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9)
2023(13234)
2022(10954)
2021(9904)
2020(8012)
2019(17963)
2018(17871)
2017(32369)
2016(18041)
2015(20497)
2014(20628)
2013(20262)
2012(18921)
2011(17165)
2010(17689)
2009(16708)
2008(16818)
2007(15793)
2006(14350)
2005(13538)
作者
(53266)
(44372)
(44046)
(41782)
(28285)
(20975)
(20039)
(17142)
(16844)
(16191)
(15292)
(14847)
(14469)
(14351)
(14097)
(13505)
(13186)
(12996)
(12976)
(12697)
(11403)
(11064)
(10762)
(10288)
(10209)
(10063)
(9921)
(9698)
(9120)
(8914)
学科
(72108)
经济(71985)
管理(63878)
(55456)
(46642)
企业(46642)
中国(25281)
(24171)
(23952)
地方(21694)
业经(21550)
(21225)
方法(20078)
(16619)
银行(16597)
农业(16128)
(15943)
数学(15397)
数学方法(15228)
(15113)
金融(15106)
(14468)
(14429)
(14247)
财务(14189)
财务管理(14146)
企业财务(13401)
(13223)
理论(12857)
环境(12134)
机构
学院(256582)
大学(252808)
(100727)
经济(98061)
管理(95088)
研究(91147)
理学(77358)
理学院(76408)
管理学(75277)
管理学院(74741)
中国(73607)
(56283)
(54499)
科学(53512)
(46680)
(44468)
(43240)
中心(42533)
研究所(41233)
财经(39485)
北京(35955)
(35393)
(35348)
(35143)
业大(34808)
师范(34760)
(33339)
(33287)
农业(33112)
经济学(29784)
基金
项目(157317)
科学(122831)
研究(120933)
基金(109707)
(94549)
国家(93624)
科学基金(79811)
社会(75553)
社会科(71369)
社会科学(71354)
(64357)
基金项目(56851)
教育(55411)
(52807)
编号(50835)
自然(48064)
自然科(46882)
自然科学(46870)
自然科学基金(46004)
资助(43901)
成果(43590)
(38809)
课题(37483)
重点(35772)
(33817)
(33809)
(33026)
发展(31342)
(31077)
(30831)
期刊
(133335)
经济(133335)
研究(83162)
中国(69277)
(46359)
(43209)
管理(42037)
学报(38140)
教育(36261)
科学(35815)
(31006)
金融(31006)
大学(29861)
农业(28832)
学学(27750)
技术(24422)
业经(23448)
财经(20423)
经济研究(19384)
(17686)
问题(16242)
(15889)
图书(13471)
(13002)
会计(12642)
现代(12470)
(12347)
论坛(12347)
(11923)
(11915)
共检索到432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红  边慧敏  邓湘树  
成都市被国家确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府组织结构变革,构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行政运行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城乡一体化;培育发展第三部门,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等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余常德  朱伯兰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结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应探索建立科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学校干部教师交流机制、教育公平调节机制、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等,提高城乡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而实现城乡教育"良性互动"、"双赢共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璠  
建国以来长期执行的“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城乡区别对待的不公平的制度,致使农村长期处在严重被剥夺的境地,使得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本文通过对产生城乡差距原因的分析,得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体制创新,并分析了体制创新的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林香  
县乡财政困难是目前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扩大化的重要原因,而县乡财政困难主要源于制度缺陷,即现行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因此,从城乡统筹的思路出发,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势在必行。针对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建议合理界定县乡财政的事权和财权、建立科学和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月望  
以就业为导向.为行业企业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企业所在行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由于受到旧观念、旧体制的影响,行业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重庆市在实施中澳(重庆)职教项目中,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引导"的职业教育发展新体制.为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统筹、改善行业在职业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尤其是为破解职业教育在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映  
本文通过对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约束的分析,提出要消除城乡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深化城乡体制改革,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新体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施丽红  朱德全  
城乡职业教育是两个具有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和谐共生应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取向。在此目标下,建构城乡职业教育对称互惠集团化共生的办学体制、多元耦合的管理体制、交互共生的人才培养体制以及双元一体化招生就业体制,需要紧紧围绕资源来打造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和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投入保障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泽瑜  
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除北京、上海和天津外,各试点省(区、市)都选择了省级联 社作为其省级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广东省联社已于8月成立。本文就县(市)联社作为省联社的成员单位, 应如何抓住契机,正确定位,切实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推动辖内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金群  
市管县体制下的城乡关系,是一种板块式的行政合治,没有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省管县体制可以上移公共服务统筹权,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下放公共资源配置权,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完善省市县权责配置,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推动农业农村健康发展。文章认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明确改革愿景,大力培育改革共识;采用渐进的方法,推进分类改革;改革行政区划,合理调整省县规模;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市县协调发展;实行市县分等,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法律法规,搞好制度配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鸿彬  
在论述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由4个子系统构成,即经济统筹发展、社会统筹发展、人民生活统筹发展及设施环境统筹发展。在每个子系统精选的指标中,既要有反映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城乡发展差异的系数指标。以2020年为达标年,探讨了部分指标选择的原因及各指标的目标值,并设计出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的差异系数和计算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管理新体制中共广东省顺德市委办公厅调研科目前,广东省顺德市顺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以改革区域建制、组建股份合作社和完善土地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祥  
在我国高等教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的新形势下,推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是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大连理工大学紧扣"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实践载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国梁,周道新  
自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来,已有山东、广东、广西、上海、江西、北京、甘肃、河北、陕西、贵州、黑龙江等12个省(区、市)建立了综合性的地方科学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没有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为环境改善所作的一切努力将成为徒劳!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什么在中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无序竞争、产能过剩、高耗资源、损害环境的现象有增无减?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对于中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敞开大门,招商引资,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许多要素,我们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的口号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我们别无选择。其实还有一个视角去观察"中国模式",即三组动力叠加的发展模式:千万个企业靠内在冲动和外在强制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这是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特征。我们会清晰地发现,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建设是最不需要消耗多大物质财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