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6)
- 2023(14378)
- 2022(11701)
- 2021(10497)
- 2020(8579)
- 2019(19224)
- 2018(18956)
- 2017(35719)
- 2016(19740)
- 2015(22255)
- 2014(22263)
- 2013(21976)
- 2012(20275)
- 2011(18236)
- 2010(19002)
- 2009(17798)
- 2008(18127)
- 2007(16575)
- 2006(15118)
- 2005(14293)
- 学科
- 济(87718)
- 经济(87583)
- 业(87055)
- 企(79171)
- 企业(79171)
- 管理(76957)
- 业经(31953)
- 财(29875)
- 农(29472)
- 方法(28717)
- 中国(25906)
- 制(23125)
- 务(21379)
- 财务(21348)
- 财务管理(21318)
- 地方(21124)
- 农业(21045)
- 企业财务(20223)
- 数学(20107)
- 数学方法(19941)
- 技术(19459)
- 理论(17469)
- 体(17145)
- 策(16780)
- 划(16204)
- 和(16092)
- 银(15388)
- 银行(15357)
- 行(14909)
- 融(14818)
- 机构
- 学院(290317)
- 大学(281410)
- 济(120289)
- 经济(117755)
- 管理(110973)
- 研究(98236)
- 理学(93155)
- 理学院(92199)
- 管理学(91026)
- 管理学院(90474)
- 中国(77396)
- 财(61192)
- 京(60365)
- 科学(56589)
- 农(50826)
- 所(50114)
- 江(48542)
- 财经(46393)
- 研究所(44299)
- 中心(44277)
- 经(41843)
- 业大(40507)
- 农业(39326)
- 北京(38522)
- 州(38153)
- 范(36205)
- 师范(35823)
- 院(35643)
- 经济学(35431)
- 财经大学(33777)
- 基金
- 项目(179223)
- 科学(141766)
- 研究(136505)
- 基金(126884)
- 家(109369)
- 国家(108252)
- 科学基金(93798)
- 社会(86618)
- 社会科(82003)
- 社会科学(81985)
- 省(73949)
- 基金项目(66422)
- 教育(63236)
- 划(59832)
- 自然(58221)
- 自然科(56873)
- 自然科学(56859)
- 自然科学基金(55902)
- 编号(55847)
- 资助(51051)
- 成果(45780)
- 发(43470)
- 创(41013)
- 重点(40773)
- 课题(40713)
- 业(39791)
- 部(39112)
- 制(38949)
- 创新(37420)
- 性(35635)
- 期刊
- 济(151148)
- 经济(151148)
- 研究(91301)
- 中国(69888)
- 财(52048)
- 农(50011)
- 管理(49998)
- 学报(40666)
- 科学(39255)
- 教育(38209)
- 农业(33795)
- 大学(31910)
- 融(31461)
- 金融(31461)
- 学学(30138)
- 技术(29315)
- 业经(27554)
- 财经(24129)
- 经济研究(22410)
- 经(20863)
- 业(20203)
- 问题(19049)
- 技术经济(15870)
- 贸(14856)
- 现代(14744)
- 世界(14275)
- 财会(14245)
- 商业(13945)
- 经济管理(13676)
- 科技(13526)
共检索到468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敏 陆素菊
国有、外资与民营企业的员工培训在培训目标、内容、形式和结果方面的不同形态,表明培训既是企业生产目标人力资本需求下的理性选择,也是各类企业为员工成长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培训呈现出在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之间的三种选择,同时,员工培训又是以人的成长来促进企业发展的。当前,企业培训面临如何促进满足员工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共同挑战,企业培训如何寻求自身发展与员工成长的有机结合,以及如何协调外部环境和多元主体参与等重要课题。
关键词:
所有制 企业培训 人力资本需求 员工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新文 李国栋 宋玉芬
本文从培训课程开发过程进行思考和探讨,对中航工业新航集团特色的各类人员阶梯型培训课程体系的实践状况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阐明企业培训课程开发对于支撑企业战略发展、助力员工职业成长的重要性,实现二者共同发展才是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中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史丹
所有制结构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变革方面走过弯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社会上关于"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止,其重要原因在于对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判断标准不一致,且传统的单一判断标准无法适应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于制度分析和历史分析,提出多种所有制企业高质量共同发展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高级形态和高阶范式。"高质量共同发展"更加强调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共同发展"的质量,体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它们之间实现高水平和高层次的协同共生、互利合作和生态共建。"高质量共同发展"意味着不同所有制企业具有更加平等的角色定位、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更为协调的竞合关系和更可持续的发展贡献。针对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完善法律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政策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华杰 胡承统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实施这一制度、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它们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应怎样衡量,股份合作制应采取何种具体形式,我国私营经济是否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本文谨对此提出见解,旨在为推进理论与实践进程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家勇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制度障碍。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构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制度条件:一是构建有效保护各类产权的公平法治环境;二是构建非公有制经济自由进入机制;三是构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体制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范德官
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上海郊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范德官党的十四大以来,上海郊区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逐步完善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章锐夫
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章锐夫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方面是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稳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根据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维东
欠发达地区更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万维东江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关于所有制改革的科学论断,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宝库,标志着我们党对所有制改革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联系我们咸宁的发展实际,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春学 杨新铭
本文以“共同发展”概括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相对成熟状态的基础事实,并力求提炼在相关问题的争论中学术界所形成的某些成果和共识,旨在为“两个毫不动摇”国策提供一种学术上的综合性注解,增强对“两个毫不动摇”国策的理论自信。在思想上,这种理论自信是在伴随着所有制改革而产生的一系列争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识。在实践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具体形态至少表现为国民经济中分工互补的共容关系、产业链上的竞争共存关系,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共生发展关系。在理论上,以这类关系所包含的机制为基础,基于效率与公平、增长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之间的权衡,以“最优所有制结构”概念探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逻辑上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的空间分布,是学术上的一种追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综合性的所有制理论,但其间所涉及的某些争论尚未结束,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性质、各种所有制经济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确切关系等问题尤为突出。
关键词:
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最优所有制结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1月2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出席在京举办的“亮马丝路”国际讲堂启动仪式暨中日青年企业家交流会。朱宏任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近期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及措施,并提出四点建议(本刊有删节,未经本人审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菁 王虹 蒋文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卓元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就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从那以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国资委到国有企业,都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研究、制订和落实推进混合所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来替代单一公有制结构,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的总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这种多元所有制结构,并不意味着存在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对立,从其整体性上看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