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9)
- 2023(4709)
- 2022(3571)
- 2021(3317)
- 2020(2317)
- 2019(5456)
- 2018(5217)
- 2017(7045)
- 2016(5264)
- 2015(5766)
- 2014(5929)
- 2013(4975)
- 2012(4506)
- 2011(4086)
- 2010(4381)
- 2009(3518)
- 2008(3423)
- 2007(3237)
- 2006(2891)
- 2005(2731)
- 学科
- 教育(18948)
- 中国(11267)
- 管理(10106)
- 济(8769)
- 经济(8762)
- 业(7432)
- 理论(6232)
- 教学(6208)
- 企(5904)
- 企业(5904)
- 发(4217)
- 学(4181)
- 发展(3948)
- 展(3825)
- 财(3617)
- 研究(3448)
- 革(3435)
- 技术(3350)
- 学校(3339)
- 农(3317)
- 高等(3299)
- 改革(3271)
- 政治(3248)
- 思想(3216)
- 学法(2998)
- 教学法(2998)
- 思想政治(2962)
- 政治教育(2962)
- 治教(2962)
- 德育(2940)
- 机构
- 大学(62052)
- 学院(57636)
- 教育(26744)
- 研究(23572)
- 范(19415)
- 师范(19364)
- 师范大学(16208)
- 管理(15248)
- 济(15166)
- 京(15002)
- 经济(14557)
- 理学(12821)
- 理学院(12555)
- 职业(12493)
- 科学(12420)
- 管理学(12204)
- 管理学院(12053)
- 技术(11441)
- 江(11154)
- 中国(10977)
- 所(10875)
- 北京(10466)
- 教育学(10331)
- 研究所(9769)
- 中心(9596)
- 院(9064)
- 职业技术(8583)
- 州(8386)
- 财(8132)
- 教育学院(7572)
共检索到102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福磊
特色就是质量,质量与特色有机结合、双赢共进才有竞争力。大学文化精神对人才培养和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三三三制"的办学特色,"三心"是基础,"三严"是措施,"三特色"是目标。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路径、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等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高校的标志和品牌。只有特色鲜明,才有可能办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天荣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教学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是重要途径,发挥教学督导和评估功能是重要措施,加强学风建设是重要手段。
关键词:
高校 办学特色 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干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既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也是初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初中教育已经成为整个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尼古拉斯·汉德 佟希蒙
本组文章选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2005年9月举办的“教育管理者国际论坛”外国专家的发言。文章在得到作者授权后,根据原文翻译整理而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强 宋丹
本文从三重维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价值,并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环境等四个要素系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了辩证处理主与次、质与量、显与隐、刚与柔、点与面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有效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 质量提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子联
文章通过测算高等教育质量指数,对全国和地区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所带来的"就业效应"进行综合检验。结果表明:(1)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直接效应",即高校扩招以来虽然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幅度总体较小,但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整体就业水平的提高;(2)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间接效应",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促进科技创新而间接提高就业率;(3)市场开放、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也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因素,发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在这些因素中的积极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就业水平。因此,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促进新形势下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文章界定并分析了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环境的内涵与影响因子,梳理了当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发展过速(生态承载力严重超载)、师资失能(质量生态保障遭遇挑战)、专业同构(就业生态质量深陷尴尬)、实践教学(主导性教学样态反被边缘化)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提升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质量生态环境 优化 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宇宁
高校注重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工程质量,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是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质量现状出发,努力把握历史方位,认真履行教育使命,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教育制度供给、提升服务社会能力、集思广益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和举措。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工程 提升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陈小尘
高等教育质量是系统性质量,显示出结构层次性、分类定位性和个体指向性等基本特征,它受其职责、专业、课程、产出、声誉、跟踪等因素影响。只有根据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并对这些因素加以重视、研究及有效控制,从职责上履行使命,在专业上制订基准,课程经同行评价,产出有结果检测,从而在分类排行中获得声誉,享有满意的顾客评价,才能保证质量。同时,高等教育应依据质量信息进行决策,加强质量伙伴合作关系,完善校园质量保证体系,开发学术质量保障策略,才可望从实践中持续地提升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云志 何玉宏
随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轮廓逐渐明晰,高职教育质量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其中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和社会满意度等成为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
高职教育质量 路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子联 孙杰 张艳
通过测算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指数,对全国和地区样本内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所带来的“增长绩效”进行了综合检验。研究发现:首先,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带来了“直接效应”,即高校扩招以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幅度总体较小,但却不可忽视其在经济高速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带来了“间接效应”,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通过促进科技创新而间接地带来了社会总产出的增加。最后,在吸收外地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对本土增长绩效的外溢作用的力度上,“直接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间接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均为正,而在西部地区则为负,这与“西北有高楼”和“孔雀东南飞”的要素流向现实极为吻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连玉 苏鑫
为了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南非于2010年颁布了《2014行动计划:面向2025学校教育》,确立基础教育至2025年前需达成的远景目标。为了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南非政府反思整合了21世纪以来改善基础教育品质的各种努力,制定并实施了以"提升教—学质量"、"跟踪评估学生发展"、"改善儿童早期教育"、"构建‘结果本位’规划问责系统"为四大支柱的措施框架。南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在"结果本位"教育管理哲学、"系统—结构—外部"治理原则具有启发价值。
关键词:
南非 基础教育 质量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荣胜
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教研室")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贯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提出"关于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计划"的要求,围绕全市"推进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目标任务,实施"双十提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姬兴华
高职教育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外,更有自己的个性特性,即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自己的特色。对于高职教育质量必须树立发展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和整体质量观,才能走出高职教育质量的种种误区。对于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质量,必须辩证地予以认识,即特色是质量的灵魂,而质量是特色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特色和质量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特色 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东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命脉所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质量的聚焦点,开展专业评估是新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必要环节。本文从高职专业的职业属性入手,就如何将评估要点落在实处,提出了自己策略性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评估 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