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
2023(1477)
2022(1224)
2021(1070)
2020(837)
2019(1954)
2018(1870)
2017(3579)
2016(1920)
2015(2134)
2014(2051)
2013(2130)
2012(1999)
2011(1748)
2010(1820)
2009(1683)
2008(1724)
2007(1433)
2006(1347)
2005(1189)
作者
(5931)
(5291)
(4916)
(4829)
(3163)
(2545)
(2251)
(2132)
(1972)
(1835)
(1823)
(1797)
(1707)
(1627)
(1623)
(1482)
(1471)
(1417)
(1408)
(1401)
(1291)
(1271)
(1262)
(1233)
(1187)
(1172)
(1082)
(1051)
(1050)
(1018)
学科
(7940)
经济(7933)
管理(5302)
(5090)
土地(4646)
(3816)
企业(3816)
方法(3528)
数学(3104)
数学方法(3053)
(2789)
(2767)
资源(2490)
(2401)
问题(2031)
(2009)
税收(1924)
(1914)
中国(1865)
(1840)
(1777)
农业(1745)
耕地(1708)
(1623)
财务(1620)
财务管理(1615)
企业财务(1537)
业经(1431)
环境(1396)
经济学(1348)
机构
大学(27586)
学院(27580)
(11073)
管理(10930)
经济(10865)
研究(10677)
理学(9257)
理学院(9139)
管理学(8958)
管理学院(8904)
中国(8544)
科学(7127)
(7006)
(6349)
(5682)
业大(5595)
农业(5582)
(5427)
研究所(5176)
中心(4917)
(4577)
财经(4202)
(4113)
(4039)
北京(3997)
(3889)
师范(3880)
农业大学(3868)
(3820)
资源(3628)
基金
项目(19630)
科学(15861)
基金(15180)
(14147)
国家(14049)
研究(13217)
科学基金(11932)
社会(8876)
社会科(8415)
社会科学(8415)
自然(8279)
自然科(8061)
自然科学(8061)
自然科学基金(7931)
基金项目(7919)
(7079)
(6350)
资助(6106)
教育(5729)
编号(4761)
重点(4577)
(4440)
(4159)
国家社会(4121)
计划(3864)
科研(3814)
(3767)
(3705)
成果(3610)
教育部(3603)
期刊
(11269)
经济(11269)
研究(7714)
中国(7195)
(5673)
科学(5410)
学报(5075)
(4538)
农业(3914)
大学(3667)
学学(3533)
管理(3362)
资源(2996)
(2769)
统计(2160)
(2133)
金融(2133)
国土(2063)
财经(2035)
(1950)
土地(1916)
教育(1829)
决策(1798)
(1773)
经济研究(1707)
技术(1619)
(1567)
业经(1550)
(1549)
(1544)
共检索到43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饶应祥  陆红生  徐勋光  夏早发  
从人均耕地警界值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分析了耕地产出和人均农产品消费的增长规律,提出了人均耕地警界值的测算思路和计量方法,并以湖北省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饶应祥  陆红生  徐勋光  夏早发  
本文从人均耕地警戒值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分析了耕地产出和人均农产品消费的增长规律,提出了人均耕地警戒值的测算思路和计量方法,并以湖北省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谢德体  魏朝富  冉瑞平  
耕地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我国未来的耕地压力大,耕地保护是关键。耕地警戒值是影响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和老百姓建立耕地安全意识、参与性保护耕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人均耕地警戒值0.053hm2的引用对耕地安全意识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科学测算我国耕地警戒值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构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扩展模型Smin=BM建立饲料粮食消费量与肉蛋奶消费量、食品作物单产量与单产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5个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单产影响因素与时间关系等6个曲线估计方程,测量粮食、植物油、糖和蔬菜等食品作物单产量,计算2006年~201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并与相应年份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对比,确定2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百明  周小萍  
论文首先指出并不存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面积阈值;继而认为人均耕地面积阈值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需要有明确的前提条件。为此按1995年的耕地实际生产力(在耕地面积中扣除菜地和经济作物用地面积),以人均400kg、450kg、500kg粮食需求量的生活标准,提出就全国平均而言,人均耕地面积不应小于0.092hm2、0.104hm2、0.115hm2(可以看作当前的人均耕地面积阈值)。根据2010、2030、2050年我国的预期耕地面积以及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按人均400kg、450kg、500kg粮食需求量的生活标准,就全国平均而言,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不应小于0.059hm2、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谢德体  魏朝富  孙传敏  
基于国家耕地警戒值,系统地研究大陆各省区的耕地警戒值及其指示作用,为国家耕地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设计了区域人均耕地警戒值的算法,计算31个大陆省区的耕地警戒值、耕地压力指数、耕地盈余/赤字量,构建利益驱动型的激励-约束耕保机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的省区差异时,甘肃的人均耕地警戒值是湖南的7.78倍,北京的耕地压力是黑龙江的15.04倍,相反,在考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的省区差异时分别为5.31倍和37.77倍,耕地警戒值和耕地压力有省区差异。结论是:全国耕地管理划分为3个激励-约束级,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4个省(市)为耕地管理的强力约束级,山西、浙江、福建、西藏、陕西、青海和辽宁7...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杨忍  
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转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城乡转型发展。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林地转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人均耕地面积视角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乡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由不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趋势性转折过程。基于全国10km栅格分辨率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中国71%的耕地覆盖区人均耕地面积由逐步下降转型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学忠  夏杰  边玉峰  
科学划定村界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安徽省阜阳市土地管理局孙学忠,夏杰,边玉峰策划人语: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土地管理部门努力的方向。要达到这一目标,加强农村村庄建设用地管理是重要一环。目前我国近9亿农村人口,其村庄建设用地占到2.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爱慧  蔡银莺  张安录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有效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保盾的经济激励措施。其中,生态补偿额度的确定是补偿机制构建的核心和难点。论文以武汉市民的调查为实例,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应用选择实验法模拟和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及其交易市场,测算出武汉市民对不同耕地保护属性水平的偏好及不同组合方案的福利水平价值变化差异,从而间接得出市民对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及额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保护耕地资源而言,市民更关注耕地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属性,并愿意为耕地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支付154元;众多属性组合中,市民愿意支付的最佳组合为方案7,即耕地面积属性保持不变、耕地质量与肥力属性改善、耕地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属性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婵  张蚌蚌  赵敏娟  杨小柳  
为准确测算现有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下的中国粮食生产能力,以2012—2016年最新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构建测度模型,估算中国(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耕地粮食的育种生产能力,测算中国耕地粮食产量差(增产潜力)及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并分析省际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现有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是8.46×10~8 t,实际粮食产量是5.48×10~8 t,差值达2.98×10~8 t,占粮食实际产量的54.38%,耕地生产能力开发率为0.63,说明中国耕地粮食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2)中国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和潜力较大的省市自治区是:黑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吉林省、安徽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湖南省、四川省、辽宁省、湖北省、云南省和江西省,应作为未来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的重点对象,可通过土地整治和栽培技术等手段,提高耕地质量。3)同时,开发耕地生产潜力需因地制宜,实现提高粮食产量和保护生态的平衡。在江西省、福建省和浙江省,建议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在河北省,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保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需协调农业-能源-水资源关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云南省,可以利用气候优势,在缓坡丘陵区种植茶树、花卉,发展特色农业;在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不建议过度开发粮食生产潜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春华  余德贵  柯建国  
农业生产中生物、工程等科学技术间的相互作用的耕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人们参与控制的自然与生物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主要载体 ,它也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有机结合及其与自然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科学的评价该系统的集约化程度是耕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耕地保护有关政策的关键内容 ,将为土地集约利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特点 ,利用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全要素生产函数 ,导出以科学相关的资源生产率为基础的耕地经营的集约度和以资源数量变化相关粗放度的测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经营模式评价模型。并对江西临川耕地生态经济系统集约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斌  祁欣欣  王庆日  
研究目的:通过国家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理论框架和测算,为国家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采取剥离法获得耕地易地补充的价值组成,并运用经济模型法和生态评估法进行量化。研究结果:以理论框架为基础,运用耕地产出价值、维护社会稳定价值和生态价值,建立了省际间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的测算模型,并计算了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耕地产出价值、维护社会稳定价值和生态价值,得出北京对宁夏耕地易地补充价值为每年534896.37元/hm 2,其他省际之间耕地易地补充价值也可依据此模型计算得出。研究结论:构建的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的理论框架,可为国家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标准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卞正富  
耕地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学者研究热点和公共政策难点。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在把握我国耕地资源变化轨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度模型,对我国耕地资源盈亏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规模有所增加的原因,虽然全国层面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有所缓解,但沿海等发达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实难题没能扭转;22008-2020年我国耕地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耕地稀缺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发达区域稀缺程度相对最大;3单产水平不变情景下,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量高达1 486.43万hm2,稀缺程度为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