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0)
2023(6624)
2022(5461)
2021(4910)
2020(3839)
2019(8724)
2018(8557)
2017(15893)
2016(8928)
2015(10168)
2014(10236)
2013(9694)
2012(9344)
2011(8729)
2010(8972)
2009(7945)
2008(7762)
2007(7144)
2006(6616)
2005(6336)
作者
(25403)
(21124)
(21041)
(19890)
(13477)
(10167)
(9560)
(8265)
(8191)
(7712)
(7302)
(7068)
(6867)
(6797)
(6696)
(6483)
(6326)
(6173)
(6112)
(6055)
(5559)
(5305)
(5132)
(5000)
(4838)
(4820)
(4780)
(4707)
(4335)
(4275)
学科
(42234)
经济(42198)
管理(20408)
(20331)
地方(17125)
中国(16579)
(13831)
企业(13831)
(12808)
业经(10761)
地方经济(9871)
方法(9866)
(9398)
农业(9142)
(8306)
金融(8306)
数学(8257)
(8237)
银行(8226)
数学方法(8125)
(8091)
(7454)
贸易(7443)
教育(7424)
环境(7146)
(7105)
发展(7065)
(7047)
(7036)
(6942)
机构
学院(122955)
大学(119663)
(51299)
经济(50138)
研究(48405)
管理(41125)
中国(37038)
理学(33708)
理学院(33156)
管理学(32476)
管理学院(32227)
科学(28886)
(27682)
(25087)
(23388)
研究所(22338)
中心(21739)
(21175)
(21134)
(20370)
师范(20197)
北京(18406)
(17625)
(17470)
财经(17191)
业大(16284)
(16198)
农业(16065)
师范大学(15934)
经济学(15622)
基金
项目(74867)
研究(59791)
科学(58945)
基金(50471)
(43254)
国家(42764)
社会(37066)
科学基金(36091)
社会科(35059)
社会科学(35055)
(31768)
教育(28180)
(26168)
基金项目(26056)
编号(25463)
(23314)
成果(21855)
自然(20630)
资助(20224)
自然科(20137)
自然科学(20134)
自然科学基金(19741)
课题(19701)
发展(19202)
(18855)
重点(17493)
(16423)
(16160)
(15905)
规划(15121)
期刊
(68113)
经济(68113)
研究(43111)
中国(36547)
教育(25824)
(21393)
管理(17829)
学报(17189)
(16873)
科学(16520)
(15302)
金融(15302)
农业(14921)
大学(13729)
业经(12637)
学学(12385)
技术(12079)
经济研究(10688)
财经(8775)
问题(8695)
(8047)
(7723)
职业(7244)
(7128)
图书(6923)
(6863)
(6616)
论坛(6616)
世界(6519)
国际(6410)
共检索到213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庆元  胡绪阳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结构认识不够完整清晰,以致教育活动系统诸如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评价系统都有缺失。“四格”素质结构理念对学生全面素质作了新的认识,即学生(作为人)有待发展的全面素质由体格、心格、智格、行格“四格”组成,“四格”各自以自身独特的内涵而存在,又互相交融,不可分割。“四格”理念旨在构建面向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浩阳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其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分工地位。分工、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消灭分工"理论中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非自愿的劳动分工,让劳动成为自主自觉的活动,而并非是要消灭分工的具体技术形式。这一目的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具体途径是阶级对立日益尖锐而导致的无产阶级革命。《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的马克思对"消灭分工"的某些判断和认识尚未达到其写作《资本论》时期的理论深度,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回顾和重新认识这一理论对进一步探索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新途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圣  王俊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 ,必须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 ,村民自治是农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保障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华玲  
高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着眼于大学生的需要和个体成长,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社会与个人、成才与成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建国  
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中有哪些要素? 这些要素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怎样? 本文提出了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前提等观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家刚  
基于"双高计划"建设和诊改视角,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观照学生发展成长轨迹,运用大数据思维,研究构建基于目标导向的学生全面发展质量评价机制,服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保顺  
关于校园文化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文化定义、属性、范畴等有诸多的论述,不同类别、层次的学校及成长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属性,就中等职业类学校来讲,本人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结合河北省武安市职教中心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的一些实践,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广岭  王振华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由海航集团投资兴办。学院秉承"立德明志、笃学创新"的校训,发扬"至诚至善、至精至美、敬业乐群、追求卓越"的精神,依托海航、立足三亚、服务海南、围绕行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出了一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航、旅游、航海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之路。加强人才培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朱春花  邵卫旭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而且也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途径是:创新高等教育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骆秋琴  吴春琴  谢志远  
高职院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存在着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专业能力而忽视非专业能力、过分注重就业率而忽视职业发展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是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质量的需要。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可从构建"平台教学、专业分流、岗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文素质全、专业基础知识宽、专业核心知识精、岗位方向技能强的"点、线、面、体"课程体系,采取"导师+项目+团队"的教学形式,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童玲  
焦作市女子中专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和动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和载体,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广阔施展才华的平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世杰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 ,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高度 ,说明这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科学消费 ,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 ,提高人的素质 ,提高消费力和生产力 ,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接着论述如何加强科学消费 ,提出 :要树立科学消费观念 ,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行为 ;要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 ;要创造、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 ;要发展文化教育 ,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文章最后强调 :需要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努力 ,发展科学消费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全面发展是学生的权利,社会和学校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义务。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内容是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质是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是基本面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根本是人的解放,是把“关系还给自己”。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戴继天  
研究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骨干,他们的全面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事业的兴旺。本文仅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加以讨论,并对推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