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6)
- 2023(11138)
- 2022(9464)
- 2021(8613)
- 2020(6992)
- 2019(15518)
- 2018(15190)
- 2017(27735)
- 2016(15341)
- 2015(17145)
- 2014(16648)
- 2013(16303)
- 2012(15549)
- 2011(14306)
- 2010(14731)
- 2009(13800)
- 2008(13497)
- 2007(12388)
- 2006(11348)
- 2005(10697)
- 学科
- 济(62270)
- 经济(62192)
- 管理(41112)
- 业(37579)
- 企(29306)
- 企业(29306)
- 中国(22445)
- 地方(19597)
- 农(19220)
- 方法(18486)
- 业经(15854)
- 学(14931)
- 数学(14826)
- 数学方法(14501)
- 财(13211)
- 制(13076)
- 农业(12958)
- 贸(12149)
- 贸易(12132)
- 银(12117)
- 银行(12080)
- 融(11833)
- 金融(11832)
- 行(11779)
- 易(11655)
- 发(11285)
- 地方经济(10737)
- 理论(10638)
- 环境(10005)
- 技术(9764)
- 机构
- 学院(214727)
- 大学(211804)
- 研究(82774)
- 济(81153)
- 经济(79048)
- 管理(72782)
- 中国(63749)
- 理学(60238)
- 理学院(59397)
- 管理学(57944)
- 管理学院(57576)
- 科学(53355)
- 京(48339)
- 所(44762)
- 农(43823)
- 研究所(40120)
- 财(38610)
- 中心(37654)
- 江(36977)
- 农业(34519)
- 业大(33575)
- 范(31511)
- 北京(31110)
- 师范(31060)
- 院(30102)
- 省(30094)
- 州(29860)
- 财经(28535)
- 技术(27557)
- 经(25660)
- 基金
- 项目(135241)
- 科学(104412)
- 研究(97868)
- 基金(93779)
- 家(83820)
- 国家(83032)
- 科学基金(69069)
- 社会(59443)
- 社会科(56009)
- 社会科学(55998)
- 省(55657)
- 基金项目(47859)
- 划(46821)
- 教育(45251)
- 自然(44662)
- 自然科(43659)
- 自然科学(43643)
- 自然科学基金(42854)
- 编号(40360)
- 资助(39233)
- 发(35235)
- 成果(34148)
- 重点(31555)
- 课题(30500)
- 创(28290)
- 部(27869)
- 发展(27616)
- 展(27132)
- 创新(26411)
- 计划(25751)
共检索到360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陈荣鑫 阳明武 朱燕
二、夏某的情形是否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伤主持人:根据上述分析,案例二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亡呢?市人社局的不予视同认定是否符合《条例》第15条第(一)项规定?请各位嘉宾具体分析分析。陈荣鑫:结合案例一来分析案例二,某市人社局的工伤认定表现出了应有的审慎,把握了"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突发疾病、48小时"等关键要件,值得在工伤认定行政执法中总结推广。(1)准确把握了夏某的生病不是"突发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陈荣鑫 阳明武 朱燕
案情简介案例一:李某系某省国有企业员工,2010年检查诊断为肺癌晚期。2010年以来,李某多次住院化疗治疗,但仍坚持在未住院期间上班。2013年4月15日下午3点,李某在单位正常上班,突然倒地送医院抢救,于当晚11时死亡,医院诊断结论是肺癌晚期并发症死亡。李某家属申请工伤认定,认为李某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倒地,送医院抢救无效,在48小时内死亡,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景象
案情简介2015年1月22日,某区师范附属小学教师杨某作为值周行政,按校方规定履行"静校"职责,即放学后检查学校及周边环境。当日17时50分左右,杨某巡查教学楼后看到同事正在打羽毛球,便说"参加一个",当杨某脱下衣服拿起球拍时突发疾病,经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于48小时内死亡。该校随后即向区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区人社局以杨某伤亡情况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1款(一)项之规定,决定不予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从杰 刘冲
工作岗位分享制是工作分享制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从企业管理角度探讨工作岗位分享制的应用,为解决岗位轮换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岗位轮换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工作岗位分享制 岗位轮换 实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华 闫继臣
一、我国就业与再就业的重负:严峻的就业压力进入21世纪,就业和再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对于城镇就业供应量而言,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口自然增长形成的新增劳动力,这部分人口估计未来10年内平均每年约有1500万人;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估计每年约230万~270万人;三是企业深化改革,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改革导致的失业人口,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8年底的数据,约有892.1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这3种劳动力供给量加总,预计从目前至21世纪初的10年内,我国平均每年需要至少创造出2500万个就业岗位,才能实现理论上的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王云亮 朱燕 王新生
案情简介熊某,某市广播电视台收费员,属流动性工作性质,负责有线电视收视费收缴,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以公立年为周期)。2015年4月29日(休息日)14:00左右,熊某在家吃过午饭后去单位营业室上交单位营业尾款(4月28日下午收取的电视收视费尾款),在居民楼下楼梯时突发疾病晕倒,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10分钟后由120急救车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当日15:47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医院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华忠 刘桂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珏 朱冬霞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8年7月与某机床厂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约定从事炊事员工作,期限5年。2011年5月,某机床厂书面调李某至热工车间从事清砂工作,并要求于同月25日报到。李某不予同意,双方经协商未果,同年8月,该机床厂以李某拒不服从工作岗位调动安排,经多次书面警告后仍不到新岗位上班为由,作出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的决定。李某遂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后又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机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美珍
小时候酷爱读书,父母都叫我“书呆子”。只是我家十分贫困,无法到书店里去买书,所读的书仅限于左邻右舍家借来的,数量并不多。以后上了初中,学校也仅仅有一个几百册书的图书室,很多想要看的书找不到。到了松江师范读书,我第一个关心的是这所学校的图书馆,古朴,肃穆的图书馆,紫红色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朝孝
为了研究工作岗位对新生代人格的影响,文章将工作岗位分为五类,即管理、操作、营销、技术和事务,运用大五人格简化量表对三省5个不同组织的343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工作岗位对新生代员工人格的影响,分析了工作岗位对新生代员工人格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工作岗位对新生代员工人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均值比较结果不具有显著性的情况下,可以依据人格均值排序、相伴概率及岗位特征分析工作岗位对新生代人格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新生代 人格 岗位 大五人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查甫更
本文在建立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工作岗位评价系统。为了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缺点,通过增加动量项、学习率的自适应调整等改进方法建立新型的BP网络,采用层次分析法生成网络训练样本。该评价系统有效地利用了BP神经网络的优点,避免了工作岗位评价过程中的一些人为失误。仿真试验表明,该评价系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工作岗位 BP神经网络 系统设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志昊
案情简介2012年4月,周某应聘进入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从事热处理工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根据甲方(用人单位)工作需要,乙方(周某)同意从事热处理岗位工作。甲方根据生产和工作需要及乙方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和表现,可以变更乙方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2013年11月25日,公司安排另一员工顶替到周某的岗位,以内部调整岗位为由,要求周某到锻造岗位报到工作。周某不同意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硕明 尹兰
信息技术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高职课程体系建设要与企业工作岗位情景紧密结合,开发高职多媒体课程资源应将对企业工作场景的精确描述作为教学分析的起点,在数字化资源体系中融合课程知识体系和岗位技能。
关键词:
工作岗位情景 数字化 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必彧 翁杰
本文利用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匹配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相匹配的比例明显降低;完全匹配的比例在不同就业单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学生在就业中实现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相相匹配能显著增加他们的工资收入。
关键词:
大学生 匹配度 工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