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2)
2023(7208)
2022(5987)
2021(5354)
2020(4568)
2019(10309)
2018(9557)
2017(19598)
2016(10072)
2015(10827)
2014(10648)
2013(10691)
2012(10042)
2011(8428)
2010(8901)
2009(8787)
2008(7988)
2007(7279)
2006(6402)
2005(6122)
作者
(26433)
(21832)
(21599)
(20839)
(13765)
(10441)
(9981)
(8533)
(8332)
(7916)
(7569)
(7334)
(7100)
(7066)
(6987)
(6695)
(6443)
(6357)
(6075)
(5978)
(5608)
(5414)
(5099)
(5068)
(5006)
(4870)
(4779)
(4723)
(4366)
(4298)
学科
(43650)
经济(43612)
管理(36135)
(35093)
(30058)
企业(30058)
(25772)
金融(25772)
(24201)
(23144)
银行(23132)
(22232)
中国(18726)
方法(18371)
数学(16911)
(16900)
财务(16886)
财务管理(16848)
数学方法(16827)
企业财务(16253)
(13025)
地方(12854)
中国金融(11145)
(10522)
业经(9238)
(8699)
农业(7777)
(7745)
体制(7743)
产业(7539)
机构
学院(134173)
大学(132980)
(64788)
经济(63678)
管理(51036)
研究(44139)
中国(43629)
理学(43313)
理学院(42921)
管理学(42459)
管理学院(42206)
(37617)
财经(28223)
(26612)
(25624)
中心(23046)
经济学(22649)
科学(22364)
财经大学(21204)
(21199)
经济学院(20716)
(20461)
(20367)
金融(20051)
(19993)
银行(19308)
研究所(18515)
(18004)
(17989)
人民(17235)
基金
项目(84158)
科学(67434)
基金(63853)
研究(62855)
(54180)
国家(53766)
科学基金(47285)
社会(43452)
社会科(41673)
社会科学(41663)
基金项目(32966)
(32120)
自然(28272)
教育(27793)
自然科(27661)
自然科学(27658)
自然科学基金(27230)
资助(26837)
(25918)
编号(23730)
成果(19856)
(19429)
重点(19308)
国家社会(19186)
(18867)
(17782)
(17681)
教育部(17421)
人文(17094)
(17035)
期刊
(68121)
经济(68121)
研究(45427)
(34432)
(33170)
金融(33170)
中国(26317)
管理(19154)
学报(17248)
科学(15779)
(15710)
财经(15094)
大学(14024)
学学(13678)
(12884)
经济研究(12511)
财会(10001)
技术(9419)
会计(9192)
农业(9192)
业经(8855)
问题(8698)
理论(7284)
教育(7226)
(7100)
(6992)
统计(6920)
国际(6826)
技术经济(6659)
通讯(6547)
共检索到217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勇  田拓  
本文基于41个国家2001—2011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稳定对政府债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助于政府债务削减,且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要大于经济增长;与此同时,金融波动不仅对政府债务削减不利,还会通过边际效应削弱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政府债务削减中的积极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在实践中,为有效削减政府债务,必须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坚持"保增长"和"调结构"双措并举,特别是充分发挥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实现金融稳定和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为验证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如何削减债务,本文利用1960-2013年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且该临界点位于负债率90%-110%区间之内;同时,一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以及金融发展水平的过度深化将抑制该国的经济增长。此外,宏观因素(财政基本盈余的改善、实际GDP增长率的上升)与制度因素(政务信息的透明、财政权力的集中)对于政府债务削减都具有显著影响,但通货膨胀率与债务利率的作用则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贺满萍  吕雪峰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8年前三个季度实际GDP增速分别为6.8%、6.7%和6.5%。经济增长基本稳定,但下行压力较大。2018年前三个季度GDP平均增速近6.7%,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度为5.3%,资本形成的投资支出为2.1%,净出口为-0.7%。2014年之后,最终消费支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投资支出持续低迷对整体经济的拖累。未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熊义明  潘英丽  吴君  
本文对发达国家20世纪以来的政府债务削减方式进行了经验分析。110年的经验表明:(1)名义GDP的快速增长是债务削减的主要方式,财政盈余对债务削减的贡献大多为负;(2)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是影响减债幅度大小的关键因素;(3)在债务削减过程中,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是适度通货膨胀,而非恶性通货膨胀;(4)通货紧缩对债务削减不利,减债幅度较小的大部分国家都陷入通货紧缩。为保持债务合理可控,发达国家将尽力促进名义GDP的增长,并最大限度地避免通货紧缩出现,而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是一个选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涛  马草原  
本文从地方政府对微观个体的担保出发,兼顾金融分权、户籍管制以及分税制等特征,运用多政府层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政府担保及其"稳增长"目标在地方政府债务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政府担保的发挥不仅依赖于其对产出增速的反应,还借助于地方竞争。当前者占主导时,不仅政府担保对资本的正向作用增强,而且对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也持续深化,从而导致产出增速下降更剧烈,并可能步入"越担保就越需要担保"的"负反馈循环"中;当后者居于主导时,则带来"政府担保增加"与"经济增速上升"之间的"正反馈循环"。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经济的"大起大落"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的大幅波动。政府担保对产出增速的反应既要求政府担保的成对性,还隐藏中央对地方的纵向担保。政府担保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解释度在长期内维持在30%左右,其缺失可能引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集中释放。据此,应平衡好稳增长、去杠杆与防风险在宏观调整中的相对关系,并进一步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使其制度化与透明化,适时弱化地方政府对微观个体的担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曾莲  郝佳赫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2003~2015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二者交叉项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随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程度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会相应增多,且金融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对政府规模的正向影响。而第三产业比重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将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在实践中,因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代表地区经济及金融水平朝良好方向发展,故我们不能通过抑制两者正向发展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所以要重点坚持"调结构"的举措,在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展第三产业,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得以有效控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宝东  邓晓兰  
本文基于"财政—金融关联"的视角分析财政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与地方债务增长的关系。在梳理我国财政与金融分权演变历程与主要特征基础上,分析提出财政与金融分权对地方债务增长作用机理与假说,运用测算得到的各省地方债务数据,建立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财政、金融分权与地方债务增长的关系,研究结论为: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都促进了地方债务增长,后者还增强了前者对地方债务增长的正向作用;金融显性集权可以抑制地方债务增长,但并未削弱财政分权对地方债务增长的正向作用,分权的隐性化特征是造成地方债务增长的重要原因。未来的分权制度要实现规范化、合理化,处理好财政预算内与预算外分权、金融集权与隐性分权的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宝东  邓晓兰  
本文基于"财政—金融关联"的视角分析财政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与地方债务增长的关系。在梳理我国财政与金融分权演变历程与主要特征基础上,分析提出财政与金融分权对地方债务增长作用机理与假说,运用测算得到的各省地方债务数据,建立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财政、金融分权与地方债务增长的关系,研究结论为: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都促进了地方债务增长,后者还增强了前者对地方债务增长的正向作用;金融显性集权可以抑制地方债务增长,但并未削弱财政分权对地方债务增长的正向作用,分权的隐性化特征是造成地方债务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万平  张振亚  郭璐瑶  
宏观经济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在稳增长背景下,本研究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曼-肯德尔法、核密度估计对省级政府负债率进行时空演化分析;采用面板模型和HP滤波法研究省级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省级政府债务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回归系数(0.1297)显著;从不同区域视角,东部地区(0.1348)和中部地区(0.1857)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西部地区(0.0757)。(2)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3)政府债务波动会加剧经济波动(0.0081),税负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波动显著加剧了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波动显著减缓了经济波动;东、中部地区政府债务的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政府债务的波动显著加重了经济波动程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陈小亮  陈彦斌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而政府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局面,那么政府部门能否进一步加杠杆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的典型特征,收集了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8年的季度数据,从外债占比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因此可以视为政府债务问题的“安全垫”,这有助于拓宽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会通过“外债占比偏低-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和“外债占比偏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这两条机制,弱化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外债占比偏低是我国在“防风险”方面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央政府具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但是,政府债务过于依赖内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未来我国可以适度优化外债规模,更好地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中寻求动态平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詹新宇  曾傅雯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增长目标数值和目标约束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中国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目标值愈高,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越大;当经济增长目标采用硬性约束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显著扩张,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增长目标,则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不显著;(2)在"主动负债"阶段,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对地方债务的影响更为显著;东部地区和高行政级别城市,经济增长目标动员弱化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效应;(3)经济增长目标动员是通过不同程度地推动土地出让和基建投资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本文认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模式创新,是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瀛  夏杰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川  张明进  
通过将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范畴,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呈现轻微的负面效果;对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东部地区由于债务负担率较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仍呈现正向促进作用。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重门槛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我国东中部地区债务负担率处于门槛值之内,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积极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风险的系统化演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宇丹  龚六堂  
本文将政府债务引入包含两级政府的财政分权模型,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刻画消费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间的关系,在一个内生增长的框架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和中央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本文中,政府债务的改变通过三种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本文发现:地方政府债务/gDP的改变对经济的影响依赖于地方政府获取税收的方式。当征收扭曲税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改变同时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债务/gDP的扩大在长期损害经济增长;当征收非扭曲税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变化仅影响非扭曲税的税率,地方政府债务/gDP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中央政府债务/gDP的增加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