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3)
2023(6902)
2022(5619)
2021(5074)
2020(4243)
2019(9382)
2018(9030)
2017(16510)
2016(9181)
2015(10256)
2014(10463)
2013(10246)
2012(9227)
2011(8175)
2010(8275)
2009(7788)
2008(8139)
2007(7560)
2006(6769)
2005(6373)
作者
(28349)
(23682)
(23209)
(22326)
(15017)
(11205)
(10751)
(9096)
(8758)
(8719)
(8026)
(8021)
(7680)
(7588)
(7416)
(7196)
(7154)
(6916)
(6866)
(6798)
(5938)
(5860)
(5588)
(5487)
(5384)
(5307)
(5210)
(5170)
(4843)
(4613)
学科
管理(41718)
(34484)
(31682)
企业(31682)
(30461)
经济(30427)
(15178)
方法(14598)
(11989)
财务(11951)
财务管理(11924)
企业财务(11474)
数学(11339)
数学方法(11163)
业经(9165)
(8731)
(8637)
中国(8525)
理论(7930)
(7366)
银行(7356)
(7119)
(6895)
(6792)
(6515)
技术(6309)
(5953)
信息(5773)
经营(5576)
人事(5560)
机构
大学(132599)
学院(130019)
管理(55085)
(46296)
经济(44975)
理学(44946)
理学院(44439)
管理学(43740)
管理学院(43451)
研究(41384)
中国(34781)
(29425)
(26844)
科学(26525)
(21590)
(21555)
中心(21177)
(21066)
财经(20078)
业大(19556)
研究所(18917)
北京(18406)
(18226)
(17710)
农业(17049)
(16054)
师范(15827)
(15776)
(15194)
财经大学(15065)
基金
项目(85040)
科学(66932)
基金(62436)
研究(59996)
(55600)
国家(55183)
科学基金(47733)
社会(37217)
社会科(35388)
社会科学(35377)
(32616)
基金项目(32593)
自然(32457)
自然科(31729)
自然科学(31721)
自然科学基金(31211)
教育(27872)
(27783)
资助(25620)
编号(24014)
成果(20550)
重点(19110)
(18164)
(17261)
(16605)
科研(16582)
课题(16217)
(16197)
创新(16173)
项目编号(16100)
期刊
(52447)
经济(52447)
研究(35933)
中国(31247)
(25474)
管理(24055)
学报(23248)
科学(19565)
(17647)
大学(16886)
学学(15458)
教育(14835)
(13785)
金融(13785)
技术(12617)
图书(12204)
农业(11764)
财经(10323)
(8889)
(8830)
会计(8738)
财会(8689)
书馆(8378)
图书馆(8378)
情报(8186)
经济研究(7716)
业经(7404)
理论(7075)
(6710)
实践(6514)
共检索到209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全喜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在全国的普及,作为全面质量管理重要手段之一的信息管理,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企业也都按照质量信息管理的有关理论相继建立了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然而,据笔者走访一些获省、部质量管理奖乃至国家质量管理奖的企业所了解到的情况看,信息管理尚不能令人满意,系统运转不良,至于其它企业就更差一些。企业每天发生的多数信息自生自灭,没有真正将信息管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照搬质量信息管理的有关理论,片面追求信息管理的先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中群  
要真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切实抓好以下三个阶段的管理工作。 一、事前管理,生产计划。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为保证产品的适销对路。首先必须做好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可以采用问卷法、座谈会法等多种科学手段进行。加强对收集到的信息的研究分析。生产产品时,对质量的标准不能仅限制在几个普通指标上,要加强产品的适用性开发。企业生产中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是无可非议的。但并不是讲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越高,效益越好。这其中还牵涉到成本投入,市场容量、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是雨天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齐兆生,刘林堂,潘秉章,孙明正  
我院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医院。现有职工10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5人,副高技术职称128人,正高级16人,编制床位620张,开放床位700张,年门诊量50万左右,现拥有CT、磁共振、彩色B超、人工肾、高压氧仓等大型设备120台件,计2300多万元。1993年7月经山东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委员会评审,省卫生厅批准为三级甲等医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树超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与提高质量应互为前提。职业教育吸引力越低,其提高质量就越困难。目前,就读职业学校是绝大多数学生无法考取普通高中后的无奈选择。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类型的选择,归根结底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力新  郑阳晖  
文章从信息有用性及战略管理出发,从理论上阐述了财务分析如何为医院管理提供有用信息,对提升医院管理发挥积极作用,其中重点说明了财务分析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作用,使医院在最大限度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指出在实践中,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某些认识误区和局限性,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改进、完善财务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李金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越来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面临重重发展困境的新建本科院校要提高质量,就要夯实基础,通过错开定位、扬长避短、做好规划等途径,致力于打造后发优势,实现科学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潘宗展  
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效益●潘宗展一个企业要占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科技实力来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厦门分公司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坚持科技与施工生产紧密结合,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适用新技术的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被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明确要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愈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促进自主创新与科技发展、解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2012年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一年,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按照延东同志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利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都应考虑到质量和效益。教育也不例外,在兴教办教过程中,我们固然要继续强凋增大教育投入,要切实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关于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目标。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有责任无条件地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益。特别是在教育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让有限的教育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和作用。因此,我认为当前在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方面应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我曾经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概括为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三个阶段。大改革阶段主要在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了大的发展、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正经历着一个大提高的阶段。大提高阶段提高什么?提高质量、提高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吉宁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力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是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一、抓战略,把方向,努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水平教育本身是一项长周期、战略性的工作。从清华百年历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从战略高度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集中精力抓好影响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大事,才能有力地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明确提出要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到办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庐岩  
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高等教育战线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入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迈上了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