
社会科(13533)
社会科学(13531)
自然(11813)
基金项目(11714)
自然科(11569)
自然科学(11569)
自然科学基金(11366)
(11265)
教育(10026)
(9471)
资助(8829)
编号(8112)
重点(6909)
(6870)
成果(6687)
(6646)
国家社会(6188)
(6028)
教育部(5903)
(5878)
科研(5868)
课题(5806)
期刊
(18239)
经济(18239)
研究(13709)
中国(12071)
(11442)
管理(7506)
(7442)
金融(7442)
学报(6799)
(6005)
科学(5883)
大学(5323)
学学(5051)
教育(4770)
会计(4513)
财会(4381)
财经(4323)
农业(4230)
(3659)
技术(3435)
(3108)
通讯(3056)
会通(3052)
经济研究(2881)
(2602)
业经(2444)
(2247)
资源(2194)
(2187)
理论(2044)
共检索到73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华甫  吴克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在结构、布局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因管控体系建设缺失等原因,耕地质量管控能力还需加强。这就需要从宏观上科学谋划耕地结构布局规划,微观上构建覆盖面广、多层次布设的质量监测网络,为进一步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产能与产量的关系产能与产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粮食生产而言,产能是耕地资源满足粮食生产的能力,是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属于资源管理的范畴。换一个比较严谨的提法,耕地产能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特别是长期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产量是实际生产出来的粮食数量,是农业部门统筹各要素,最终得以实现的粮食产出,属于产业管理的范畴,是指实际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应对作物生长期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变化下,在耕地面积上实现的实际粮食产出数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古今中外,耕地质量管理都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是回归土地管理本质内容的客观要求。质量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必然内容在任何情况下,说到土地,都包括土地质量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令超  宋艳华  樊雷  何同舟  
以较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汇总、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显著,但不同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幅度差别较大;中低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大,高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小;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提升幅度作为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硬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优先选择中低等别耕地或中低等别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整理,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土地整理持续进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向雁  金轲  
[目的]定义耕地质量红线,促进农业农村部"建立耕地质量红线标准"和"研究提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方法"的落实。[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方法。[结果]人们普遍认识到保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然而,何为耕地质量红线,目前并无明确定义。[结论]耕地质量红线应分为微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绝对红线和宏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相对红线。耕地质量绝对红线,也称之为微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极限值,一旦突破该线,原有的耕地将不再适宜耕作,或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农产品;耕地质量相对红线,也称之为宏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在区域耕地数量红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等别)的极限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蚌蚌  孔祥斌  郧文聚  朱道林  郝晋珉  张凤荣  黄元仿  朱德海  
通过对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耕地质量与监控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必须加强与耕地资源多功能需求、耕地生产能力、耕地生态效应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融合;围绕耕地质量因素与过程、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耕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诚  林晨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是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针对苏南地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整合农用地分等定级、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壤侵蚀等相关研究资料,重构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加权综合和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耕地基础地力、耕地健康和耕地外部环境的空间分异和组合特征,识别优先保护、地力提升、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等耕地类型,分类讨论耕地保护与整治路径。分析表明:苏南地区现状耕地中,优质耕地占比不足65%,近30%的耕地基础地力较差,超过5%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威胁。其中,优质耕地集中于茅山以东的太湖平原和沿江平原地区,茅山以西地区基础地力相对较差,宁镇沿江、太湖东北岸部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佑海  柴涛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提出了耕地质量保护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决定》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作为2020年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亚丽  白云丽  辛良杰  
土地流转程度低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本文利用2017年对黑龙江、吉林两省12个行政村调研收集的312份农户问卷与1527个地块信息,采用OLS和Probit模型探讨了地块尺度上耕地质量与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耕地质量与地块转入及转出均有显著的相关作用。面积大、坡度平缓、灌溉条件好的地块转入的概率更高,而面积小和通勤距离远的地块转出概率较低。②非农收入越高,农户转出土地的概率越大。③户主年龄越大,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概率越高;户主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较大;家庭农业固定资产数量越大,农户越不愿意转出土地;家庭承包的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越小。因此,建议吸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转入土地,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与质量改善;同时,提高土地流转程度较高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方琳娜  马宏岭  杨瑞珍  易小燕  李倩倩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发荣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把"移土培肥"作为提高耕地质量的一项措施大力推行,要求统筹做好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利用好耕作层的土壤,以达到尽快提高新增耕地和中低产田改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百明  王秀芬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耕地的数量,耕地质量建设也尤为重要。该文阐明了耕地质量建设的含义,厘清了耕地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出耕地质量建设树立生态与环境理念的重要性和核心,总结了世界各国已经形成的三类耕地质量建设模式,提出了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型耕地质量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锋  王洪波  郧文聚  
研究目的:系统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背景、主要过程、技术方法、评定结果及成果应用。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平均质量等别为9.80等,质量水平总体偏低。研究结论:该项工作第一次全面查清了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传浩  
耕地保护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耕地的质量水平主要由耕地的土壤肥力的大小来表示。土壤肥力指的是土地不断供给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耕地的质量水平决定着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珊珊  胡月明  刘振华  林陈捷  王璐  
【目的】耕地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针对目前耕地退化严重、耕地质量整体下降,有必要开展耕地质量快速有效评价来保护耕地。遥感作为耕地质量评价的有效资源,研究耕地质量遥感评价对实现耕地质量实时有效管护,推进我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从化区为研究区,利用多种变换技术从GF-1影像数据获取光谱参量,通过相关系数和方差膨胀因子筛选对耕地质量敏感的光谱响应指标,分别基于线性(PLSR)与非线性(BPNN、GA-BPNN)模型构建从化区耕地质量遥感光谱响应模型,并利用最佳模型开展耕地质量快速反演与空间制图。【结果】耕地质量的作物光谱响应指标分别为FD-3、SD-4、EVI和LR-4,与耕地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1、0.663、0.714和-0.674,说明GF-1影像中红、近红外是耕地质量的作物光谱响应波段。利用PLSR、BPNN和GA-BPNN模型分别反演耕地质量,对比反演精度,发现基于GA-BPNN模型能够快速实现耕地质量反演(R~(2) = 0.64,NRMSE = 10.75%)。利用最佳模型进行耕地质量空间制图并验证,结果表明基于GA-BPNN模型利用GF-1卫星影像数据提取的作物光谱指标能够快速有效的反演区域尺度上的耕地质量。【结论】利用遥感技术有助于快速摸清区域尺度下耕地质量状况,完善现有耕地质量评价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发展,为后续耕地质量的光谱反演提供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