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5)
2023(4402)
2022(3526)
2021(3264)
2020(2557)
2019(5700)
2018(5497)
2017(10319)
2016(5345)
2015(5940)
2014(5807)
2013(5764)
2012(5377)
2011(4730)
2010(4839)
2009(4793)
2008(4884)
2007(4591)
2006(4106)
2005(3704)
作者
(15046)
(12380)
(12297)
(12086)
(7938)
(5914)
(5705)
(4906)
(4840)
(4515)
(4416)
(4117)
(4078)
(3944)
(3840)
(3830)
(3697)
(3618)
(3597)
(3590)
(3073)
(2964)
(2962)
(2886)
(2852)
(2796)
(2776)
(2711)
(2519)
(2481)
学科
(23966)
经济(23820)
管理(17899)
(16608)
(16357)
企业(16357)
方法(10297)
业经(7701)
理论(7483)
中国(7155)
(6582)
(6447)
数学(6318)
数学方法(6257)
(5995)
(5804)
(4672)
教育(4306)
经济理论(4213)
(4207)
贸易(4202)
(4196)
财务(4191)
财务管理(4186)
企业经济(4140)
(4105)
(4073)
企业财务(4011)
社会(3990)
(3870)
机构
大学(80015)
学院(79068)
(32787)
经济(32150)
管理(30252)
研究(26596)
理学(26058)
理学院(25727)
管理学(25378)
管理学院(25199)
中国(19881)
(16978)
(16215)
科学(14922)
财经(12805)
(12502)
(12454)
(12073)
师范(12008)
中心(11898)
(11642)
研究所(11174)
北京(10828)
经济学(10658)
(10261)
师范大学(9831)
业大(9735)
财经大学(9630)
(9588)
经济学院(9481)
基金
项目(51335)
科学(41733)
研究(39988)
基金(38046)
(32591)
国家(32263)
社会(28649)
科学基金(28134)
社会科(25859)
社会科学(25846)
基金项目(19507)
(19332)
教育(18715)
自然(16628)
(16437)
自然科(16267)
自然科学(16265)
编号(16100)
自然科学基金(16016)
资助(14743)
成果(13742)
(11755)
重点(11681)
国家社会(11631)
课题(11238)
(10641)
(10602)
教育部(10557)
人文(10487)
(10190)
期刊
(38691)
经济(38691)
研究(25585)
中国(18190)
(14005)
教育(12796)
管理(12774)
学报(11926)
科学(11124)
大学(9682)
(9196)
学学(8945)
财经(7405)
经济研究(6669)
(6573)
金融(6573)
(6440)
农业(6133)
技术(5972)
业经(5837)
问题(4917)
(4139)
(4109)
图书(3817)
(3776)
社会(3750)
技术经济(3586)
经济管理(3548)
商业(3505)
世界(3442)
共检索到123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力  朱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传播应该普及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提升应以受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除了运用"一面提示"法以外,更要综合运用"两面提示"的传播技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素琴  邵汉强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从文化传播视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转变传播理念、拓展传播主体、丰富传播内容、改变传播方式、创新传播载体等,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肖运红  
"互联网+"推动了信息传播的革命性变革,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互联网+"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广度,拓展了传播宽度,加快了传播速度,增强了传播效度。从建构核心价值观大众话语体系、建立核心价值观一体化传播渠道、营造优良的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建构"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效,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瑞芹  刘龙海  胡鹏  
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是高校肩负的根本任务。在大学校园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与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时代风尚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早日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佳楠  刘继坤  
外语教育过程浸透着世界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跨文化特质和跨文化功能。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外语教师和青少年学生,还要以外语为媒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递出去,弘扬民族文化。要在课程标准、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学生教育及师德培育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在外语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令小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多方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对新形势下各领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周密部署。其中,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及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农村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忠荣  杨永志  
生态社会主义为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批判与重构两条路径为人类指出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非正义性,主张以民主方式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构建和文化培植多维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体现生态社会主义对结果平等、公正的终极价值追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萍  李德刚  连永新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专题教学符合高校思政课培养目标,有利于真正实现以理论的魅力征服学生。专题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在专题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政课的统领,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在宣传传播手段上坚持继承与创新,注重结合融入、情感认同、艺术表达,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增强了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一、融入文化育人,注重内涵引领"故事化"表达核心价值观。以迎接校庆80周年为契机,启动"寻访建大名师讲述师生故事凝炼建大精神"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2014年上半年北京建筑大学以中国梦、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面向在校师生和离退休教职工开展了艺术作品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活动共征集师生作品278件,共展出精品118件。这里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新剪纸作品、展现四合院文化的白描、雕梁画壁的古建彩绘、方寸之间传递人文精神的篆刻,讲述"我的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华  
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须针对教育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思政教育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构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模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我们"体育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与探索"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十八大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各种有效途径,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是大学作为一种以培养人为己任的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具体体现,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和追求卓越是校园主流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大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内在精神追求和外在自觉行动两个层面,从"落细、落小、落实"与"融入、潜入、深入"两个方向,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相融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晓涛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培育大学生批判和鉴别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当前,我国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面对新形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新洲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旗帜,是高等学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和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应巩固校园文化建设主渠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氛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娜  王晓芬  
好的学风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争取生源。文章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存在学风不良的现状,分析制约学风建设的因素,提出独立学院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发挥学校的约束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