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4)
2023(5773)
2022(4613)
2021(4022)
2020(3399)
2019(7782)
2018(7295)
2017(14187)
2016(7312)
2015(8292)
2014(8253)
2013(8287)
2012(7369)
2011(6380)
2010(6547)
2009(6388)
2008(7032)
2007(6410)
2006(5810)
2005(5490)
作者
(20917)
(17636)
(17506)
(16525)
(11352)
(8287)
(8055)
(6748)
(6506)
(6309)
(5980)
(5874)
(5758)
(5609)
(5438)
(5267)
(5249)
(5218)
(5056)
(4987)
(4415)
(4239)
(4228)
(4033)
(4027)
(3961)
(3892)
(3734)
(3508)
(3372)
学科
(64566)
企业(64566)
(57155)
管理(45187)
(38533)
经济(38478)
(18841)
(18766)
贸易(18757)
业经(18666)
方法(18257)
(18251)
(16853)
财务(16850)
财务管理(16846)
企业财务(15937)
技术(12193)
企业经济(11722)
数学(10372)
数学方法(10346)
经营(10346)
(10192)
(10129)
理论(9762)
技术管理(9584)
(9516)
(9365)
决策(8416)
(7810)
计划(7767)
机构
学院(116835)
大学(111822)
(57326)
经济(56534)
管理(51790)
理学(43858)
理学院(43545)
管理学(43328)
管理学院(43094)
研究(31417)
(27230)
中国(26902)
(22090)
财经(21554)
(19410)
(19173)
商学(17246)
经济学(17231)
商学院(17087)
(15991)
财经大学(15734)
经济学院(15691)
(14611)
(14554)
科学(14414)
中心(14143)
经济管理(13907)
北京(13636)
研究所(12560)
工商(12529)
基金
项目(68300)
科学(55836)
研究(52674)
基金(52045)
(43476)
国家(43003)
科学基金(39057)
社会(36105)
社会科(34465)
社会科学(34452)
基金项目(26958)
(26571)
自然(24162)
自然科(23668)
自然科学(23663)
自然科学基金(23336)
教育(22966)
资助(20792)
编号(20781)
(20633)
(18992)
(16624)
成果(15675)
(15487)
(15471)
创新(15352)
国家社会(15321)
(15208)
人文(14636)
重点(14610)
期刊
(67528)
经济(67528)
研究(33526)
管理(26532)
(26524)
中国(19321)
(14176)
国际(12801)
科学(12648)
业经(12448)
技术(11823)
财经(11734)
学报(11126)
经济研究(11013)
(10784)
金融(10784)
(10224)
问题(9761)
(9621)
大学(9609)
学学(9378)
财会(9110)
技术经济(8447)
商业(7754)
会计(7283)
世界(7106)
(6980)
贸易(6980)
经济管理(6889)
现代(6797)
共检索到183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玉宗  
一、关于处理好两个转变的关 实现对外贸易企业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改变对外贸易企业的运作方式,必须依赖或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即处理好两个根本转变的相互关系。因为企业只是社会经济体制的要素和主体,没有社会经济体制本身的法制框架的制约,企业是难以履行社会经济赋予的历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松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经理当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怎样才能当好经理?笔者认为: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要素和经营环境是当好经理的前提条件;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作出正确决策,是经理的首要工作;用好人才、提高职工素质和搞好内部冒理是经理必须抓的三项关键性工作;处理好各种关系是现代化大生产对经理的要求;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既做好外贸出口,又做好国内生意,以战略的眼光,开拓创新的精神,勇敢地闯出新路子,以适应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雨时  
从今年开始的“九五”时期(1996—2000年)是我国人均国民经济总量实现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关键性历史时期,也是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开放型经济,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融合”时期。为实现上述两方面的宏伟战略目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玲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并提出2007年对外贸易工作的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受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抓住产业转移和入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外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贸易大国地位初步确立。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张群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要求中国从价值链增值程度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转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营销、关键零部件生产、管理等生产环节,即由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产业结构和商品贸易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以要素禀赋动态变化特征为基础,分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正确认识我国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矞雯  卢晶  顾卫平  
本文介绍了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并就对外贸易中贸易条件恶化、竞争力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几点理论思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永友  袁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WTO人文贸易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及其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区别,阐述了WTO人文贸易观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对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章昌裕  
从数量和规模看,我国对外贸易已持续增长3年,但是,数量上的贸易大国未必就是质量上的贸易强国,过度强调比较利益制造了比较优势陷阱,从而推动外贸增长数量大质量低,使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失衡,由此出现了贸易结构低级化、贸易方式初级化、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单向化的特征;而“政绩经济”将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推入一个新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发展观念与制度如不及时改变,将很难实现对外贸易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我们有必要对多年来实行的数量规模主导型对外贸易粗放式增长战略进行反思,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实现新形势下的对外贸易战略转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蕾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将全面与世界接轨,近年来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一场结构性的国际商贸革命,因特网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将是21世纪的主要经济推动力。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入世”和因特网带来的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灵燕  
为适应新挑战而走向多种经营的许多原有外贸专业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面临新的困境。实证表明一味的多元化,尤其是不相关多元化经营往往会损害公司价值。专业化实现内生比较优势的理论以及规模经济、核心竞争力等理论表明,“一业为主”的多样化是专业外贸公司维持并增强竞争力的可选业务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海云  
现阶段,随着外贸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传统的经营目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经济改革的要求,需要再认识以树立新外贸企业经营目的。一、外贸企业经营目的发展阶段及其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经营目的是为了追逐利润,而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为满足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评价外贸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强  
以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内涵为核心,根据贸易恒等式得到评价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利用合作博弈中夏普利值法计算各指标在贸易发展中的贡献度,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拓两个角度对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无论从资源利用方式还是市场开拓方式看,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均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相关问题。未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重点应放在提高国民经济中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技术协调性与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和要素禀赋的改善。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演变,我国对外贸易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也越来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转型不畅、出口竞争日趋加剧两个方面。形成对外贸易发展困境的因素既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但根本上是我国要素禀赋特征仍表现为劳动相对丰裕、资本与技术相对稀缺这一内源因素在起作用。这样,只有立足于改善我国要素禀赋,统筹兼顾各种导致发展困境的因素,通过建立以就业促进为核心的地方政绩考核机制、控制工资合理增长、推进出口加工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的配套实施,才能有助于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平稳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