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9)
2023(4426)
2022(3484)
2021(3119)
2020(2532)
2019(5415)
2018(4982)
2017(9503)
2016(4779)
2015(5125)
2014(4868)
2013(4818)
2012(4224)
2011(3787)
2010(4176)
2009(4378)
2008(3228)
2007(2879)
2006(2711)
2005(2585)
作者
(12811)
(10426)
(10129)
(9919)
(6403)
(5049)
(4686)
(4109)
(3880)
(3673)
(3602)
(3460)
(3408)
(3239)
(3224)
(3150)
(3042)
(2907)
(2889)
(2730)
(2572)
(2511)
(2485)
(2440)
(2381)
(2348)
(2256)
(2208)
(2125)
(2085)
学科
(24075)
金融(24075)
(20905)
银行(20902)
(20411)
(17195)
经济(17181)
管理(15421)
(14609)
中国(13382)
(12433)
企业(12433)
中国金融(10826)
环境(7738)
(7302)
(7284)
地方(7080)
(5720)
(5670)
财务(5658)
业经(5656)
财务管理(5652)
企业财务(5478)
方法(5296)
生态(5032)
数学(4612)
数学方法(4579)
农业(4432)
(4301)
事业(4292)
机构
学院(62224)
大学(59870)
(28031)
经济(27415)
中国(24416)
管理(22345)
研究(21224)
理学(18598)
理学院(18408)
管理学(18153)
管理学院(18059)
(14540)
(14197)
银行(13750)
(13306)
金融(13057)
(12934)
中心(12663)
(12217)
科学(11600)
财经(11473)
人民(10632)
(10369)
(9957)
经济学(9859)
国人(9624)
中国人(9583)
中国人民(9528)
(9465)
(9305)
基金
项目(41465)
科学(33029)
研究(31958)
基金(30328)
(25906)
国家(25675)
科学基金(22455)
社会(21506)
社会科(20628)
社会科学(20624)
(16933)
基金项目(15997)
(13535)
自然(13060)
教育(13030)
自然科(12654)
自然科学(12653)
自然科学基金(12422)
编号(12251)
资助(11889)
(10347)
(10085)
重点(9829)
(9515)
成果(9467)
国家社会(9424)
创新(8890)
(8763)
发展(8721)
课题(8601)
期刊
(30536)
经济(30536)
(24797)
金融(24797)
研究(19224)
中国(13226)
(11054)
(8597)
学报(7847)
管理(7784)
科学(7359)
大学(6229)
学学(6102)
财经(5818)
农业(4977)
(4943)
业经(4936)
中国金融(4506)
经济研究(4392)
教育(3899)
理论(3797)
技术(3683)
资源(3543)
实践(3455)
(3455)
问题(3421)
生态(3320)
(3244)
国际(3038)
农村(2974)
共检索到102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金融生态是“金融”与‘生态”一词的组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第一次从金融生存发展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后,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但是,什么是金融生态?为什么要提出金融生态这个概念?金融生态研究有怎样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上述问题,理论界至今仍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为更好地理解金融生态提供一个视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生态,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逻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从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多年前提出的"连接一切",到总理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行业的关系已经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融可得性问题近几年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概念与理论上所指的金融宽度有关。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提出从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两方面认识金融功能。后来,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依照可及性、适用程度、数据普惠金融质量三个维度,将衡量金融宽度指标纳入世界银行金融包容性(普惠金融)数据库,得到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响应和关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薛其蓁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是金融如何聚焦产业难点堵点、融入科技生态、服务先进制造业的总领课题。专利的资产属性,使其成为金融用科技语言阅读产业需求的切入点之一。但评估难、评估贵、押品变现难等问题,长期以来制约了金融机构围绕专利服务拓维的积极性。2023年9月发布的《专利评估指引》为各类专利评估需求提供了方法建议,而国家知识产权局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发文,也凸显了金融在专利评估中的重要角色。本文从政策解读出发,以专利与科技金融结合的视角,建议金融机构在资产属性之外,更多关注专利的生态意义,并对如何立足专利活动、分类施策服务参与方,进而实化举措,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伦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金融生态的概念、现实意义、特征与原则,运用能量守恒定理与金融垄断概念模型,诠释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机理,旨在做大做强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和构建农村金融生态新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社会公众对金融创新的理解和接受往往有一个情绪周期。互联网金融于2013年在广受瞩目中被冠以元年,仅仅三年后,因部分领域风险积聚而面临专项整治。这种起落的例子还可以找到很多,如在美国被公认为对冲利率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玉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宁会  王安宁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业务外在表现形式和会计处理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在理解上也很容易将二者混淆。现对这两种金融资产的认定及其在各业务环节的会计处理进行对比解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骏民  
国际著名金融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终身教授富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和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盖尔(Douglas Gale)的新作《理解金融危机》,2007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张健康教授和中国山东大学臧旭恒教授等译成中文,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7年8月发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益平  
现在经常提一个词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金融改革在新时代的最新要求。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40年,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改革局面?中国金融改革40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化改革。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40年的改革,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但在金融领域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既然是市场化的改革,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非常普遍的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干预和监管?第二,为什么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瑛  
提出生态金融的概念,从金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入手,寻求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途径,促进金融业与环保业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长富  陈广益  史继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郑石桥  
<正>内部审计整改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但是,大家对内部审计整改的内涵却有不同的认知,这种认知差异导致内部审计整改在制度及行动上的差异。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以下简称内部审计整改),是整改责任主体针对内部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整改要求,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以推动实现内部审计终极目标的过程。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小根  
先看这样一个案例:袁某于2006年2月20日进入本市一家广告公司,任会计工作,最后一份劳动合同至2014年2月19日,2012年6月工资为4500元。2012年7月31日,公司以拟提前解散为由当日解除双方劳动合同。袁某于2012年8月9日申请仲裁,要求裁决公司:1、支付经济补偿金29250元;2、支付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替代通知期工资4500元。公司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但不同意支付"代通知金"。袁某主张,《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