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6)
2023(2372)
2022(1808)
2021(1899)
2020(1364)
2019(3307)
2018(3388)
2017(4385)
2016(3707)
2015(4204)
2014(4375)
2013(3478)
2012(3194)
2011(3015)
2010(3271)
2009(2625)
2008(2509)
2007(2376)
2006(2259)
2005(2150)
作者
(7217)
(5896)
(5855)
(5811)
(3778)
(2902)
(2887)
(2490)
(2326)
(2299)
(2069)
(2044)
(2020)
(1903)
(1875)
(1851)
(1844)
(1824)
(1804)
(1764)
(1713)
(1596)
(1558)
(1476)
(1442)
(1408)
(1346)
(1306)
(1295)
(1284)
学科
教育(18134)
中国(8509)
理论(5315)
教学(5293)
管理(3828)
(3488)
(3173)
(3151)
改革(3109)
发展(3108)
(3068)
经济(3064)
思想(3010)
高等(2987)
(2985)
政治(2866)
研究(2848)
教育改革(2769)
思想政治(2758)
政治教育(2758)
治教(2758)
德育(2737)
学校(2474)
(2457)
学法(2348)
教学法(2348)
技术(2289)
(2245)
教育学(2192)
计算(2189)
机构
大学(42679)
学院(37542)
教育(24934)
研究(17566)
(16791)
师范(16764)
师范大学(14149)
(11134)
职业(10062)
教育学(9719)
科学(9308)
技术(8861)
(8468)
北京(8098)
(7769)
研究所(7662)
管理(7217)
教育学院(7110)
职业技术(6870)
(6679)
中心(6666)
(6479)
经济(6245)
中国(6071)
理学(5915)
技术学院(5759)
理学院(5716)
(5665)
管理学(5441)
研究院(5356)
基金
研究(23556)
项目(21226)
教育(20149)
科学(18406)
成果(13031)
课题(12443)
编号(12377)
社会(11980)
基金(11668)
(11046)
社会科(11005)
社会科学(11004)
(10551)
(9678)
(9325)
国家(9066)
规划(8662)
(7996)
年度(7283)
研究成果(7268)
项目编号(7249)
科学基金(7067)
(6983)
(6655)
重点(6551)
教育部(6463)
(6463)
(6432)
阶段(6417)
(6402)
期刊
教育(43107)
研究(22929)
中国(19209)
职业(10304)
技术(7476)
(7147)
经济(7147)
技术教育(6752)
职业技术(6752)
职业技术教育(6752)
高等(4816)
成人(4586)
成人教育(4586)
大学(4366)
高等教育(4300)
(4106)
论坛(4106)
学报(3929)
(3787)
职教(3517)
发展(3454)
(3454)
比较(3355)
科学(3214)
(2946)
教研(2774)
高教(2774)
(2543)
管理(2497)
学学(2234)
共检索到70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教育乱收费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没分清教育的合理收费和乱收费之间的界线,把有些合理收费也当作乱收费;三是教育战线内部的不正之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应该有主次之分,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是其中首要的、根本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浩,陈光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八十年代末的反腐败、反官倒的浪潮中,曾有一种“制度决定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在保证政治清明、吏治廉洁问题上,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制度下贪官必受惩治,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变质。这一论点在推动从主观性、随意性的人治向程序化、法制化的法治进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新一轮的反腐败现实斗争中,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惩治的力度不可谓不烈,民众的拥护不可谓不诚,可是顶风作案者(甚至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依然不绝,其经济根源究竟何在呢?在这期“中国经济新走势”栏内发表《腐败的制度根源》一文就对此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作者任浚先生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腐败之源在于转...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辰宁  芮颖  
腐败阻碍了外来直接投资的增长——《国际投资者究竟如何看待腐败现象?》简介赵辰宁芮颖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魏尚进先生于今年(1997年)5月撰文《国际投资者究竟如何看待腐败现象?》,对1990~1991两年间14个资金输出国及45个资金引进国(东道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安  
腐败对于区域海归回流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是"润滑效应"还是"摩擦效应"?基于中国大陆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区域腐败水平与海归回流知识溢出效应的关系,发现腐败对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从全国范围来看,当腐败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腐败对中国海归知识溢出具有"润滑效应",而当腐败水平跨过第一门槛值后,腐败会对中国海归回流知识溢出具有明显的"摩擦效应"。分地区估计结果显示,中国海归回流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均存在基于区域腐败水平的门槛效应。当腐败水平高于第一门槛值时,东、中部地区的海归回流知识溢出效应依然为正,但是西部地区海归回流的知识溢出已经显现为负。另外,受到腐败水平门槛的限制,我国腐败程度相对较高的省份尚不能为释放更多的海归知识溢出效应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子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子豪  
基于1995-2013年29个省区和2003-2013年220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从腐败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资来源地三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腐败对中国FDI技术溢出影响的三个理论假说。研究表明,腐败对FDI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腐败门槛效应,当地区腐败程度较低时,FDI技术溢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地区腐败程度过高时,FDI技术溢出则很难产生。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腐败对中西部地区FDI技术溢出的负面影响相对显著。与港澳台来源FDI相比,腐败对非港澳台来源FDI技术溢出的消极影响更加明显。扩展分析表明,腐败对中西部高腐败省区FDI技术溢出有显著负面影响;同时,腐败对全国多数省区FDI技术溢出都有一定消极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翔  
基于对寻租活动规模报酬递增特征的分析,本文利用1995-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经济增长回归模型,对转移支付受到腐败活动影响而降低了其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受到腐败活动的影响,在全国范围,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推动效应被抵消了近65%;在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正面推动效应甚至被腐败活动完全抵消;从时间上来看,转移支付的正面推动效应在样本时期的前半段(1995-2006年)被抵消了近55%,在后半段(2007-2013年)则被完全抵消。在完善转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英  许钟  杨宪时  郭全友  
探讨了分别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无菌大黄鱼鱼块在5℃贮藏中的生长速率和腐败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以产生异臭味时的腐败菌数和腐败代谢产物的产量因子作为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定量指标。接种鱼块腐败时(产生明显异臭味)腐败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的菌数即最小腐败菌数(Ns)的对数值分别为9.14lg cfu/g和9.25lgcfu/g。由Gompertz方程得到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0714和0.0700,最大菌数(Nmax)的对数值分别为9.45lg cfu/g和9.37lg cfu/g。结果表明,两种腐败菌在无菌大黄鱼鱼块中的μmax基本一致,且Nm...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南旭光  
企业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可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因而具有减少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烨  
腐败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阶段,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资源配置是有限的,由于人的经济性,制度安排的缺陷,使寻租不可避免,从而滋生腐败。文章通过对腐败的机会成本、边际效应和风险等方面的经济分析,探究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并提出预防腐败的经济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韦公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德鲁·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  孔雁  
文章就腐败问题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政府机构和政治进程的结构是决定腐败程度的关键因素。软弱的政府因对其附属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了较高程度的腐败。第二,与税收相比,腐败的非法性和隐蔽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扭曲,代价也更大。这些结论说明了为什么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腐败程度如此之高,给发展带来的代价如此之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