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
- 2023(1665)
- 2022(1368)
- 2021(1225)
- 2020(1034)
- 2019(2091)
- 2018(2023)
- 2017(3917)
- 2016(2132)
- 2015(2304)
- 2014(2160)
- 2013(2245)
- 2012(2055)
- 2011(1699)
- 2010(1665)
- 2009(1611)
- 2008(1550)
- 2007(1418)
- 2006(1332)
- 2005(1307)
- 学科
- 济(9003)
- 经济(8989)
- 业(7397)
- 管理(5808)
- 劳(4942)
- 劳动(4925)
- 企(4825)
- 企业(4825)
- 方法(4662)
- 数学(4299)
- 数学方法(4260)
- 中国(3888)
- 农(3765)
- 动(3069)
- 农业(2820)
- 法(2728)
- 人口(2331)
- 动力(2327)
- 劳动力(2307)
- 财(2275)
- 农业劳动(2122)
- 农业人口(2087)
- 贸(2035)
- 贸易(2035)
- 易(2005)
- 业经(1632)
- 制(1561)
- 策(1455)
- 务(1395)
- 银(1393)
- 机构
- 大学(29889)
- 学院(28757)
- 济(14457)
- 经济(14264)
- 管理(11267)
- 理学(9769)
- 理学院(9668)
- 管理学(9526)
- 管理学院(9459)
- 研究(9062)
- 中国(7559)
- 财(6775)
- 京(6047)
- 财经(5639)
- 经济学(5339)
- 经(5259)
- 经济学院(4853)
- 中心(4421)
- 江(4410)
- 财经大学(4334)
- 科学(4301)
- 所(4285)
- 北京(3828)
- 农(3725)
- 研究所(3701)
- 范(3432)
- 师范(3398)
- 业大(3368)
- 院(3216)
- 商学(3196)
共检索到46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鑫
劳动争议仲裁作为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120份劳动争议文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方式逐步从仲裁裁决向仲裁调解转变;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服裁率偏低,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案件分流作用不足;劳动争议主体单方胜诉的比例下降,而双方部分胜诉的比例显著增高,政府的角色从单一的保护劳动者权益开始向调节劳动双方利益转变。
关键词:
劳动争议处理 仲裁调解 劳动仲裁文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建民 孙丽
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是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仲裁制度在制度设置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立法现状,参照和借鉴国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一些立法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晓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庭审活动固然十分重要,其在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庭前准备程序,庭审活动自然就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出现庭审活动花费了大量时间仍不能查清案件事实的结果。为此笔者拟结合近几年的仲裁实践谈谈自己对庭前准备程序的一些认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龚和艳
■案件呈攀升,劳动争议处理■面临挑战自1987年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恢复以来,浙江省全省劳动仲裁机构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省、市、县(区)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鑫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理基础是权利人对义务人的请求权。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以下简称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仲裁实践中,关于二倍工资和带薪年休假争议仲裁时效存在争议,本文就此来谈谈个人的观点。第一,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样起算。仲裁时效的起算直接影响到双方当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嵇月婷 柴静 李彦君 唐鑛
近年来,全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案件数一直居高不下,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劳动争议案件起诉法院之前的必经程序,有助于降低解决矛盾成本,减轻法院工作负担。同时,伴随着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劳资双方维权意识日益加强,选择律师作为仲裁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比例在逐年上升,但由于律师代理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也可能会增加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本研究利用微观仲裁文书数据和实证分析方法 ,研究律师委托代理能否真正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发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增加当事人的胜诉可能性。结果发现,只有一方请律师代理时,可以显著增加其获得
关键词:
劳动争议处理 仲裁 调解 律师代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德强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虽然调解也是该机制中的一环,但由于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最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是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在衔接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强
案情简介蒋某于2004年9月到某公司工作,2009年5月发生工伤事故,2010年5月经鉴定为工伤九级伤残。2012年4月13日,蒋某因经济补偿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与某公司发生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年5月19日,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签收了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