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
2023(1153)
2022(857)
2021(764)
2020(723)
2019(1472)
2018(1314)
2017(2423)
2016(1379)
2015(1470)
2014(1375)
2013(1297)
2012(1187)
2011(1072)
2010(1082)
2009(1130)
2008(1029)
2007(870)
2006(836)
2005(774)
作者
(3487)
(2900)
(2767)
(2717)
(1764)
(1334)
(1306)
(1204)
(1071)
(1020)
(924)
(914)
(880)
(864)
(832)
(828)
(820)
(807)
(802)
(795)
(704)
(688)
(673)
(643)
(640)
(617)
(593)
(593)
(573)
(555)
学科
管理(7068)
(4531)
(4526)
企业(4526)
人事(3903)
人事管理(3903)
(3900)
经济(3893)
业经(1580)
(1467)
方法(1434)
(1409)
中国(1403)
经营(1316)
计划(1177)
决策(1176)
(1176)
(1175)
贸易(1175)
(1150)
(1122)
理论(1066)
(1016)
技术(966)
(965)
银行(965)
(924)
教育(915)
数学(839)
数学方法(823)
机构
大学(17040)
学院(16833)
管理(7657)
(6687)
理学(6569)
经济(6527)
理学院(6482)
管理学(6391)
管理学院(6350)
研究(5427)
中国(4837)
(3680)
(3322)
(2895)
中心(2703)
科学(2686)
财经(2619)
(2513)
(2485)
师范(2466)
(2460)
北京(2351)
商学(2266)
商学院(2232)
(2202)
(2151)
研究所(2127)
财经大学(2007)
师范大学(1977)
经济学(1811)
基金
项目(10610)
科学(9040)
基金(8314)
研究(8268)
(7135)
国家(7054)
科学基金(6451)
社会(5729)
社会科(5380)
社会科学(5378)
基金项目(4235)
自然(4110)
自然科(4063)
自然科学(4062)
教育(4056)
自然科学基金(4022)
(3676)
(3213)
编号(3153)
资助(3019)
成果(2732)
(2422)
国家社会(2400)
人文(2295)
(2278)
重点(2274)
课题(2259)
(2257)
教育部(2242)
(2092)
期刊
(7697)
经济(7697)
中国(5289)
研究(4515)
管理(4455)
教育(2910)
(2709)
科学(2139)
(2004)
金融(2004)
学报(1748)
大学(1553)
技术(1524)
(1506)
财经(1391)
学学(1388)
(1386)
(1319)
(1219)
(1205)
企业(1205)
业经(1165)
资源(1134)
国际(1131)
(1113)
开发(1090)
中国人(1081)
国人(1081)
人力(1010)
人力资源(1010)
共检索到28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阳阳  
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员工的职业危机意识不断增强,辞职深造成为时下不少员工尤其是年轻核心员工的选择,这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重大挑战。本文以西部某企业员工辞职深造为例,通过分析提出企业应对员工辞职深造的管理流程,并提出预防员工辞职深造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宁烨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使之能够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对企业不断地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一个案例出发,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离开企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主要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四清  
近两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非公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工资支付迟延、内部组织架构撤并调整以及变换经营场所等成为企业化解困局的手段,由此导致部分劳动者以企业拖欠工资、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等为由,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等规定提出被迫辞职,致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香兵  郜家阳  陈义坤  
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者,主动辞职行为会引起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2016-2021年发布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康美药业案判决前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及审计师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康美案判决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日前后三天引起的市场反应显著下降了3.9%;在判决公布后,具有信息优势、年轻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更为显著,高、低薪酬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地,审计师会关注独立董事辞职行为及引起的市场反应,进而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研究表明康美案判决对独立董事及资本市场产生溢出效应,为加强独立董事履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直接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伟泉  相磊  
案情简介张某系某公司职工,2010年7月26日向公司提出书面辞职报告称,"本人现提出辞去在公司的所有职务和工作",后不再到单位上班。7月29日,某公司作出《关于解聘张某职务的通知》,送达张某,但公司仍一直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张某于2012年1月9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songzy  
这是一封真实的辞职信,其中道出的酸甜苦辣想必对许多职业经理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刊发此信,是想让人们对如何用好职业经理人和如何做好职业经理人以及如何完善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做更多的思考研究。为了维护有关方面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刊发时隐去了老板的姓名以及当事企业的名称,作者也以笔名署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案例简介】刘××原是××厂固定工,1995年底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又与工厂签订了劳动合同。1997年3月5日,刘××向厂部呈送辞职报告,要求自谋职业。××厂认为刘××已经自动离职,为明确表示解除劳动关系,于1997年3月15日作出同意刘××辞职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能改变的是问题,无法改变的是现实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特别助理孙玉麟尊敬的Song先生:拜读了你的辞职信,了解到你对所在企业管理现状的描述和分析,也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和感受。无疑,这种状况在中国企业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而这也许是一些满怀抱负的"空降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零感  
"功课"没有做好,跳槽屡吃苦头今年27岁的于晓敏是山西长治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郑州一家电子公司做文员。2008年10月的一天,于晓敏在一次业务中认识了一位姓张的经理,对方对她的细心能干非常赞赏,还开玩笑说:"要是我能请到你这样一位员工就好了,业务量肯定能翻番。"张经理的一番话在于晓敏心里掀起了波澜:自己在这里待遇这么低,倒不如真的跳槽到张经理那里。几天后,冲动的于晓敏就向公司提出了辞职。没想到,当她到了张经理那里,却遭到拒绝。无奈她只好四处求职。2009年1月,于晓敏好不容易应聘进了一家广告公司。谁知,她与顶头上司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在一次争吵中,她又冲动得一走了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芳宁  
案情简介任某2001年3月进入某奶业公司做销售工作。工作期间,奶业公司从未给任某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也从未与任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奶业公司拖欠了任某的销售提成。2009年5月,任某以奶业公司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慧  陈慧颖  
辞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是劳动者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用人单位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劳动争议。在我国,关于辞职员工的年终奖发放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以两则案件为例并结合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并为用人单位防范法律风险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非  刘林丹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强制性独立董事辞职潮引发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强制性辞职引起的证券市场反应显著为负。独立董事、上市公司和地区等特征不同时证券市场反应会有所不同:与国企上市公司相比,民企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反应更明显;与金融与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相比,非金融与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反应更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丽  史春玲  
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动辞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财务重述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考察会计信息质量对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可能性显著提高,表明财务重述传递了履职风险提高的信号。根据辞职原因可信与否,将主动辞职进一步分为可信辞职和可疑辞职,发现财务重述与独立董事可疑辞职相关,而与独立董事可信辞职不相关。横截面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有违规处罚经历企业和弱媒体监督企业。充分考虑独立董事的个人特征后还发现,年轻、男性、兼职数量多、薪酬水平低、任期长和海外背景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和可疑辞职的可能性更大,而具有学术背景和金融背景独立董事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主动辞职和可疑辞职的可能性较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娄岙菲  
1923年蔡元培的辞职是他与北大之间关系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不仅由此掀起了一股教育界"驱彭挽蔡"的风潮,也开启了此后数年他与北大教师学生就校长问题的"较量"。以往研究者更多关注于这一事件本身所蕴含的蔡元培敢于反抗军阀政府的政治意义及其不畏强权的高尚品德。现在看来,在此次辞职事件中,罗文干案只是一重要的导火索,而并非引发他辞职的全部原因。蔡元培选择了不合作的方式以辞职作为抗争,是五四后更趋激进的社会风向、北大突发的讲义费风潮、蔡元培内心难以调和的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