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9)
- 2023(12390)
- 2022(10244)
- 2021(9499)
- 2020(8189)
- 2019(18288)
- 2018(17745)
- 2017(34277)
- 2016(17923)
- 2015(19356)
- 2014(19164)
- 2013(18676)
- 2012(16640)
- 2011(14398)
- 2010(13967)
- 2009(12835)
- 2008(12591)
- 2007(10851)
- 2006(8911)
- 2005(7998)
- 学科
- 业(81775)
- 企(79748)
- 企业(79748)
- 济(75643)
- 经济(75552)
- 管理(70766)
- 方法(39595)
- 数学(31550)
- 数学方法(31167)
- 财(28643)
- 业经(23949)
- 务(22144)
- 财务(22107)
- 财务管理(22079)
- 企业财务(21062)
- 农(18216)
- 技术(16976)
- 中国(16066)
- 制(15029)
- 划(14383)
- 和(14358)
- 理论(14167)
- 农业(13329)
- 贸(12955)
- 贸易(12949)
- 策(12923)
- 易(12681)
- 企业经济(12398)
- 经营(11851)
- 技术管理(11698)
- 机构
- 学院(247172)
- 大学(243660)
- 管理(106549)
- 济(105094)
- 经济(103304)
- 理学(92961)
- 理学院(92121)
- 管理学(90782)
- 管理学院(90282)
- 研究(71023)
- 中国(56481)
- 财(50186)
- 京(47859)
- 科学(41197)
- 财经(40769)
- 经(37253)
- 江(36069)
- 中心(34848)
- 业大(34260)
- 农(33855)
- 所(32895)
- 经济学(32790)
- 财经大学(30704)
- 商学(30236)
- 商学院(29969)
- 经济学院(29809)
- 研究所(29764)
- 北京(28564)
- 州(28196)
- 经济管理(27924)
- 基金
- 项目(173890)
- 科学(140982)
- 基金(131742)
- 研究(126035)
- 家(113840)
- 国家(112841)
- 科学基金(100787)
- 社会(84461)
- 社会科(80353)
- 社会科学(80335)
- 基金项目(70012)
- 省(67703)
- 自然(65936)
- 自然科(64572)
- 自然科学(64552)
- 自然科学基金(63470)
- 教育(58018)
- 划(55931)
- 资助(52562)
- 编号(48627)
- 部(38946)
- 创(38762)
- 重点(38371)
- 成果(36718)
- 国家社会(36171)
- 创新(36087)
- 发(36060)
- 教育部(34443)
- 人文(34226)
- 制(34084)
- 期刊
- 济(107936)
- 经济(107936)
- 研究(64127)
- 管理(44754)
- 财(44309)
- 中国(41874)
- 学报(34292)
- 科学(34163)
- 农(28547)
- 大学(27627)
- 学学(26691)
- 技术(24382)
- 融(20961)
- 金融(20961)
- 财经(20947)
- 农业(19204)
- 教育(18218)
- 业经(18106)
- 经(18099)
- 经济研究(17020)
- 财会(14513)
- 技术经济(14206)
- 问题(13916)
- 会计(12265)
- 业(12102)
- 统计(11864)
- 策(11735)
- 现代(11640)
- 版(11438)
- 商业(11315)
共检索到347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娟  童胡艺  徐久香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取得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贫困县全部“摘帽”的伟大成就,但扶贫工作没有因此终结。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构建“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充分保障脱贫成效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防止返贫”的长效性。政府试图通过政策推动政企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如何激发企业的内驱力和保持其扶贫行为的可持续性?较少有文献关注。文章通过构建政策导向影响路径和企业内驱力路径,基于稳定的政策和持续的企业帮扶行为,实现“防止返贫”的长效性。研究发现,企业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有利于取得扶贫成效,并显著提升企业价值,激发企业实施下一步的扶贫行为,从而形成长效机制。此外,在产业、就业、教育、生态及医疗帮扶方式中,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的效果更好。文章的结论说明国家政策具有引导作用,体现了扶贫表彰活动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作用。文章的结论也为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晋   刘嘉琪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和底线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基于理论剖析与实践归纳,本文试图构建防止规模性返贫理论框架,以增进中国后脱贫时代防返贫自主知识体系。首先,在明确防止规模性返贫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内在理论逻辑,提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性在于提升个体可行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共同富裕本质要求。其次,本文从内部传导、环境冲击以及代际传递等层面探究规模性返贫的发生机理,基于内在机理的探究,提出防止规模性返贫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实现机制,即监测评价、风险预警与帮扶路径。防止规模性返贫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止规模性返贫帮扶体制、建立“整体—局部—个体”多层次系统性的帮扶机制、构建“稳定衔接—精准施策—动态调整”目标导向为核心的帮扶政策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鹏龙   钟建乐   胡羽珊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前提。本文将2019年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21~2022年我国中部地区X地级市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全样本面板追踪数据,通过模糊断点回归方法考察了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劳动收入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防止返贫帮扶政策显著提高了易返贫群体的劳动收入,这一增长效应主要源于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率的提升及劳动时间的延长。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的就业帮扶政策中,设立公益岗位、推动以工代赈、鼓励创业带动和加速劳务输出4项政策能够直接带来显著的收入效应,而发放外出务工补贴和进行技能培训两项政策无显著的收入效应。同时,非就业帮扶中的健康帮扶和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也间接提高了易返贫群体的劳动收入。第三,防止返贫帮扶政策队伍养护压力或家庭成员健康的农村易返贫户作用更显著。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不足之处是,尚未显著提高易返贫群体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农业生产活动。本文提出的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内生发展动力效应,对进一步完善农村易返贫群体的帮扶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防止返贫帮扶政策  劳动收入  模糊断点回归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鲍震宇   王智广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和2018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研究了“倾斜性”三重医保政策对低收入人口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战略阶段实施的“倾斜性”三重医保统一政策的保障效果。研究发现,第一,倾斜政策可使低收入人口住院率显著提高8.9%,住院支出显著提高60.3%,住院自付医疗费用降低34.3%,但未对门诊需求产生激励效应;第二,倾斜政策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主要表现为西部地区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率和医疗支出的提高;第三,接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统一保障水平的政策机制下,起付线和目录外费用等无补偿医疗对正规保障征收了较高的隐性税,需防范保障不足引起的医疗支出型贫困。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持续优化“倾斜性”三重医保政策机制,但需注意化解隐性税带来的规模性因病返贫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段立中  成春林  
                                    
                                
                            
                            将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框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包括可得性、使用性和健康性三个维度的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普惠金融对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探究普惠金融防止返贫的作用。结果表明:首先,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分维度指数均与多维贫困脆弱性显著负相关;其次,机制检验表明,普惠金融可以显著降低多维贫困水平及其不确定性;再次,普惠金融减缓多维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在农村比在城镇更明显,在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更明显;继次,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可得性的作用整体呈下降趋势,使用性和健康性的作用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后,分不同金融服务和产品来看,银行存贷款、养老保险和商业性保险防止返贫的作用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兴国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和层次。借鉴发达国家反贫困经验,结合国情和域情,实施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健全帮扶政策体系、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等切实可行的措施,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真正摆脱贫困,从而避免规模性返贫风险。
                            关键词:
                                
                                    
                                    
                                        反贫困  规模性返贫  社保体系  有机衔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光明  崔新新  孙伯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要重视摆脱绝对贫困后可能的返贫问题。本文立足于2020年后中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的现实需要,采集2010—2018年CFPS的五轮调查数据,通过反推VEP法测算脆弱线来甄别确定中国农村返贫治理的瞄准对象,然后依托有序Logit模型揭示瞄准状态动态变换的根本诱因。结果发现:(1)经过不同临界值比较并参照已有的返贫监测标准发现,2018年33%贫困脆弱性水平对应的5151元脆弱线是甄别瞄准对象和非瞄准对象的合适标准。在这一标准下,瞄准对象占比在分析区间内有所下降,且瞄准对象和非瞄准对象的动态变换较快,摆脱返贫风险和陷入返贫风险同时存在。(2)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因素有利于家庭摆脱瞄准状态,依赖于政府补助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家庭容易持续处于瞄准状态,不同规模和年龄的家庭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上述结论对"十四五"期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找准精准帮扶的着力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防止返贫致贫  脆弱线  瞄准状态  动态变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兰宇   张鹏  
                                    
                                
                            
                            基于2021年渝、滇、黔三省(市)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171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本文测算过渡期脱贫农户返贫风险,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脱贫不脱政策”的防止返贫效应,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脱贫不脱政策”防止返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脱贫农户返贫风险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布。“脱贫不脱政策”具有防止返贫效应,但不同类型的帮扶手段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来看,发展型帮扶手段能够有效防止返贫,但该类型帮扶手段对低返贫风险脱贫农户的政策效应更强;而兜底型帮扶手段仅对高返贫风险脱贫农户发挥防止返贫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发展型帮扶手段能够通过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激发脱贫农户务工积极性降低脱贫农户返贫风险,而兜底型帮扶手段则不通过这一路径影响脱贫农户返贫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技能培训能够激发发展型帮扶手段的防止返贫效应,兜底型帮扶手段“退出”不会对低返贫风险脱贫农户产生明显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分类优化调整过渡期帮扶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完善“脱贫不脱政策”的瞄准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玉峰  李建英  杜崇东  
                                    
                                
                            
                            职业教育具有就业脱贫和提志强技的防返贫功能,可以增强脱贫人口的生计资本和可行能力,是稳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方式,在全面脱贫后的精准防返贫中起着关键作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防返贫过程中,存在职业教育与产业防返贫融合较低、职业院校专业供给与防返贫需求脱节较重、职业教育防返贫管理与协调长效机制欠缺、职业教育防返贫资源配置效率缺乏等问题。因此,要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力度,实施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防返贫,整合京津冀职业教育防返贫资源,健全职业教育防返贫管理和协调机制,以信息化促进脱贫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三地统筹协作促进职业教育防返贫质效提升。
                            关键词:
                                
                                    
                                    
                                        京津冀  职业教育  协同  防返贫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平卫英  王佳  
                                    
                                
                            
                            本文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立需求为切入点,以西南地区某省的微观数据为样本,构建多维特别关注指数,为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的有效识别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然后通过多元分类评定(MLogit)模型分别研究两类监测对象的潜在致贫因素,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多维特别关注指数能够有效满足防止返贫致贫监测的多维性需求,同时重点突出收入维度的重要性;第二,收入剥夺、教育剥夺和健康剥夺是当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与帮扶工作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三,边缘易致贫户的政策帮扶应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能够长效提高收入水平的措施为主,脱贫不稳定户则需重点加强兜底保障类政策供给;第四,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和所在地区可分别通过就业渠道、产业渠道与社会保障渠道影响易返贫致贫程度。本文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鹏  吴明朗  张翔  
                                    
                                
                            
                            贫困被视为人类幸福的敌人。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在取得成效的同时面临返贫风险,财政对阻止返贫的机制及效用值得重视。本文探讨返贫发生机制及财政“阻返”作用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数据,在A-F多维贫困测量的基础上识别家庭的多维返贫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家庭财政转移支付的“阻返”效应。结果显示:家庭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能显著阻止脱贫家庭返贫的可能,现金转移支付的“阻返”和阻止致贫或持续性贫困效果不明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陈建仲  
                                    
                                
                            
                            以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研究目标,基于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使用甘肃2016和2021年两期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在脱贫前后生计资本、暴露风险与生计脆弱性的变化。就农户的生计资本来看,在精准扶贫后有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等维度的提升幅度较大,贫困户的生计资本增长幅度高于非贫困户,二者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就农户的风险暴露来看,健康风险和自然风险有所下降,但市场风险和突发事件有所上升;就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程度来看,绝大部分农户处于较低脆弱性位次,但有近8.43%的农户脆弱性程度比较高,属于易返贫人群,应高度关注、及时预警,并制定一系列精准应对措施。
                            关键词:
                                
                                    
                                    
                                        防返贫  生计资本  风险暴露  贫困脆弱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志武   卜晋玲   盛麒凝  
                                    
                                
                            
                            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虽然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由于脱贫质量不够稳定等因素使得脱贫人口存在着返贫风险,严重阻碍了我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因此,本文有效识别返贫风险类型,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返贫防控的长效机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脱贫户  返贫风险  返贫防控  长效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士彬  马俊丽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防治农村脱贫残疾人返贫成为继续教育新的时代使命。基于优势视角,剖析《破解因残致贫的中国方案——残疾人扶贫典型案例》一书和"中国残疾人"网站"人物"栏中20位农村脱贫残疾人的脱贫增收轨迹发现,继续教育防治农村脱贫残疾人返贫的实然功能主要体现于实用技能培训助力农村脱贫残疾人赋权、社会协作学习促进农村脱贫残疾人对话和合作、自我反思教育提高农村脱贫残疾人抗逆力,从而有效发掘其优势潜能、防治返贫。为进一步防治农村脱贫残疾人返贫,未来继续教育应秉持助人自助理念,培植包容教育文化;完善继续教育方式,确保公平参与教育;尊重差异开展教育,提高内生发展能力;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塑造场域支持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星  韩烨  
                                    
                                
                            
                            文章基于微观视角,采用处理效应模型考察补充医疗保险对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而对补充医疗保险的减贫与防返贫效应进行综合性评估,并进一步研究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对不同收入组群居民贫困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补充医疗保险对居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够缓解居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但是经济能力不足和突发疾病冲击直接制约贫困居民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的意愿。突发疾病冲击下出现贫困群体购买意愿增强和购买能力不足的非对称性结果,进一步加剧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因此,构建“支持型贫困专项补充医疗保险”的防返贫长效机制势在必行。除此之外,个体异质性在构建防返贫长效机制中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尤其是要关注老年贫困居民和非独居贫困居民,这为中国未来防返贫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