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17)
2023(18603)
2022(16215)
2021(15287)
2020(13023)
2019(30146)
2018(30030)
2017(58451)
2016(31943)
2015(36363)
2014(36508)
2013(35779)
2012(33080)
2011(29725)
2010(30052)
2009(27760)
2008(27482)
2007(24492)
2006(21273)
2005(18653)
作者
(92929)
(77570)
(77061)
(73622)
(49509)
(37283)
(35250)
(30454)
(29316)
(27855)
(26303)
(26054)
(24628)
(24569)
(24171)
(24132)
(23653)
(23067)
(22299)
(22187)
(19328)
(19060)
(19025)
(17806)
(17475)
(17225)
(17219)
(17175)
(15653)
(15392)
学科
(127828)
经济(127671)
管理(92543)
(89903)
(74559)
企业(74559)
方法(62434)
数学(54761)
数学方法(53901)
(35418)
(34240)
中国(32541)
(27910)
业经(27549)
地方(24876)
(24534)
贸易(24526)
(23820)
农业(23375)
(23039)
理论(21909)
(21616)
财务(21520)
财务管理(21470)
企业财务(20279)
(19890)
技术(19520)
(19376)
银行(19318)
环境(19029)
机构
学院(457129)
大学(456915)
(181568)
管理(180839)
经济(177576)
理学(156903)
理学院(155155)
管理学(152060)
管理学院(151243)
研究(150313)
中国(111548)
(96553)
科学(94723)
(83911)
(76305)
(75940)
研究所(69641)
业大(69571)
中心(69223)
(67709)
财经(67308)
(61070)
北京(60873)
(60275)
农业(59767)
师范(59678)
(54611)
(54406)
经济学(54322)
财经大学(50029)
基金
项目(310632)
科学(243371)
研究(224637)
基金(224411)
(196080)
国家(194294)
科学基金(166643)
社会(139397)
社会科(132029)
社会科学(131993)
(121834)
基金项目(118323)
自然(110397)
自然科(107814)
自然科学(107785)
自然科学基金(105829)
教育(104946)
(102514)
资助(94618)
编号(92579)
成果(75134)
重点(69412)
(68487)
(65408)
课题(63767)
(63759)
科研(59852)
创新(59456)
教育部(58482)
大学(57960)
期刊
(193894)
经济(193894)
研究(129975)
中国(82931)
学报(73262)
(67978)
科学(66643)
管理(64932)
(64507)
大学(55338)
学学(52138)
教育(51054)
农业(46772)
技术(41325)
(38156)
金融(38156)
业经(32509)
财经(31984)
经济研究(31218)
(27320)
问题(25204)
(24949)
图书(23427)
统计(23137)
技术经济(22578)
(21895)
科技(21279)
理论(21107)
(21010)
商业(20566)
共检索到659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满小欧  张艺佳  
延迟退休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普遍政策选择,延退年龄效应受到具体政策设计与配套政策的叠加影响。为探究何种政策组合有助于达成预期延退年龄目标,促进有效延退,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分析了OECD 36个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组合的年龄效应,即对实际退休年龄与法定退休年龄差额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了高年龄约束—低养老缴费、低养老缴费—高就业保障、低年龄约束—高就业保障和低年龄约束—低养老缴费四种有效路径。在借鉴OECD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组合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文章建议通过灵活设计弹性退休制度、发挥养老金激励杠杆作用以及优化积极老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环境,注重政策配套组合,形成渐进式弹性延迟退休政策体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磊  席恒  
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就业结构,该政策在大部分行业内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严华  
2022年我国人口形势发生重大转折,不仅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而且迎来一波持续10多年的“退休潮”,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将严峻考验我国养老金体系的支付能力和可持续性,我国亟需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重要措施,借鉴OECD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改革的经验,本文提出了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以及延迟退休年龄的配套政策选择,以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浩  鲁元平  
本文构建了一个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CGE),分析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明显;延迟退休年龄对刺激国内需求和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产生积极作用;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有较大差异,时间跨度短的方案在短期内刺激效果更佳,而时间跨度较长的方案则相对平滑且对产业发展更加有利。鉴于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选择适合的实施方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昊雯  
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施行延迟退休改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抉择,要基于全局视角、放眼长远,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改革渐进式落实阶段,需要深度分析延迟退休的作用机理,本文将基于宏观经济学生命周期理论与一般均衡视角,系统阐释延迟退休在人力资本、就业、收入、财政与社会保障四方面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可能带来的政策效应进行前瞻分析,以期激励个体做出自愿延迟退休决策,为推动劳动就业制度与养老金制度协同优化提供学理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姜春力  
发达国家养老体制主要有大陆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个人积累市场模式三种,其共同特点是政府提供基本养老金、雇主提供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提高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做法是,根据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调整法定养老金领取年龄,允许提前退休领取部分养老金,调整男女退休年龄逐步到相同,建立弹性退休工作激励机制。发达国家养老制度改革的经验是,调整养老金结构与促进大龄人员就业并行,循序渐进地提高法定养老金领取年龄,男女领取养老金年龄逐步趋于一致,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完善退休年龄改革配套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阳  彭雪梅  王东明  
本文首先对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的挤出效应和产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两类效应的大小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挤出和产出效应同时存在,挤出效应更多是短期效应,长期来看产出效应可以通过提高适龄劳动人口、降低养老金缴费率和抚养比等渠道弥补挤出效应对青年人就业率的冲击。根据上述结果对退休方案的节奏和时机进行了测算,发现每年延迟半岁的退休政策可以最大化地降低短期内挤出效应对青年人就业的不利影响,同时产出和挤出效应的时间轴效应表明最优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时机是在2020年之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及节奏控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阳  彭雪梅  王东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佳林  
通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就业压力和社保基金收支结构三个方面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分别讨论了这三种因素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本身,政府在施政存在的时滞问题,以及社会各阶层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不同判断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推出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非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不利于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中公平性的问题,在当前提出研究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还是为时过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帆  王子洲  李苑  
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于退休行为决策因素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养老金收支平衡定量研究国民人均预期寿命、国民受教育年限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等因素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影响,确定在延迟退休政策中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退休年龄。为确定延迟退休政策在不同职业中的体现,选取大学教师、外科医师、体力劳动者、公司白领和普通司机五个职业作为Topsis法的评级对象,将各职业者的工作环境、工作经验、体质要求、教育资源投入作为评级依据,并以此结果作为制定延迟退休政策的参考。如果在必须延迟退休1—5年的情况下重体力劳动者延迟1年、客车司机延迟2年、教师和公司职员延迟3—4年,医生延迟4—5年。本文认为,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时,需整体、缓慢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海村  于景辉  卢建江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供应不足,老年退休人口不断增多,致使养老金缺口日益放大。文章主要从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缺口及人口红利三个方面阐述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推行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以及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可行性建议三个方面阐述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波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支付压力日渐增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表明延迟退休年龄已进入国家议事日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延迟退休方案和养老保障体系。研究和借鉴OECD国家延迟退休的做法,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的延迟退休方案,对于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国丰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标准是特殊的背景下制定的,即人平均寿命短、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伴随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增长,以往的退休制度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暴露了一系列问题,逐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为了应对先前制度的各种问题,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入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