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2)
- 2023(9734)
- 2022(7992)
- 2021(7173)
- 2020(5695)
- 2019(12468)
- 2018(12217)
- 2017(22244)
- 2016(12446)
- 2015(13824)
- 2014(14243)
- 2013(13760)
- 2012(13282)
- 2011(12261)
- 2010(12567)
- 2009(11408)
- 2008(11274)
- 2007(10182)
- 2006(9345)
- 2005(8783)
- 学科
- 济(56524)
- 经济(56461)
- 管理(31902)
- 业(28400)
- 地方(22261)
- 企(20581)
- 企业(20581)
- 中国(20546)
- 农(16728)
- 业经(13629)
- 方法(13583)
- 地方经济(12944)
- 学(12686)
- 农业(11552)
- 制(11406)
- 融(11320)
- 金融(11312)
- 数学(11163)
- 银(11051)
- 银行(11026)
- 数学方法(10980)
- 发(10946)
- 行(10833)
- 财(10528)
- 环境(10066)
- 体(8723)
- 和(8624)
- 贸(8488)
- 贸易(8477)
- 技术(8422)
- 机构
- 学院(177650)
- 大学(174061)
- 研究(72185)
- 济(69560)
- 经济(67730)
- 管理(60299)
- 中国(54524)
- 理学(49505)
- 理学院(48748)
- 管理学(47806)
- 管理学院(47459)
- 科学(45467)
- 京(40471)
- 所(38286)
- 农(34893)
- 研究所(34472)
- 财(32561)
- 中心(32099)
- 江(30685)
- 范(27409)
- 院(27281)
- 农业(27142)
- 师范(27070)
- 业大(26654)
- 北京(26215)
- 省(25057)
- 州(24651)
- 财经(24113)
- 技术(22605)
- 科学院(21678)
- 基金
- 项目(114299)
- 科学(88855)
- 研究(85347)
- 基金(78135)
- 家(69672)
- 国家(69026)
- 科学基金(57226)
- 社会(52133)
- 社会科(49282)
- 社会科学(49276)
- 省(47768)
- 划(40368)
- 基金项目(40346)
- 教育(38114)
- 编号(35487)
- 自然(35264)
- 自然科(34377)
- 自然科学(34363)
- 自然科学基金(33658)
- 发(31854)
- 资助(31357)
- 成果(29661)
- 课题(27170)
- 重点(26783)
- 发展(25558)
- 展(25136)
- 创(23567)
- 部(23325)
- 创新(22100)
- 年(21807)
共检索到29881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嘉明
区域发展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总体部署。其主要任务是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乡村居民点,使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建设之间,城乡之间在地域分布上协调与组合,提高社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解三明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换,我国的中长期规划(包含五年计划)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对"十一五"的指标体系作了分析,考虑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结构的变化,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仍然是衡量发展的首要指标,而科技、资源和环境以及公共服务与人民生活等指标将更加突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祥利 宋保平 白凯
旅游发展规划评审是赋予旅游发展规划权威性和合法化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主要以定性为主,且存在"走形式"不规范现象。文章从旅游发展规划评审规范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4个层面构建了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发展规划评审系统由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主体系统、规划对象系统和管理系统3部分构成,旅游发展规划评审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②可行性指标权重最大,处于核心地位;科学性指标权重次之,成为评审工作重点审查对象;创新
关键词:
旅游发展规划 评审 指标 陕西秦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宝元
市场经济作为在长期的人类合作博弈中不断扩展的自然秩序 ,其基本原则和运作规则不仅适用于物质生产领域 ,而且适用于精神生产领域和人类自身生产领域。从理论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考虑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必须按照“三域社会再生产网络”的全新思路重新整合归类。希望这对于人们准确把握新时期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质意义和内容体系有所启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莉丽 蒋平 余琦 马蔚纯
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例,借鉴国内外城市综合低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5大主题层包括17项具体指标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碳排放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上海市碳排放评估,计算了上海市2005—2015年的低碳化发展指数,以及四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综合低碳化发展指数。历史回顾评价显示,上海市的低碳化水平在逐步提高。同时预测未来在资源环境效率持续改善的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朝着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建议上海市采取降低总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寿庆,赵华
山东省淄博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是从1991年6月份开始制定的,是以卫生部《我国卫生事业第八个五年计划及2000年规划设想》和《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八五”计划纲要》为基本依据,以深化卫生改革的有关文件为指导,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至1992年4月和11月先后编制出台了“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本海
一、区域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根据区域持续发展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区域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一)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指标(E)1.经济总量E1(1)GDP(E11);(2)GDP年均增长率(以五年为周期)(E12);(3)人均GDP(E13);(4)人均GDP增长率(以五年为周期)(E14)。2.经济结构E2(1)农业占GDP的比重(E21);(2)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E22);(3)高新技术产值占GDP的比重(E2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晓民,叶正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 樊杰
区域发展差距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区域发展差距测度指标体系反映了区域发展差距研究从单要素、单指标走向多要素、多指标综合测度的发展趋势。本文在进行区域发展差距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类型划分,以及阐述构建区域发展差距测度指标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发展差距构成要素进行甄别、归类和属性特征分析,筛选、构建和设计出了以衡量民生质量为导向的区域发展差距宏观和微观测度指标体系。宏观测度指标体系由3个综合指标、18个要素指标和54个属性指标构成;微观测度指标体系由3个综合指标、14个要素指标和70个属性指标构成。
关键词:
区域发展差距 指标体系 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求实 沈红
本文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分析了区域社会大系统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长白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存德
发展可持续性的测度是衡量发展持续能力高低的手段.根据测度结果,可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适时反馈信息,对系统进行调控.因而,测度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科学界定为基础,以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现实为依据,指出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是:(1)目标的可实践性;(2)资本的异质互补性和同质可替代性;(3)可持续性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认为发展可持续性的测度可以通过协调性的度量来实现,并把协调性高低的数量指标定义为协调度.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判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志强 周丽琴
建立科学、适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衡量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针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结合中国区域的特点,本文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石培华,余丹林
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二者是一种显著手段与目标关系。本文探讨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关联效应、动力机制和协同机制,提出了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即规划目标由单目标转向多目标且优先保证主目标,社会生态环境尺度必须同时作为衡量最佳规划方案的重要标准等。
关键词:
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在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梁伟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但理论和实践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尚无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通过构建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SSP测度指标体系,以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其发展差距,并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测度指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宏伟 刘奕玮
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六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2012—2020年236个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及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全国及各地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持续提高的趋势。分区域来看,东部高质量发展水平领先于中部和西部,中部略优于西部。分维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最快并成为促进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绿色发展与对外开放程度则有所下降;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直辖市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维度;市场化程度、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对省会(首府)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赋能显著;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创新则是副省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因素。基于此,应进一步巩固头部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充分发挥省会(首府)城市、头部梯队城市等在城市群中的带动作用,并因地制宜增强各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