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6)
- 2023(9717)
- 2022(8095)
- 2021(7681)
- 2020(6742)
- 2019(15162)
- 2018(14931)
- 2017(29687)
- 2016(15586)
- 2015(17034)
- 2014(16820)
- 2013(16377)
- 2012(14784)
- 2011(12879)
- 2010(12465)
- 2009(11314)
- 2008(10673)
- 2007(8971)
- 2006(7185)
- 2005(6224)
- 学科
- 济(60423)
- 经济(60351)
- 管理(48346)
- 业(48332)
- 企(41854)
- 企业(41854)
- 方法(33724)
- 数学(30089)
- 数学方法(29690)
- 财(19171)
- 农(14612)
- 务(13785)
- 财务(13749)
- 财务管理(13726)
- 中国(13609)
- 企业财务(13234)
- 业经(12635)
- 制(11980)
- 学(11929)
- 技术(11399)
- 贸(10852)
- 贸易(10847)
- 易(10612)
- 农业(9805)
- 银(9716)
- 银行(9707)
- 理论(9506)
- 融(9350)
- 金融(9349)
- 行(9110)
- 机构
- 大学(209395)
- 学院(207475)
- 管理(87981)
- 济(86966)
- 经济(85404)
- 理学(77288)
- 理学院(76575)
- 管理学(75366)
- 管理学院(74957)
- 研究(60989)
- 中国(49295)
- 京(41096)
- 财(40683)
- 科学(35958)
- 财经(33694)
- 农(32460)
- 中心(31458)
- 经(31077)
- 业大(30676)
- 江(29682)
- 所(28230)
- 经济学(27649)
- 财经大学(25831)
- 研究所(25712)
- 农业(25231)
- 经济学院(25202)
- 北京(24364)
- 范(24307)
- 师范(24029)
- 商学(23781)
- 基金
- 项目(151065)
- 科学(121885)
- 基金(114995)
- 研究(108650)
- 家(100045)
- 国家(99279)
- 科学基金(87631)
- 社会(72255)
- 社会科(68872)
- 社会科学(68855)
- 基金项目(61613)
- 自然(57852)
- 省(57435)
- 自然科(56644)
- 自然科学(56628)
- 自然科学基金(55659)
- 教育(50520)
- 划(48537)
- 资助(46220)
- 编号(42403)
- 部(34722)
- 重点(33203)
- 成果(32758)
- 创(32610)
- 国家社会(31217)
- 教育部(30663)
- 发(30527)
- 创新(30473)
- 人文(29974)
- 科研(29842)
共检索到288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亚含 苑泽明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推行至今,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仍很难获取所需贷款。本文从信贷配给角度,在信息甄别理论以及银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揭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难以推广的内在机理,使其能从信贷层面进行合理解释。基于此,本文提出收益权担保的创新借贷技术,以增加担保物的效用价值,有效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使科技型企业可以不被排挤在信贷配给之外。而且,本文还对收益权担保借贷技术进行了论证,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推行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骏川
文章以我国信贷配给规则的特殊对象型表现特征为切入点,将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作为信贷配给规则的代理变量,利用VAR模型检验了当前配给规则对银行不良贷款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企贷款占比是影响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格兰杰因;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对国企贷款占比一个单位的标准冲击均会做出强而显著的正向响应;从长期来看,国企贷款占比对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方差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55%。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信贷配给规则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政府债务造成较大的压力,有必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配给规则 银行不良率 政府债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骏川
文章以我国信贷配给规则的特殊对象型表现特征为切入点,将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作为信贷配给规则的代理变量,利用VAR模型检验了当前配给规则对银行不良贷款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企贷款占比是影响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格兰杰因;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对国企贷款占比一个单位的标准冲击均会做出强而显著的正向响应;从长期来看,国企贷款占比对银行不良率和政府担保性债务的方差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5%和55%。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信贷配给规则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和政府债务造成较大的压力,有必要对配给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促进金融经济平稳运行。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配给规则 银行不良率 政府债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兆武 王冠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有技术、有潜质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为市场疲软的商业银行放贷提供了新思路,找到了兼容点。但企业对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的保护等与银行对信息对称的需求存在冲突。这种困境的突破,有赖于政府的牵线搭桥和银企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动产质押 合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仇书勇 龚明华 陈璐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科技型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渠道。商业银行开展此业务的风险防范手段包括设置贷款申请条件和授信条件,引入外部中介机构,实施有针对性的贷后管理及与其它风险缓释工具相结合等方式。商业银行仍面临估值、处置变现和法律等方面的固有风险以及知识产权市场交易不活跃、质押登记不规范、中介机构良莠不齐等外部障碍。应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管控能力,为知识产权退出变现创造有利外部条件等措施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
关键词:
知识产权质押 知识产权评估 知识产权处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英法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银行接受知识产权设质的情况却很少。随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逐步开展,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规范知识产权登记手续,设立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同,限制出质人影响知识产权价值下降的权利,审查质押知识产权设定行为,及时处置已设质的知识产权等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质押 评估 质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英 欧阳琦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一种创新,对于推动产权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基于对比国内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展模式,我国知识产权质押模式走向市场化的实现路径应为:分地区、分阶段从政府主导逐步走向市场化;政府应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市场化发挥推动与监管作用,并着力培育和建立权威性较高的知识产权评估中介机构,银行系统也应给予积极地配合与支持。
关键词:
知识产权质押 政府主导 市场主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楠 张媛 王晓丽 石道金
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对浙江省丽水市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试点地区255个林农的贷款可得性、内在联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0.39%的林农对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有需求,11.76%的林农成功获得贷款;丽水试验区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存在供给范围较窄、公益林小户和大额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等问题;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负担、公益林面积、贷款期限是影响林农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决策的因素;在需求约束下,年龄小、受教育程度高、公益林面积大、优质存量客户的贷款可得性更高,并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的可得性更依赖于林农家庭经济状况。
关键词:
公益林 补偿收益权 质押贷款 贷款可得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宰成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日益提高,建立更为完善的法律框架已成为开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基本保障。为此,联合国大会于1966年设立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以下简称"贸法委"),负责国际贸易私法和商事法立法工作。推动各国动产担保制度的统一和协调是贸法委近二十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其目标是要让信贷获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孔令勇 王恩慧 王晓丽 石道金
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进一步拓宽了农户融资渠道,而农户对相关政策的响应程度不同,使借贷行为产生差异。文章基于浙江省12个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政策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政策对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选择民间借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农户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每提高1%,其选择其他正规金融借贷的概率提升10.36%。(2)贷款政策对异质性农户借贷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低收入农户选择正规借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高收入农户无显著影响;对50岁以下农户选择农村信用社借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50~60岁农户选择农村信用社借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60岁以上农户无显著影响。(3)农户所在村庄是否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选择其他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正规金融覆盖率每增加1%,农户选择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概率降低9.41%,选择农村信用社借贷的概率提升6.93%。政策启示:(1)加大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2)相关政策应根据农户家庭收入、公益林面积和地区差异进行调整,为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供政策保障;(3)有效提高山区农村正规金融覆盖度,更好地发挥贷款政策的效用,以满足山区农户合理的借贷需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淳 荆新 廖冠民
本文主要从信用贷款视角研究我国国有公司是否以及缘何具有信贷优惠。以2003-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进行研究,发现:(1)国有公司的信用贷款比例显著高于民营公司,二者的差异平均大约为9%;(2)当公司高管具有政府部门任职经历时,二者的差异更小;(3)当公司的显性担保价值增大时,二者的差异并未减小。总的来说,本文结果支持我国国有公司的信贷优惠主要源于政府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干预,而与隐性担保假说不一致。
关键词:
信贷优惠 信贷干预 隐性担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申豪
为缓解融资困境,各地都在探索农村金融的新模式,吉林省开展的"土地收益权质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指在不改变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以土地的未来收益作为担保财产,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的模式,该模式有"利于融资"与"避免失地"的双重优势。然而,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吉林模式中的"土地收益权质押"名不副实,其实质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让与担保,存在诸多的法律弊端。而由于土地与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在"自动产生收益"这一属性上存在区别,所以无法通过借鉴"公路收费权质押"的制度经验来构建土地收益权质押。此外,利用土地未来的经营收益质押贷款的思路也不可行,理由是:经营收益由土地价值与劳动价值共同构成,而劳动价值无法登记,从而不具有优先效力;而且这种方式使得清偿能力取决于债务人自身,不符合特别担保之属性。在尚未放活经营权之前,以土地承租权担保贷款的构想较为可行,但须建立配套的登记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军
商业银行为了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为了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在评估时使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了起来。该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专家法对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行设置,建立评价矩阵;最后进行模糊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质押贷款 风险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