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
- 2023(1760)
- 2022(1393)
- 2021(1294)
- 2020(1110)
- 2019(2451)
- 2018(2438)
- 2017(4980)
- 2016(2773)
- 2015(3008)
- 2014(2821)
- 2013(2765)
- 2012(2562)
- 2011(2198)
- 2010(2243)
- 2009(2113)
- 2008(2095)
- 2007(1883)
- 2006(1734)
- 2005(1606)
- 学科
- 济(11120)
- 经济(11102)
- 业(10922)
- 管理(9934)
- 企(8426)
- 企业(8426)
- 方法(6009)
- 数学(5578)
- 数学方法(5553)
- 劳(4977)
- 劳动(4960)
- 财(4313)
- 农(4042)
- 中国(3849)
- 人事(3421)
- 人事管理(3420)
- 务(3397)
- 财务(3393)
- 财务管理(3391)
- 企业财务(3296)
- 动(3092)
- 农业(3051)
- 法(3031)
- 制(2452)
- 动力(2346)
- 劳动力(2323)
- 人口(2298)
- 农业劳动(2136)
- 农业人口(2101)
- 业经(2041)
- 机构
- 大学(36823)
- 学院(36105)
- 济(17263)
- 经济(17020)
- 管理(14985)
- 理学(13055)
- 理学院(12953)
- 管理学(12790)
- 管理学院(12720)
- 研究(10231)
- 中国(8807)
- 财(8675)
- 财经(7235)
- 京(7153)
- 经(6706)
- 经济学(5947)
- 财经大学(5585)
- 经济学院(5401)
- 江(5274)
- 中心(5089)
- 科学(4861)
- 所(4780)
- 农(4626)
- 北京(4417)
- 商学(4414)
- 商学院(4360)
- 业大(4316)
- 经济管理(4090)
- 研究所(4057)
- 范(3924)
共检索到55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雪
案情简介申请人林某与被申请人某有限公司签订了期限至2015年5月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被申请人每月15日发放申请人上月工资。2014年3月15日,被申请人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征求单位工会同意后向职工公示工资发放将延迟一个月。在此期间,被申请人为解决资金问题,与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银行签订债权银行框架协议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海南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改革前分配的平均主义转变为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分配格局的这种变化近来引起了党中央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过低、收入缺乏有效保障、收入增长预期不确定,目前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对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期"关注"对"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香真
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即工资,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劳资矛盾,首行,要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要对劳动者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学会依法维护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第三,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增强执行劳动法的自觉隆;第四,各级劳动部门部门和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担当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关键词:
劳动者 工资 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阳
Solow(1958)提出了将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两部分的双因素模型。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的视角扩展了其中的产业结构因素,把投入产出理论中产业结构决定于水平分工的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纵向分工的最终产品价值链结构这一关系纳入到双因素模型之中,得到了最终需求结构效应、价值链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的三因素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内部效应对我国1997—2007年间的总体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做出了70.2%的总体贡献,是主要因素,价值链结构效应做出了23.2%的总体贡献,最终需求结构效应的总体贡献最低,为6.6%。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建文
文章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基础上,对各行业人均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性和潜力进行分析,还利用1979年以来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明 邓敏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深入考察劳动报酬提高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阶段,提高员工的劳动报酬有效促进了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平均而言,员工获得的劳动报酬每提高10%,则出口企业加成率将提升0. 495%—0. 523%,同时,提高劳动报酬通过强化质量效应与选择效应会间接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因而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重点提高高学历员工的薪金待遇。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有效提升员工的劳动报酬提供了现实路径——通过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惠及一个国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永明 张亚楠
快速的数字化进程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冲击着要素报酬分配的公平性。文章基于WIOD数据库分析了数字化投入对中国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总投入显著降低了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且劳动技能需求结构的变动及数字化投入所引致的工资率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国内劳动报酬份额降低的主要机制;(2)区分投入来源后发现,国内来源的数字化投入对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具有积极影响,而国外来源的数字化投入则带来消极影响;(3)技术性贸易措施(TBT措施)冲击了数字技术的引进,弱化了数字化总投入和国外来源的数字化投入对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的负向影响,而国内来源的数字化投入对出口中的国内劳动报酬份额的正向影响则因TBT措施而得到强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枝葱
按劳分配与提高脑力劳动报酬李枝葱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的"生产决定分配"的科学原理在社会主义生产高度发展阶段的特定分配形式。建国后,我国在建立公有制经济方面为按劳分配创造了条件。但是、我国现阶段落后的生产力和不发达的经济,决定了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着自己的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中建 金慧娟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低廉劳动力成本。近年来劳动报酬占比的提高,表面上,将侵蚀企业粗放式下较高的利润,但劳动报酬占比提高对经济转型存在着倒逼机制的逻辑关系,给企业施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通过利益导向"将企业外部压力内源化,从而激发企业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同时,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能够促使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榄球"型转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
关键词:
就业增长 投资 初次分配 劳动报酬占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逢刚 冯海娟
值班作为延长工作时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别于加班,有其独特的价值。值班劳动报酬的性质应当属于工资总额中的津贴。值班劳动报酬的发放标准,劳资双方有约定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的,则可比照劳动强度相近或工作性质相同的岗位工资(含加班工资)的标准进行发放;无从比照的,可将加班工资发放标准减去正常工资发放标准的差额,作为发放值班劳动报酬的参照标准。
关键词:
值班 津贴 劳动报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李莹
只有厘清核算口径及相关的数据修订情况,才能测算出劳动报酬占比的真实数值,进而找准其变动的根本原因。本文首先依据资金流量表的最新修订资料,充分考虑劳动报酬指标核算口径的两次重大调整及与SNA推荐口径和真实意义口径的差异,重新测算了中国的劳动报酬占比,然后在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从正规与非正规部门结构视角分析了中国劳动报酬变动的根本原因及相应的政策着眼点。
关键词:
劳动报酬占比 核算口径 测算 部门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济广
我国提高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很大的空间。过去提高劳动报酬水平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特别是提高非公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存在一些难点。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需要进行政策创新,主要包括重塑工会体制,以保障劳动者的谈判地位,调整农民工的社保政策尤其是养老保险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运用政府力量建立剩余分享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