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
2023(1218)
2022(971)
2021(924)
2020(692)
2019(1624)
2018(1454)
2017(2513)
2016(1539)
2015(1772)
2014(1856)
2013(1676)
2012(1518)
2011(1252)
2010(1402)
2009(1181)
2008(1186)
2007(1207)
2006(989)
2005(989)
作者
(3969)
(3230)
(3143)
(3129)
(2010)
(1571)
(1522)
(1389)
(1226)
(1223)
(1124)
(1075)
(1072)
(1065)
(1003)
(990)
(988)
(988)
(958)
(898)
(849)
(837)
(816)
(815)
(805)
(753)
(744)
(730)
(714)
(704)
学科
管理(3438)
(3434)
经济(3429)
(2899)
教学(2898)
(2671)
企业(2671)
理论(2138)
学法(1802)
教学法(1802)
教育(1721)
学理(1551)
学理论(1551)
方法(1246)
中国(1138)
(1120)
数学(1007)
(931)
数学方法(927)
业经(925)
技术(925)
课程(847)
(798)
(792)
(754)
(738)
计算(718)
算机(713)
计算机(713)
研究(697)
机构
学院(18807)
大学(18669)
管理(6878)
研究(6039)
(5603)
经济(5364)
理学(5271)
理学院(5204)
管理学(5103)
管理学院(5066)
(4380)
(4194)
师范(4171)
教育(4158)
中国(4014)
职业(3868)
技术(3849)
(3598)
师范大学(3454)
科学(3243)
(3054)
中心(2976)
(2918)
北京(2886)
(2846)
职业技术(2791)
技术学院(2759)
公司(2692)
研究所(2648)
工程(2502)
基金
项目(10993)
研究(9738)
科学(8286)
基金(6582)
教育(5975)
(5602)
国家(5524)
科学基金(4891)
社会(4680)
(4596)
编号(4595)
社会科(4390)
社会科学(4389)
课题(3980)
成果(3917)
(3884)
(3527)
基金项目(3118)
自然(3041)
自然科(3008)
自然科学(3008)
自然科学基金(2966)
资助(2767)
规划(2646)
重点(2617)
项目编号(2599)
大学(2489)
(2376)
(2374)
(2362)
期刊
教育(9057)
(8128)
经济(8128)
中国(6763)
研究(6246)
技术(3947)
管理(3222)
(3161)
职业(2973)
技术教育(2203)
职业技术(2203)
职业技术教育(2203)
科学(1811)
学报(1802)
建筑(1676)
大学(1668)
(1443)
论坛(1443)
(1386)
学学(1332)
(1258)
金融(1258)
财经(1233)
技术经济(1198)
(1114)
图书(1083)
(1082)
(1049)
财会(1020)
农业(987)
共检索到33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项目课程已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概念,职业教育界对它的热情有增无减。但同时项目课程在实施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剖析,有助于项目课程改革的深化。这里首先涉及到如何准确理解项目课程的本质这一关键问题。首先,项目课程是否就是借助典型项目或服务这一载体进行教学的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不同,项目课程主张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进行教学。因为只有有了这种载体,学习过程才能产生工作成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秀琪  
网络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离不开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技术培训、运行维护等多种优质服务和技术支持。网络教育中的网络本身是为教育服务的工具,教育才是网络教育的本质内容。因此,网络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目标网络教育需要服务,但是网络教育不就是服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长富  陈广益  史继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金融生态是“金融”与‘生态”一词的组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第一次从金融生存发展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后,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但是,什么是金融生态?为什么要提出金融生态这个概念?金融生态研究有怎样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上述问题,理论界至今仍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为更好地理解金融生态提供一个视角。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郑石桥  
<正>内部审计整改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但是,大家对内部审计整改的内涵却有不同的认知,这种认知差异导致内部审计整改在制度及行动上的差异。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以下简称内部审计整改),是整改责任主体针对内部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整改要求,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以推动实现内部审计终极目标的过程。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小根  
先看这样一个案例:袁某于2006年2月20日进入本市一家广告公司,任会计工作,最后一份劳动合同至2014年2月19日,2012年6月工资为4500元。2012年7月31日,公司以拟提前解散为由当日解除双方劳动合同。袁某于2012年8月9日申请仲裁,要求裁决公司:1、支付经济补偿金29250元;2、支付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替代通知期工资4500元。公司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但不同意支付"代通知金"。袁某主张,《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课程理解是教师通过对课程的解释或释义来把握课程意义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精神生命的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课程理解是一种实践性的理解,凡是把课程引向神秘主义的,都能够在课程实践中以及对课程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而恰当的解决。课程理解是历史性的存在,课程理解的历史性昭示着我们: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历史意识,在把握自身存在历史的基础上理解课程。课程理解具有时代性,只有在不断解决课程实践问题的过程中,课程理解才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课程理解内含和表达的教师价值追求和理想愿望确立和提供了评判与把握现存课程的超越性价值准则。教师个体的课程理解与教师集体的课程理解是一个双向返回的过程,通过课程理解促进教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霞  
对"课程理论有什么用"我们不能做简单、片面的理解。首先,有用不是衡量理论价值的唯一标准,理论的作用是广泛的、多方面的;其次,不同的课程理论其作用的发挥是不同的;第三,课程理论作用的发挥还涉及到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第四,课程理论本身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可能概括或解释全部的课程现象、课程问题,所以课程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亦不可高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迟凤玲  
俗话说,柳无千年绿,花无百日红。企业的业务发展和产品销售往往也遵循着这一规律。因此,根据科技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企业进行创新尤为必要。创新不仅是指企业在技术上取得进步,更指在技术上取得进步的同时,如何与新技术相结合,寻找到符合新技术、新产品的组织、流通和管理的新路径,或称之为商业模式创新。在新的产业、新的产品快速更新或取代旧的产业和产品的同时,新兴和传统企业要迅速适应并取得成功,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家工作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教师教育大学化意味着没有教育学院的大学要建立教育学院,而有教育学院的大学必须在原有教育学院的制度功能上进行转型,意味着:要建立多项目或多层次结构的教师教育制度,建立教师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地位,确立教师学位新观念,处理教师执照和证书之间的关系,确立教师教育者地位,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平衡,解决教育学院与文理学院之间、教育学院的教授与文理学院的教授之间、教师教育者与教育理论家之间的矛盾,处理教师教育大学化与教师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处理教师教育大学化与中小学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弗兰克·A.维拉斯特罗  盖伊·卡鲁索  劳伦斯·戈德斯泰恩  郭子睿  
石油价格在过去六个月暴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阴谋论。虽然这些解释都非常有创意而且有趣,但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分析供给、需求、经济表现以及成本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分析形势。很多人预测到强劲的供给增长,但我们认为最意外的因素是需求不足——每天的需求量低于某些预测60万桶左右。石油供给连续三年增长,这主要来自北美。但到2014年中,全球需求疲软已经非常明显。一旦需求供给相互作用,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党俊武  
文章在提出“社会构架”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构架之间的关系,认为老龄社会是从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构架关系的角度来识别人类社会形态的一个新范畴。通过比较青年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及其相对应的社会构架的差异,从形态学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老龄社会的基本特征,即老龄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体构成,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以及文化价值导向等方面区别于青年型和成年型两类社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志明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提出来的“个人所有制”究意是什么样的所有制?是劳动或劳动力的私人所有制,还是消费资料所有制或生产资料所有制?其真谛何在?十年来,理论界众说纷纭。对此笔者认为,首先要搞清楚马克思为什么要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问题,这是理解“个人所有制”丰富内涵的关键所在。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马克思关于“个人所有制”思想渊源以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辩证方法两个方面来把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