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4)
2023(7189)
2022(5711)
2021(5110)
2020(4412)
2019(9911)
2018(9695)
2017(19642)
2016(10332)
2015(11429)
2014(11415)
2013(11372)
2012(10166)
2011(8642)
2010(8934)
2009(8921)
2008(9338)
2007(8714)
2006(7837)
2005(7693)
作者
(28485)
(23599)
(23543)
(22217)
(15351)
(11179)
(10780)
(8970)
(8875)
(8722)
(8112)
(8028)
(7967)
(7519)
(7419)
(7216)
(7114)
(6906)
(6775)
(6529)
(5995)
(5805)
(5686)
(5490)
(5442)
(5441)
(5308)
(5261)
(4644)
(4524)
学科
(69758)
(67323)
企业(67323)
(49761)
经济(49697)
管理(49147)
业经(24056)
方法(22927)
(21253)
(19482)
(18455)
银行(18310)
(18014)
财务(18010)
财务管理(17994)
(17692)
企业财务(17045)
(16977)
数学(15739)
数学方法(15695)
技术(14311)
农业(13890)
(12181)
企业经济(11804)
(11205)
(10975)
(10953)
金融(10953)
经营(10851)
体制(10235)
机构
学院(149812)
大学(143232)
(70557)
经济(69434)
管理(66491)
理学(55702)
理学院(55340)
管理学(54972)
管理学院(54699)
中国(46618)
研究(41003)
(36223)
(29288)
财经(28136)
(26046)
(25970)
(25542)
(25360)
银行(25052)
(23477)
中心(21797)
经济学(21599)
财经大学(20826)
商学(20765)
商学院(20599)
(20290)
科学(20286)
农业(20271)
(19797)
经济学院(19728)
基金
项目(88442)
科学(72507)
研究(67374)
基金(67204)
(55819)
国家(55250)
科学基金(50888)
社会(45853)
社会科(43737)
社会科学(43725)
基金项目(35287)
(35247)
自然(32082)
自然科(31432)
自然科学(31426)
自然科学基金(30984)
教育(29357)
(27635)
资助(27630)
(27158)
编号(26145)
(22690)
创新(20125)
(20024)
(19680)
成果(19308)
国家社会(19221)
(18952)
重点(18898)
人文(18436)
期刊
(81856)
经济(81856)
研究(48550)
(36712)
金融(36712)
(33397)
管理(30545)
中国(28352)
(24683)
科学(16877)
业经(15406)
财经(15312)
农业(14990)
技术(14881)
学报(14203)
(13091)
大学(12290)
经济研究(12282)
学学(12114)
技术经济(10950)
财会(10873)
(10733)
问题(10133)
现代(9101)
农村(8640)
(8640)
会计(8590)
世界(8380)
商业(8313)
(8160)
共检索到244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步德迎  
当前,在经济界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银行存贷款利率过高,其理由有二:一是银行贷款利率高于企业资金利润率,二是在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企业定期存款比重却出现上升。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章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论述了企业资金利润率与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别,说明了企业资金利润率与银行贷款利息率是根本不可比的。指出认为企业资金利润率不能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观点可能影响利率政策的正确实施。并指出,企业定期存款比重上升是企业不负责任的借贷行为的反映,有关部门应加强金融执法,杜绝借贷不还的现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倩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利率风险将趋于上升,存贷款利率变动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将逐步体现。本文基于17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分析存款利率上升和贷款利率下降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并测算相应的变动极限,以更好地了解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承受能力,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及银行利率定价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维俊  
近十余年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对利率手段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看,还远不适应。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需要加以重点研究解决哪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当前应当突出考虑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如何建立商业银行的问题,二是如何实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把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看,就有一个关于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如何确定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的改革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鹏飞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商业银行存贷款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适用于金融资产)。其中,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都很容易确定,且反映在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史万钧  
近年来我国工、中、建、交四大商业银行在境内外上市,它们的利润正逐年大幅度上升,用国际上通用的资产收益率来衡量这四家银行的效益,总的说来是处于全球前50强国际大商业银行的中游水平。有人可能用"人均利润"指标来非议中国大商业银行的效益低下,但由于税负、汇率和业务范围不同等因素用该项指标来对比是不适宜的。有人以行政定价为由非议中国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差很大,但从所引用国际上八家(包括美、欧和香港地区)大商业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差的数据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所形成的存贷款利率差应该说还是接近国际大商业银行的中等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薄纯林  王宗军  邱胜芳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近乎完全开放,中外资银行间的存贷款竞争也会愈加激烈。文中引入竞争的相关理论,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中外资银行间的存贷款竞争及其趋势分析,认为内资银行将会面临更大的存贷款市场的竞争压力,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超  代军勋  
在将利差分为事前利差和事后利差的基础上,本文全面分析了利差的决定因素,包括银行自身的因素、存贷款客户的因素和金融市场环境的因素等,并对中国银行业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进行了比较。在中国,金融机构的最小利差为央行直接决定的最高存款利率和最低贷款利率所锁定,利差的决定外生于金融机构,也不反映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为了发挥存贷款利差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调节作用,我们应该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银行竞争。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决定市场的资金成本而不是利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远  
受2021年利率改革措施以及国务院稳增长、保增长决策要求的影响,2022年下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存在继续收窄的可能和空间。2021年,央行利率改革的主要目标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而缩减存贷利差是其主要手段。央行对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定价机制进行调整,促使商业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行。同时,2021年1月1日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媛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资金价格变化频率加快,如何灵敏地反映市场价格成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管理会计原理,基于客户综合回报,参照香港和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探索建立起分层制和差异化的存款利率定价模型,同时,结合中信银行宁波分行对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创建和应用的具体实践,对建立差异化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进行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宋剑斌  吴涛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决定行为及利率自由化的过渡选择□宋剑斌吴涛1979年以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大一统”银行格局,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也得到长足发展,但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市场的基本格局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这意味着...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新存  
为全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商业银行应加强存贷款利率的管理。首先应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监管导向,坚守支持实体经济的宗旨,贯彻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政策意图。同时,应有助于提升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在同业竞争中保持应有的优势地位,维护好与客户的关系。加强利率管理,应注重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内控机制建设抓长效,通过考核机制建设抓实效。当然,更要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利率波动风险和业务处理中的操作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和平  周茂彬  王小明  
在构建存贷款基准利率跳跃模型后,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隐含期权存贷款进行数值定价和风险度量,并基于久期一凸性缺口模型研究存贷款业务中的隐含期权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1)存贷款中无隐含期权时,久期匹配策略能够使银行有效地规避利率风险。(2)存贷款中存在隐含期权时,无隐含期权时的久期匹配策略使银行同时面临久期不匹配和凸性不匹配风险,但后者相对前者并不重要。(3)存贷款中存在隐含期权时,有效久期匹配策略只能对冲久期不匹配风险,隐含期权的确通过负的凸性缺口给银行带来了额外的隐含期权利率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洪伟  
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缺口分析多是建立在资产负债额的绝对差额描述性论述之上,缺乏更深入的数理支撑。本文跳出传统的用于分析存贷款缺口问题的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定性分析模式,采用"数据驱动"的存贷款缺口额自身呈现出ARCH效应来定量度量存贷款缺口额的变动规律。从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进一步缺口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红  江舟  龙捷  
存贷款期限不相匹配是银行经营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两期银行模型下的久期分析方法,为银行经营找到最优久期水平。即保证银行资债相抵以及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久期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彦达  丁韦娜  
采用X-12-ARIMA法对我国商业银行2007—2016年存贷款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存贷款"冲时点"的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贷款在1月、3月、6月"冲时点"较为明显,存款在3月、6月"冲时点"较为明显;银监会236号文和《商业银行法》取消存贷比的政策抑制了存款"冲时点"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