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2)
2023(8675)
2022(7249)
2021(6941)
2020(5828)
2019(13636)
2018(13484)
2017(25716)
2016(13733)
2015(15426)
2014(15069)
2013(14467)
2012(13099)
2011(11321)
2010(10759)
2009(9474)
2008(8473)
2007(7141)
2006(5755)
2005(4722)
作者
(35029)
(29338)
(29316)
(28039)
(18553)
(14066)
(13253)
(11638)
(11484)
(10306)
(10010)
(9887)
(9214)
(9209)
(9009)
(8804)
(8795)
(8788)
(8405)
(8320)
(7050)
(7042)
(6969)
(6867)
(6667)
(6599)
(6294)
(6244)
(5847)
(5761)
学科
(54149)
经济(54101)
管理(38789)
(36523)
方法(29866)
(29153)
企业(29153)
数学(27515)
数学方法(27095)
(14979)
(14468)
中国(13393)
业经(10414)
地方(10356)
农业(10161)
(9411)
财务(9379)
财务管理(9361)
(9071)
贸易(9062)
(8972)
企业财务(8874)
(8843)
环境(8344)
(8261)
技术(8090)
(7438)
理论(7434)
(7275)
(6862)
机构
大学(175448)
学院(174853)
(74085)
经济(72830)
管理(71980)
理学(63417)
理学院(62800)
管理学(61597)
管理学院(61254)
研究(53410)
中国(39937)
(35197)
(33526)
科学(31483)
中心(27569)
财经(27230)
(26444)
业大(25817)
(25471)
(25170)
(24194)
(24093)
师范(23969)
经济学(23908)
研究所(22047)
经济学院(21883)
北京(21121)
财经大学(20713)
农业(20401)
(20102)
基金
项目(129827)
科学(104531)
基金(96719)
研究(95714)
(83983)
国家(83303)
科学基金(73170)
社会(62629)
社会科(59532)
社会科学(59521)
基金项目(51385)
(50342)
自然(47470)
教育(46484)
自然科(46450)
自然科学(46438)
自然科学基金(45619)
(42791)
资助(39165)
编号(37817)
(30000)
重点(29465)
成果(29457)
(27847)
(27732)
国家社会(26750)
教育部(26520)
创新(25935)
课题(25892)
科研(25822)
期刊
(70115)
经济(70115)
研究(48526)
中国(33878)
(26911)
管理(26460)
学报(25648)
科学(23788)
教育(23338)
(22165)
大学(20628)
学学(19371)
技术(17605)
农业(15068)
(13966)
金融(13966)
财经(13176)
经济研究(11622)
(11386)
业经(11248)
统计(9750)
问题(9544)
(8709)
技术经济(8667)
理论(8408)
(8283)
图书(8117)
决策(7889)
财会(7835)
(7756)
共检索到248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小菊  管明悦  
对一位有着18年教龄的小学教师进行40天的实地观察发现,该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长远超过国家法定的8小时,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时间只占工作总时长的三分之一,近60%用于学生管理、家校沟通和临时性行政事务的处理上,用于教师自身发展的如阅读时间、与同事交流讨论时间非常少。本文运用角色理论解释了小学教师工作时间分配的特点,小学教师作为社会角色,天然地受社会期待和职业惯性的影响,面子观点和获得自尊的认可约束着教师的时间分配,对"学校集体"的归属及对学校荣誉的重视让他们不能推掉那些他们称之为"杂事"的行政事务。要实现小学教师工作的减负增效,需要调整小学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功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新翠  
本研究通过对1140名中小学教师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总体较高,女教师工作投入显著高于男教师,西部地区教师工作投入最高,初中教师工作投入最高,农村地区教师工作投入最高,未评职称教师工作奉献水平最高,20年以上教龄教师工作投入最高,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先降低后提升。工作投入与工作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广   盖阔  
教师工作强度作为教师专业生活的场域特征要素之一,客观体现并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适度的工作强度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对教师专业职责的基本要求。过高的工作强度则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乃至对教师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基于31个省市48 87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总体水平偏高,各内容维度存在差异,随职业发展阶段呈“倒U”型变化趋势。面临的挑战表现为:工作结构“教学与非教学”专业性倒置,教学性工作投入相对较低;工作内容隐性投入高,绩效考核存在主观盲区;工作要求与资源供给不匹配,中青年教师普遍身心透支;工作价值工具性倾向明显,亚健康症状被常态化忽视;工作边界被无限扩张,教师专业角色日益泛化。以专业标准规约工作强度,以学校文化解困工作强度,以自我调节纾解工作强度,以舆论引导调控工作强度,是有效进行教师工作强度调适的基本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帆   虞梓钰  
绩效管理作为学校组织的重要管理策略,“提要求”与“给资源”成为驱动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两项常见举措,但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程度如何亟待检验。本研究对S市221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教师在成员协作方面获得了较多的资源,但在职业发展和专业自主权方面得到的支持不足,教师职业发展停滞感较强是短板所在。第二,工作特征对教学能力发挥着双刃剑效应,工作要求与教学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工作资源越充足越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工作资源与工作要求交互影响教师教学能力,低工作要求—高工作资源组教师教学能力最高,低工作要求—低工作资源组教师教学能力最低。第三,工作要求通过职业倦怠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教学能力,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9.8%;工作投入在工作资源正向影响教师教学能力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建议以完善教师工作支持系统为保障,缓冲工作要求对职业停滞感的触发效应;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动态调整教师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的配置关系;以减少非教学事务侵扰为关键,助力提高教师工作投入水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樊秀丽  王志燕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学校工作方法改革”,以寻求解决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这一问题的对策。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界定教师工作范围、减轻教师过多非教学性工作、对教师“工作时间”予以法律规制、改革学校组织运作体制和加强对学校可持续环境建设的支持等举措,切实为教师减负。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也积极鼓励各地方公共团体参与学校工作,并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更为详细的减负措施,通过扩充教师队伍、引入综合型校务支持系统、建立多元化助学新机制、实行健康时间管理等具体措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高巍   杨根博   龚欣  
教师是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亦是保障课后服务质量的关键。为提升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的积极性,探究其参与课后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我国中西南北四省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意愿的调查发现: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意愿处于中等水平;教师通过“服务学生获得精神满足”与“学生获得能力提升”的“结果期望”两个激励因素正向影响其参与意愿;“获得课后服务津贴”这一保健因素显著提升其参与意愿,“引入校外师资”降低在职教师参与意愿。其他特征如教师性别、教龄、学校性质与所处学段也显著影响其参与意愿。基于实证发现,提出如下建议:建立课后服务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学活力;优化课后服务管理制度,落实弹性上下班制;夯实课后服务教研活动,多方协同合作教学;重视课后服务成果评价,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唐海朋  郭成  程平  李振兴  
利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自主问卷》,对我国17个省份两千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自主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教师自主四个维度上发展不平衡,表现为自主意愿强烈,自主体验和自主抉择次之,自主行动较低;整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自主意愿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自主行动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职称、不同学段、地区、教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职称的教师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城市教师显著高于村镇教师,教龄为11~15年和26年以上的教师显著高于5年以下的教师。基于调查结果,文章也提出了策略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军  闫君子  
中小学教师减负,减轻的主要是非教育教学类负担。中小学教师负担与纷繁多样的工作角色、错综复杂的工作任务、无限延长的工作时间和隐而无形的身心压力密切相关。中小学教师之所以负担过重,主要缘于三重场域共同作用引发教师负担持续生成,教师教学自主权弱化导致其支配工作相对乏力,教师职业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其应对能力不强,教师减负未成合力致使其工作体验消极负面。以回归教书育人本职工作为立足点,中小学教师减负应树立理性教师负担观,厘清不同场域内的教师角色;明晰教师负担权责边界,分类分层化解教师非教育教学类负担;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效能,储备多样资本提升专业能力;关注教师身心体验,多方联动构建教师减负长效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玲  
以393名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量表法搜集数据,探讨了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直接对职业幸福感水平有着显著的消极影响,影响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工作特征与身心特征;(2)职业认同在工作压力对职业幸福感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西安市正积极探索"县管校用"的中小学教师管理模式,所有中小学教师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并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后,由区县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卫青  吴开俊  
教师绩效评价是教师发展和学校改进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英美两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系统发展完善且颇具成效。本文比较分析了两国在教师绩效评价理念、绩效指标设计、评价实施方式、评价运作流程方面的具体特征。文章认为:英美教师绩效评价系统在理念上兼具有管理问责与专业发展的双重取向,凸显专业发展本位;绩效指标具有整合性特征,统合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结果的评量;评价制度设计完善,注重开发核心的评价技术;整个评价流程体现为一种沟通、合作和分享的互动历程。据此,文章提出了完善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邢强  唐志文  胡新霞  
目的:旨在了解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和压力应对方式,为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教师共339人,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施测。结果:性别、任教年级、学校类型和婚姻状况都与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显著相关,教师对工作压力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结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来自不同的方面,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且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登珲   卞冰冰  
课后服务是一个充满情绪参与的过程,教师感知到什么情绪,就会回馈什么样的行动。情绪劳动是影响教师常规教学、课后服务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W市1300名小学教师的实证调查发现,课后服务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水平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耗竭风险;课后服务中教师情绪劳动水平受到性别、教龄、学科、职务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小学教师情绪劳动水平与教师的课后服务胜任感、组织支持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小学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分化出积极参与的“付出型”、中度参与的“挑战型”“应付型”与消极参与的“推脱型”四种情绪劳动类型,不同情绪劳动类型的小学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行为模式各不相同。个体特征、工作负担、组织支持、工作保健、情绪规则成为当下影响小学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情绪劳动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看见”教师的情绪劳动,创造良好教育生态环境;加强工作负担的协同治理,减少教师负面情绪的生成;赋能教师情绪内力,分类给予指导,是打开教师“情绪密码”,持续推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彩云  张志祯  申继亮  
反思日记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方式。了解教师对反思日记的看法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干预的基础。通过开放式问卷对北京市8所小学的65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教师认为写作反思日记增强了其反思意识,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写作反思日记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时间、缺乏理论知识、找不到反思点和需要专家的指导。教师建议加强反思日记的交流,希望学校管理者给予支持和正确的引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韶峰  
自《教师法》实施以来,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身份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从政策法规的走向来看,教师与普通劳动者的界线正在不断淡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私立学校的教师身份多为雇员,公立学校的教师身份有公务员、公务雇员和学校雇员之分。我国大陆地区民办中小学与教师的聘任关系,定性为劳动合同关系是合适的;但公办中小学的教师任用即便坚持实行聘任制,其聘任关系亦当定性为行政合同关系比较合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