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6)
- 2023(2284)
- 2022(2038)
- 2021(1784)
- 2020(1561)
- 2019(3813)
- 2018(3614)
- 2017(7405)
- 2016(3964)
- 2015(4373)
- 2014(4563)
- 2013(4666)
- 2012(4243)
- 2011(3575)
- 2010(3647)
- 2009(3477)
- 2008(3345)
- 2007(3033)
- 2006(2723)
- 2005(2391)
- 学科
- 济(21371)
- 经济(21359)
- 方法(10986)
- 管理(10835)
- 业(10833)
- 数学(10262)
- 数学方法(10151)
- 企(8440)
- 企业(8440)
- 地方(5618)
- 财(4875)
- 农(4576)
- 中国(4427)
- 地方经济(3805)
- 学(3760)
- 农业(3543)
- 税(3482)
- 业经(3379)
- 税收(3379)
- 收(3361)
- 环境(2910)
- 制(2781)
- 务(2777)
- 财务(2770)
- 财务管理(2763)
- 贸(2736)
- 贸易(2734)
- 易(2633)
- 和(2582)
- 企业财务(2556)
- 机构
- 大学(56349)
- 学院(55870)
- 济(25903)
- 经济(25381)
- 管理(22642)
- 研究(20026)
- 理学(19291)
- 理学院(19095)
- 管理学(18798)
- 管理学院(18702)
- 中国(14879)
- 科学(12303)
- 京(12094)
- 财(11487)
- 所(10364)
- 农(10110)
- 中心(9428)
- 研究所(9320)
- 江(9029)
- 财经(8954)
- 业大(8780)
- 经济学(8162)
- 经(8147)
- 农业(7852)
- 北京(7510)
- 院(7494)
- 经济学院(7445)
- 省(7305)
- 州(6650)
- 范(6626)
- 基金
- 项目(38320)
- 科学(29996)
- 基金(27448)
- 研究(26676)
- 家(24175)
- 国家(23994)
- 科学基金(20489)
- 社会(17558)
- 社会科(16763)
- 社会科学(16757)
- 省(15754)
- 基金项目(14177)
- 自然(13024)
- 自然科(12724)
- 自然科学(12721)
- 划(12624)
- 自然科学基金(12477)
- 教育(11889)
- 资助(11785)
- 编号(9797)
- 重点(8833)
- 发(8660)
- 部(8365)
- 创(7595)
- 国家社会(7558)
- 成果(7547)
- 课题(7382)
- 计划(7330)
- 科研(7288)
- 创新(7206)
共检索到85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善联,龚向光
近闻一些报道,对上海市医药费用的增长颇有微词。有的认为“上海市虽然实施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但卫生费用却居高不下。”有的则认为“不难看出有明压暗抬的实际效果。”如何正确评价医药费用增长的变化?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地区医药费用增长的趋势?有哪些主要因素会影响医药费用的增长?这些问题对正确判断卫生经济形势和在制定卫生经济政策之前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增长 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王振川,洪有会,王维国,杨敬源,高广颖,黄成礼,刘国祥,左树岩,马祎,杜乐勋
本文对黑龙江省90年代以来的医药费用增长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黑龙江省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文章同时从卫生筹资、支付方式、组织和规范管理4个方面剖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以及为配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卫生系统所应进行的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立明,张远炎
近年来,医疗费用迅猛增长早已成为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热点,在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抑制,则很可能演变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作为驻地的军队医院,既担负着治病救人的医疗任务,又担负着维护稳定的政治任务,并且还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那么,如何使广大群众在不富裕的情况下还能看得起病,使医院还能进一步增强自我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金国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物质基础,药品收支是医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医药收入分开改革,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医院经济管理也要适应形势,采取临床路径用药管理的办法来对临床用药实行全面考核,达到降低患者药品费用的真实愿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药品 医药分开 临床路径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淑红,陆岷,张秋菊,张敬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汉培
从80年代至今,我国的医药费用上涨的幅度极为迅速,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据统计,我国1989年~1994年6年中医药费平均增长了26%,而1994年度就比上年度增加45%。上海市医药费用增长更快,从1985年~1994年10年间,从3.2亿增至57.3亿元,增加了15.7倍,年均增长率为35.8%,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约16个百分点。医药费用增长的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造成医药费用的支出脱离了经济增长水平,发展失衡,给国家、企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爽,刘京利,张玉清
一、改革的内容 1.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医药费用总量控制: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药收入总量的增长幅度,在1995年基础上不得超过20;药品收入增长幅度限于比上年增长15%;每一门诊人次、第一住院床日费用及人均药品费的增长幅度也按上述比例进行控制。 2.在实行医药收入总量控制的同时,进行收费结构调整,适当增设和提高了部分技术劳务含量较高的收费项目和收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钱东福,王丽华,闫保华,尹爱田
为有效控制医疗机构的医药费用,促进医疗机构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病人总体负担指标、成本指标、用药情况指标、检查费用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等5个方面建立医药费用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体系的建立将对医药费用的控制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医药费用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爱田,王丽华,赵玉海,李炳海,钱东福
实行“综合目标控制”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一项综合策略。阐述了综合策略实施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的程序与方法,分析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控制方法。通过综合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对医院服务质量和价格进行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达到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目标。
关键词:
医疗费用 成本 综合目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建辉,韩卫星
本文认为,财政补偿不足、医疗服务收入下降、医疗市场是供方市场、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混乱是引起医药费用过度上涨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医院内的医药分开和医院外的医药分开等作为一种制度将会有效地遏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很有可能带动整个卫生行业的深刻变革。最后,文章还就医药分开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
医药费用控制 医药分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晓爽 李婷婷 顾雪非 向国春 王云屏 毛正中 张振忠
目的:评价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降低医药费用的效果,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调查地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前后医疗机构经济运行及医药费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县级医疗机构次均费用持续上涨,实行零差率销售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次均费用下降,但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能力受到限制,且零差率销售后的补偿政策未能充分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使得患者向上级医院转移,影响政策效果。建议:应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能力,满足群众基本用药,合理激励医疗服务提供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玉亭
自1997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先后30多次采取降低药品价格的措施,但医药费用仍持续上升,"看病贵"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一直以来是医改的难点、瓶颈。通过对药品定价管理与医药费用控制的作用分析,提出有效利用药品定价管理与医药费用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药品定价 医药费用 费用控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阅 蒋艳 赵璇 白冰楠 洪宝林
目的:分析2013—2015年北京市医院中医药费用的机构流向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个案库汇总法。结果:中医类医院的费用占医院中医药总费用主体;中医类医院收入增加,且增长较快;非中医类医院中医科收入较少,且增长缓慢;结论:中医类医院总体发展较快,但次均诊疗费用低于北京市医院总体平均水平,应合理调整中医服务价格体系;非中医类医院的中医科建设薄弱,应加快中医科室的建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瞿婷婷 解乃琪 易沛
为了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自2011年起正式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支付方式。本文采用2013—2014年广东省多个地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建立倍差法模型,定量评估了此项改革的控费效果,分析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革没有显著降低住院医药费用,但使医保付费降低了5.76%,使患者付费提高了7.01%。改革对一级医院的控费效果符合政策目标,对三级医院的控费效果则不尽理想,这与三级医院的医保付费限额偏低有关。为了从医疗保险获得足额的付费,并规避年终清算的超支风险,三级医院在不同药品之间、不同医疗项目之间以及医药之间将目录内或报销比例较高的医药项目(西药、中成药)替换为目录外或报销比例较低的医药项目(中草药、检查、手术、化验)向患者转移医药费用,同时将较低和较高的医保付费分别分配在年初和年末。上述结果对不同的样本期、控制组均稳健成立。本文为未来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付明卫 徐文慧
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均发现,退休导致职工医疗服务利用增加和医药费用上涨。本文基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患者报销明细数据,使用按日度量的年龄作配置变量的断点回归设计,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具体而言,首先,退休对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导致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6.5%。其次,患者退休后住院费用下降不是因为医生为患者选择了低自付费用的治疗方案,而是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改善或个人支付能力下降所导致的。最后,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公共部门职工和男职工退休后次均住院费用下降,而民营部门职工和女职工的次均住院费用退休后没有下降。由于职工退休后不会多消费住院医疗服务、不会多花住院医药费用,延迟退休不一定能抑制医药费用上涨。
关键词:
退休 医药费用 医疗服务利用 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