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6)
- 2023(8313)
- 2022(7041)
- 2021(6481)
- 2020(5398)
- 2019(11940)
- 2018(11959)
- 2017(22393)
- 2016(12582)
- 2015(14199)
- 2014(14293)
- 2013(13940)
- 2012(13210)
- 2011(11843)
- 2010(12358)
- 2009(11319)
- 2008(11021)
- 2007(10262)
- 2006(9235)
- 2005(8363)
- 学科
- 济(41636)
- 经济(41574)
- 管理(35567)
- 业(33003)
- 企(23026)
- 企业(23026)
- 农(15413)
- 中国(14507)
- 财(13306)
- 制(12865)
- 方法(12801)
- 地方(12007)
- 学(10960)
- 数学(10758)
- 数学方法(10543)
- 策(10252)
- 贸(10152)
- 贸易(10145)
- 业经(9977)
- 易(9863)
- 农业(9627)
- 银(8993)
- 银行(8966)
- 行(8695)
- 体(8384)
- 及其(8205)
- 服务(8095)
- 工作(8059)
- 理论(8012)
- 融(8000)
- 机构
- 学院(171975)
- 大学(169954)
- 济(66984)
- 经济(65030)
- 研究(64393)
- 管理(63406)
- 理学(52311)
- 理学院(51668)
- 管理学(50780)
- 管理学院(50420)
- 中国(49084)
- 科学(39251)
- 京(37507)
- 财(34869)
- 所(33197)
- 农(32665)
- 中心(29872)
- 江(29823)
- 研究所(29746)
- 业大(25703)
- 农业(25473)
- 财经(25202)
- 范(24055)
- 院(24027)
- 北京(24022)
- 师范(23781)
- 州(23254)
- 省(22838)
- 经(22696)
- 技术(20899)
- 基金
- 项目(111548)
- 科学(86383)
- 研究(84420)
- 基金(77597)
- 家(68824)
- 国家(68203)
- 科学基金(56574)
- 社会(51044)
- 社会科(48155)
- 社会科学(48143)
- 省(43962)
- 基金项目(39556)
- 教育(38008)
- 划(37805)
- 编号(36396)
- 自然(35654)
- 自然科(34734)
- 自然科学(34716)
- 自然科学基金(34065)
- 成果(31901)
- 资助(31878)
- 课题(26227)
- 重点(25666)
- 发(25445)
- 部(23850)
- 创(22511)
- 项目编号(21932)
- 性(21529)
- 年(21359)
- 创新(21095)
共检索到284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京 刘立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手段, 没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中限制或禁止相关产业开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侯晓丽
2010年年底,国务院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空间开发规划,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对未来5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标志着主体功能区已从规划编制进入到实施时期。主体功能区规划付诸实施,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项带有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迪云 何文靓
一、调整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首先,生态和经济补偿。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战略部署,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整体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环境虽然是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但从全国或较大区域的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必须限制某些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发展,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速度,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而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内涵在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海南考察时曾指出:"海南省地域小、人口少,实行省直管市县的体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最有条件搞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指出海南"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海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海南省财政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德娟
"十五"时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特别是与城市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农牧民求医问药难、求学求知难、得到科技服务难、享受文化生活难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一、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均等化的基本模式我们应怎样实现均等化?笔者总结各国做法,大体有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以下,笔者结合对各模式利弊分析来考量我国的均等化路径。(一)人均财力的均等化。这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该模式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学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然而我国公共服务支出不仅总量偏低,而且在城乡、区域以及财政层级间的分布也不均衡。这主要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以及政府级次过多等原因所致。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减少政府层级等措施,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落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李堋 李兴文 刘家庆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核心任务之一,财政通过再分配职能来缩小和熨平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城乡、区域、群体、个人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过大差距,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耀宗
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领域之一,但其现实是明显的非均等化,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调适: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涵义;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分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等;适应学龄人口流动与城乡分布结构变化,实现校际办学资源均等配置;进一步增加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颁布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制定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完善义务教育的生产和供给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宝生
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由财政供给能力、政府服务效能等多种因素决定。从河北省保定市情况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基本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有效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财政责任划分不明确、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建立权责明确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功平 刘方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偏低,而且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最突出的是财税体制保障制度不完善。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不合理,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机制不健全,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总体水平明显偏低;纵向的政府间财力分配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财政较困难,导致区域间、城乡间财政能力不均等,最终导致基本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凌 彭园媛
城乡"二元结构"利益固化的财政政策,导致局部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大,且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因地而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根本目标在于实现公共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应加快扩大国家财政"三农"支出比重、明确地方财政承担"三农"支出的责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立道
以财政支出、城镇化、居民收入水平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在逻辑为理论基础,基于2000~2008年间面板数据的估计,得出财政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必不可少,但现行政策并不能改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另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改善上仅仅通过提高人均保障水平也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并根据实证分析得到政府应强力保障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经费、通过提高人均水平改善社会保障是否得当、当前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措施应更注重面的覆盖而不是质的提高等一些极为积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志勇
1.加大财政投入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的倾斜力度。在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集中于省市一级,而县乡一级在财政自给能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对公共卫生的资金投入更是捉襟见肘。为了尽快缩小中部地区城乡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对县乡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议各级财政根据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