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2)
- 2023(4470)
- 2022(3676)
- 2021(3073)
- 2019(5597)
- 2018(5379)
- 2017(10423)
- 2016(5322)
- 2015(6091)
- 2014(6131)
- 2013(6341)
- 2012(6393)
- 2011(6188)
- 2010(6457)
- 2009(6177)
- 2008(5761)
- 2007(5392)
- 2006(5189)
- 2005(4885)
- 2004(4536)
- 学科
- 济(51498)
- 经济(51468)
- 地方(14885)
- 管理(14199)
- 方法(12627)
- 地方经济(11789)
- 数学(11024)
- 数学方法(10987)
- 业(10858)
- 中国(9492)
- 学(9089)
- 企(8314)
- 企业(8314)
- 业经(8286)
- 农(6782)
- 经济学(6562)
- 环境(6058)
- 制(5873)
- 融(5756)
- 金融(5756)
- 贸(5321)
- 贸易(5317)
- 和(5296)
- 发(5286)
- 产业(5247)
- 体(5069)
- 银(5042)
- 易(5032)
- 银行(5028)
- 行(4924)
- 机构
- 大学(91017)
- 学院(90955)
- 济(52636)
- 经济(51825)
- 研究(40356)
- 管理(30618)
- 中国(30616)
- 理学(25305)
- 理学院(24917)
- 管理学(24611)
- 管理学院(24416)
- 科学(21956)
- 所(21508)
- 财(20769)
- 京(19823)
- 研究所(19262)
- 经济学(18007)
- 中心(16883)
- 财经(16323)
- 经济学院(15838)
- 经(14683)
- 江(14519)
- 院(14196)
- 农(13282)
- 科学院(13174)
- 北京(13171)
- 财经大学(11907)
- 范(11780)
- 师范(11715)
- 省(11294)
- 基金
- 项目(53325)
- 科学(42304)
- 基金(39644)
- 研究(38537)
- 家(34873)
- 国家(34633)
- 科学基金(29026)
- 社会(26963)
- 社会科(25616)
- 社会科学(25610)
- 基金项目(20143)
- 省(19365)
- 自然(17136)
- 自然科(16696)
- 自然科学(16694)
- 资助(16430)
- 自然科学基金(16390)
- 划(16313)
- 教育(15963)
- 编号(13833)
- 发(13680)
- 济(12728)
- 重点(12694)
- 经济(12621)
- 国家社会(12056)
- 部(11769)
- 发展(11684)
- 展(11548)
- 成果(11335)
- 中国(10881)
共检索到15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林德琼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新低。如何看待这一变化?尤其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如何以新思维的视角来看待经济增速的变化?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议论的热门话题。一、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一)经济增长仍属平稳较快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义达
一、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判断 1993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2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1%,高于去年12.8%的增长速度;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这是国内外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经过对各种经济参数分析以及与1988年经济过热状况的比较,我们认为,当前国民经济整体形势较好,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某些方面出现“过热”苗头,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并及时加以解决. 所谓经济过热,简单地说就是指经济发展速度失控,盲目性地高增长,供求严重失衡,出现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本乾
本文回顾了刚刚过去的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充分肯定了我国当前的总体经济形势: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新的步伐;2.对外开放继续保持一个好的势头,正向高层次、高领域、纵深化发展;3.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4.城乡居民收入大大增加,实际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与此同时,文章指出了当前经济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着重分析了物价上涨幅度过高,通货膨胀加剧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东琪
一、经济是"全面过热",还是在"走下坡路" 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字公布以后,人们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分歧增大,有人说"全面过热",有人说在"走下坡路"。到底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从总量上看,目前的经济运行在一个中间状态,不是处在"总体过热"和"总体过冷"这样两个极端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我国经济自2002年第一季度开始,增速逐渐递增,到今年第一季度,增速提高到9.9%,是1997年以来季度GDP的最高速度。受非典影响,第二季度GDP增速出现较大回落,只有6.7%,上半年增速降为8.2%。但非典结束后,经济迅速恢复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第三季度GDP增速达到9.1%,前三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当前的宏观经济指标处于合理的运行区间,不应再推出大规模的财政金融刺激政策。不能用短期分析框架来进行长期经济决策,必须通过鼓励技术和制度创新使经济保持长期活力现阶段必须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既要防止为调结构而不顾经济下滑的错误观点,也要防止借"稳增长"之名而行"造城运动"之实。当前应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积极盘活存量资金,使资金服务于调结构大局。
关键词:
微刺激 稳增长 调结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寻找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最佳选择 现代经济的最重要特点是GDP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长。GDP增长的累积便构成财富的增长。GDP不是衡量财富增长的完善尺度。在许多情况下,GDP增长所伴随的是人类福利的损失和财富的减少。但是,直到目前为止,GDP仍然是衡量经济进步的最重要尺度,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目标之一。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多重的。除GDP增长速度之外。物价稳定、汇率稳定、就业充分等等都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目标。在这些目标中,有些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有些则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在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之间往往存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关系。这样,政府就必须确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我国的国情特点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基本确定了消费率的情况下,高储蓄率成了国内经济运行的客观现实。由于决定高储蓄的体制性、制度性因素在短期难以改变,加上依赖出口需求平衡国内储蓄的发展模式已接近极限,因此,平衡高储蓄率的办法现在只剩下高投资率一条。高投资既可以带动进口增加,也可以带动就业增加,是当前走出国内经济失衡怪圈的惟一出路,也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快现代化的长期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靖宸
当前德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白靖宸德国统一已逾3年。3年的实践表明,德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其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从集中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的转轨难度之大、问题之多是始料未及的。尽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陶坚 陈凤英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走向陶坚陈凤英(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当前,全球经济总体形势依然较好,但影响世界经济局势的潜在不确定因素有所抬头,东亚地区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超出预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一、全球经济增速下调,发展势头未见逆转。经济基本面健康,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燕 纪敏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利率问题徐燕,纪敏当前高通货膨胀率在给经济带来极大损害的同时,也使当前的利率问题更加突出。首先,高通胀率大大降低了实际利率水平。目前公布的名义利率已相当高,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已达10.98%。尽管如此,实际利率由于高通货膨胀影响已出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施子海 欧阳进 王晓丽 叶文雄
200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基本面依然积极向好,持续较快增长的大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今年下半年乃至今后的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增长仍有可能维持在4%左右的高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较为有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自力
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紧缩的问题上已花了整整4年时间,但是内需不足的阴影仍继续困扰着我们。前段时间,有学者就我国经济增长的数据提出疑问,这里笔者无意参与统计真实性的讨论,但至少我们不能不正视以下几个现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祝宝良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缓慢复苏态势,美日欧经济复苏趋于好转,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较大。7月份以来,国内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出现明显企稳回升态势。预计四季度,稳增长政策效应、企业回补库存以及外部需求平稳将支持经济平稳增长,但基建项目资金来源趋紧、前期房地产新开工不足、产能过剩化解缓慢抑制制造业复苏,以及上年同期高基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