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4)
- 2023(13439)
- 2022(11140)
- 2021(9927)
- 2020(8227)
- 2019(18528)
- 2018(18047)
- 2017(34284)
- 2016(18481)
- 2015(20496)
- 2014(20603)
- 2013(20470)
- 2012(19117)
- 2011(17273)
- 2010(18109)
- 2009(17281)
- 2008(17631)
- 2007(16302)
- 2006(15063)
- 2005(14523)
- 学科
- 济(84949)
- 经济(84799)
- 业(79786)
- 企(78199)
- 企业(78199)
- 管理(75530)
- 财(30170)
- 业经(28804)
- 方法(27319)
- 中国(25384)
- 制(23188)
- 务(21193)
- 财务(21152)
- 财务管理(21116)
- 农(21016)
- 地方(20870)
- 企业财务(20062)
- 数学(18626)
- 数学方法(18380)
- 技术(17814)
- 体(16592)
- 和(16098)
- 理论(15964)
- 银(15756)
- 银行(15737)
- 策(15588)
- 划(15472)
- 行(15235)
- 融(15042)
- 金融(15040)
- 机构
- 学院(270393)
- 大学(267520)
- 济(115605)
- 经济(113148)
- 管理(105211)
- 研究(92834)
- 理学(87272)
- 理学院(86354)
- 管理学(85268)
- 管理学院(84710)
- 中国(75268)
- 财(61297)
- 京(58183)
- 科学(50754)
- 江(46754)
- 所(46418)
- 财经(45676)
- 中心(42692)
- 经(40989)
- 研究所(40510)
- 农(38232)
- 北京(37615)
- 州(36701)
- 范(34759)
- 经济学(34753)
- 师范(34474)
- 院(33810)
- 财经大学(33221)
- 业大(32903)
- 省(31961)
- 基金
- 项目(161966)
- 科学(129816)
- 研究(124646)
- 基金(117373)
- 家(99822)
- 国家(98798)
- 科学基金(86681)
- 社会(81619)
- 社会科(77402)
- 社会科学(77386)
- 省(64557)
- 基金项目(60559)
- 教育(56836)
- 划(52759)
- 自然(52651)
- 自然科(51467)
- 自然科学(51452)
- 自然科学基金(50577)
- 编号(50456)
- 资助(47349)
- 成果(42843)
- 发(39234)
- 制(36390)
- 重点(36371)
- 课题(36173)
- 部(35876)
- 创(35593)
- 国家社会(33760)
- 创新(33106)
- 性(32716)
- 期刊
- 济(147835)
- 经济(147835)
- 研究(90862)
- 中国(66998)
- 财(53170)
- 管理(49358)
- 农(36732)
- 科学(35080)
- 学报(34724)
- 教育(34037)
- 融(32706)
- 金融(32706)
- 大学(28175)
- 技术(26290)
- 学学(25924)
- 业经(24936)
- 财经(24227)
- 农业(23702)
- 经济研究(22390)
- 经(20991)
- 问题(18378)
- 贸(15562)
- 技术经济(14967)
- 财会(14145)
- 业(14065)
- 会计(13901)
- 国际(13701)
- 经济管理(13661)
- 现代(13643)
- 世界(13154)
共检索到454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文
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化改制后,经营状况依然不佳,其直接原因在于公司的治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和缺陷。而现代公司的效率之源,正是规范的公司治理。造成国有企业改制后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导致的所有者约束的弱化及国有产权代表的廉价控制权,二是公司人事安排中普遍的政府行为。要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中这两点缺陷,缓解它们不利影响的可行途径,只有通过股权结构的分散化调整,使国有股权不占控股地位,从而弱化国有产权代表在公司治理活动中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非国有股权所有者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规范治理机制才能逐步建立起来,改制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林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目前的国企改制困境问题,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造成我国西部国企改制困境的原因中既有“外生”的因素,也有“内生”的因素。西部地区不利的自然禀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中央逆市场调控的政策等,造成西部市场机制发育迟缓,仅靠市场的力量无法消化国企改制的成本;而我国转轨时期特定的体制结构使得政府在国企改制成本支付过程中充满了机会主义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 欠发达地区 国企改制 困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敏 乔铁军
本文从战略角度对国企改制进行分析,提出国企改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需多方协调相对一致,各方利益均要兼顾的复杂集合。
关键词:
国企改制 系统工程 双置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玉梅 张雪 李庚泉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创新产权制度。现阶段,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实行的“内部人改制”模式在企业的资产处置、土地作价评估、职工安置和新企业的股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已明显落后于当前的改制环境。完善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包括:(1)引入外部股东,实行资产债务重组和股权多元化;(2)通过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进行开放式改制;(3)实行授权经营。作者认为,通过市场化的产权交易进行开放式改制,将是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中小国企 “内部人改制” 产权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政利 彭燕
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制出现了改制交易程序不够规范的现象 ,这是由于国企改制过程中交易目标多元化 (主要是国企职工安置方法、交易价格、交易方式 )、国企个体情况差异、国企职业经理人实际控制企业等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其中 ,改制企业职工安置问题最为关键 ,因此 ,应寻求安置改制企业职工的新思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明华 张立
本文采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的一个失败的案例,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表明,减持国有股,进而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正式约束)对于国有企业的改制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潜在利润 控制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湲
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要求;而资本充足率则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既是国际潮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应选择新型的混业经营模式,即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已不再是单纯地追逐利润,而更多的是竞争所迫或业务开拓所需,具有战略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洪涛
要适应国企的现代经营方式,必须以利益相关者行为互动的全新视角,重新审视和界定企业的筹资决策,构建考虑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要素投入者"的利益要求的"财务契约结构"。"财务契约结构"深化了"资本结构"的内涵,拓展了"资本结构"的外延,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对"资本结构"的新诠释。以此为基础,应进一步把握构建国企财务契约结构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财务契约结构 资本结构 要素投入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平
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企业以转让股权、产权方式实施改制后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本企业管理层(包括员工)收购国有控股权后,除盈利能力之外,公司所有绩效指标显著提高;由管理层(包括员工)收购公司控股股东单位的非控股大比例国有股权后,公司大部分绩效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由民营企业收购国有控股权后,公司大部分绩效指标显著改善,但这种改善与其主营业务转型和削减职工人数有关。
关键词:
国企改制 绩效 MBO 购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宗瑜
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全面改制的决定,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2003—2004年,大多数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企改制全面加速,朝着"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达一目标推进。但是,进入2005年后国企改制开始放慢,尤其是2005年下半年,大多数地方国企改制陷入徘徊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汤建辉 张庆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之初,在国退民进的背景下,国有企业MBO浪潮席卷了全国。2005年4月,国资委正式出台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该文件明确指出: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所属从事该大型企业主营业务的重要全资或控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文
我国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当前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其中职工身份置换的问题已成为困扰当前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国企职工身份置换中主要存在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以及职工利益保护不充分的问题,而难点主要在观念滞后、补偿标准及置换成本三个方面。因此,要置换国企职工身份,必须从干部职工"思想改制"、依法置换、多种方式置换、多种渠道筹集安置补偿费、规范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做好置换后的职工安置工作等方面妥善解决。
关键词:
国企改制 职工 身份置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