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1)
- 2023(12303)
- 2022(10576)
- 2021(9811)
- 2020(8870)
- 2019(20403)
- 2018(20424)
- 2017(40918)
- 2016(21963)
- 2015(24606)
- 2014(24567)
- 2013(24323)
- 2012(22511)
- 2011(20273)
- 2010(20081)
- 2009(18891)
- 2008(18755)
- 2007(16674)
- 2006(14258)
- 2005(12746)
- 学科
- 济(91851)
- 经济(91757)
- 管理(63419)
- 业(61473)
- 企(49802)
- 企业(49802)
- 方法(49030)
- 数学(44481)
- 数学方法(43992)
- 财(26056)
- 中国(24145)
- 农(24098)
- 贸(18660)
- 贸易(18653)
- 易(18187)
- 制(18167)
- 业经(18155)
- 务(16679)
- 财务(16635)
- 财务管理(16588)
- 学(16237)
- 企业财务(15758)
- 银(15433)
- 农业(15428)
- 银行(15403)
- 地方(15345)
- 行(14633)
- 融(14520)
- 金融(14517)
- 和(13184)
- 机构
- 大学(313283)
- 学院(311512)
- 济(131887)
- 经济(129275)
- 管理(124394)
- 理学(107811)
- 理学院(106735)
- 管理学(104978)
- 管理学院(104399)
- 研究(98558)
- 中国(76999)
- 京(64753)
- 财(62839)
- 科学(59135)
- 财经(50452)
- 农(50403)
- 所(48761)
- 中心(47709)
- 业大(46223)
- 经(45849)
- 江(45055)
- 研究所(44031)
- 经济学(41324)
- 北京(40492)
- 农业(39967)
- 经济学院(37736)
- 财经大学(37692)
- 范(37691)
- 师范(37297)
- 州(35818)
- 基金
- 项目(207885)
- 科学(164115)
- 基金(153203)
- 研究(149924)
- 家(133249)
- 国家(132216)
- 科学基金(113957)
- 社会(95852)
- 社会科(91095)
- 社会科学(91070)
- 基金项目(80885)
- 省(80343)
- 自然(74364)
- 自然科(72675)
- 自然科学(72652)
- 自然科学基金(71348)
- 教育(69861)
- 划(68131)
- 资助(64137)
- 编号(61069)
- 成果(49130)
- 部(47233)
- 重点(46601)
- 发(43705)
- 创(43151)
- 科研(40834)
- 教育部(40809)
- 课题(40620)
- 创新(40389)
- 国家社会(40222)
共检索到448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王大哲
本文运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和2SLS估计方法测算了1999—2012年我国12个玉米主产省份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价格的反应弹性,并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考察粮食市场化政策、城镇化以及技术进步因素对玉米供给的冲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玉米主产省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的调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对单产进行调整可以立竿见影;玉米生产"高成本"长期削减着粮食市场化政策的增产效应,国家可以通过完善价格扶持政策控制生产成本的非理性上涨;农业技术进步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因素,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主产省农民应该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土地资源利用的技术效率,保障玉米供给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诗靓 文浩楠 杨艳涛
[目的]结合当前国内玉米供需新形势,通过研究影响玉米供给的主要因素,探究农户种植行为改变动因,从而为保证玉米稳定供给提出建议。[方法]选取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4个地区1999—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Nerlove模型对东北地区玉米供给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玉米市场价格对农户玉米生产决策的影响显著,玉米供给短期价格弹性较低,长期价格弹性较高,玉米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大豆市场价格、自然风险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由于收储细节不够完善、收购企业单方面标准使得临时收储制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发挥作用有限。[结论]在临储取消后政府应积极搭建玉米产销协作平台,加强市场价格信息平台建设,保持"价补分离"政策的稳定性,进一步完善生产者补贴机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晶 张科静 丁士军
理论界普遍认为养殖规模化具有缓解畜禽产量波动的作用。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并估计养殖规模化对我国生猪产量波动的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的确有利于降低生猪出栏量波动幅度,但这种稳定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规模化水平每提高10%,将使猪肉价格上行引发的出栏量正向波动显著降低1%,而养殖规模化对负向冲击因素造成的出栏量负向波动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总体规模化水平偏低、规模养殖场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不明显、纵向一体化水平偏低等内部因素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饲料成本上涨和疫病冲击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是造成目前养殖规模化无法有效缓解生产负向...
关键词:
生猪生产波动 养殖规模化 稳定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秋菊
粗放型的出口增长方式使我国出口稳定增长难以为继,而技术进步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采用我国各地区1985-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及各地区出口稳定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会促进我国整体的出口增长,但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增长的短期影响没有长期影响明显。此外,在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不同。在东部地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会促进该地区的出口增长;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没有明显地促进出口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蕾 钱小平 陈永福 武志刚
玉米已成为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同时玉米在主要粮食作物中比例也不断攀升。文章利用2003~2010年河北省农户玉米种植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了农业供给反应(适应性预期)模型,采用广义矩阵估计方法(GMM),对影响河北省9个县534户农民的玉米供给和调整的价格、政策以及气候等因素进行了动态面板实证分析和相关探讨。基于农户玉米生产供给反应模型的理论框架,推导出研究所采用的动态面板适应性预期模型。结果表明,首先,河北省农户的玉米种植面积对于价格变化很敏感,玉米种植面积的长期价格弹性较大。其次,补贴政策对于农户种植玉米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农户对于补贴额的反应程度很小。再次,生产成本投入增加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秋霖 张宁宁 刘慧
[目的]我国玉米供需形势变化需要国内玉米供给适时作出调整,通过分析玉米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背后的农户行为,为国家制定政策并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玉米种植决策提出建议。[方法]利用2008-2019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省级玉米播种面积和出售价格的面板数据,加入替代作物比较效益和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虚拟变量,基于Nerlove 模型对玉米供给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东北地区玉米短期缺乏价格供给弹性,长期则富有弹性;(2)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短期内具有一定的刚性;(3)玉米与大豆、水稻的比较效益是影响东北地区农户玉米种植决策的重要因素;(4)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短期内仅通过市场价格变化调整玉米供给能力有限,还需要一些配套支持政策及时引导农户调整种植决策;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后要加快建立优质优价机制,引导农户种植适应市场需求的玉米品种从而增加种粮收入;通过加大“两区”政策支持,将土地、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提升优势产区产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启仁
实施货币篮政策后,汇率对进出口的冲击需通过货币篮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来传导,货币篮是否稳定了我国贸易进出口是检验汇率制度改革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从货币篮减缓汇率对出口和进口冲击的双重目标出发分析货币篮的稳定贸易目标体系,引入"货币篮作用系数"构建货币篮减缓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冲击的动态误差修正面板模型,并采用混合组别平均法(PMG)较好地结合了国别短期异质性和长期收敛的汇率影响特征。结果表明,货币篮减缓了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冲击,基本达到了其稳定贸易的政策目标,然而其作用具有不对称性,其长期作用比短期作用显著,其对出口的长期作用略大于其对进口的长期作用,另外,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还不够,并没有发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肖建华
财政分权是促使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实证发现,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区域上,我国财政保障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无法判定这种能力的增强是来源于内在机制还是外在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行政管理体制也直接影响了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应降低财政分权度、建立一套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提升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改善其供给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社会性公共服务 人口密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甜甜 孟婷 穆月英
针对2015年以来我国玉米行业出现的供大于求的市场结构问题,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和灰色系统评估法对我国20个玉米主产区2008—2017年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测度,并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对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具有稳定的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在生产成本和产业利润2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2)显著影响省域比较优势的正向因素为农用柴油使用量、耕地灌溉面积和农村教育经费等,负向因素为农用化肥施用量、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第一产业GDP占比等。政府需根据生产比较优势调整布局,科学优化生产要素投入,提高生产和精深加工的匹配,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笳旭
老龄化趋势加重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困境。运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两步差分广义矩估计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城、乡人口老龄化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率有正向影响,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收入差距和消费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积极影响。因此,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制,进而解除农村老年人口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有效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薇薇 蔡晶晶
以2006—2015年全国各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GMM方法,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考察了金融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金融业发展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金融人力资本的规模和结构对金融绩效都有显著影响,但从区域层面来看,二者的影响差异明显: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对中西部为正的显著影响,且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为负;中等受教育金融人力资本对中西部影响较大,同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金融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超过了东部地区。进一步,通过估算人力资本模型的倒U型曲线及其拐点,说明了人力资本的积
关键词:
金融人力资本 金融人力资本结构 金融绩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永行
本文通过构建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动态计量方程,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及地区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我国的出口和进口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出口与进口的汇率弹性系数分别为-1.207和-1.038;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不同地区出口和进口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性,东、中、西部出口的汇率弹性系数分别为-0.818、-0.777和-0.781,进口的汇率弹性系数分别为-1.215、-1.408和-0.942。最后就缓解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的不利影响以及汇率政策制定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擎 白雪
本文基于金融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原理对我国各省份的影子银行规模进行测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且考察了我国影子银行的总体承受能力以及各地区承受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猛,但不同区域的规模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影子银行规模最大,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我国东部地区对影子银行的承受能力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的承受能力最差。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合理把控影子银行规模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文伯 黄晋生
生均教育事业费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和极差率对2000-2013年我国省际间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投入差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均GDP与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存在着较大的省际差距,但是差距的变化总体呈现出波动缩小的趋势;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教育投入的差距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生均教育事业费存在着充足的投资弹性,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是促进省际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增帆
本文利用2002—2010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彩票销售收入的影响因素,发现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百万大奖的个数、彩票投注终端机的密度是影响彩票销售收入的主要因素。结论是:以济困、公益等为宗旨和理念的彩票业已经陷入一个悖论;现阶段开展赛马博彩是一个可行选择。
关键词:
彩票 销售收入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信息化资本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能源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FDI对中国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转型经济国家资本流动与银行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东欧8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1998-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基于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房地产税收、公共服务供给与房价——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与出口稳定增长——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