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9)
2023(5633)
2022(4800)
2021(4308)
2020(3860)
2019(8718)
2018(8326)
2017(17245)
2016(8913)
2015(9918)
2014(9687)
2013(9744)
2012(9234)
2011(8259)
2010(8442)
2009(7963)
2008(7978)
2007(7216)
2006(6140)
2005(5519)
作者
(24347)
(20449)
(20321)
(19282)
(13448)
(9936)
(9289)
(7944)
(7810)
(7409)
(7164)
(7012)
(6550)
(6400)
(6363)
(6352)
(6010)
(5892)
(5831)
(5830)
(5252)
(4942)
(4853)
(4693)
(4662)
(4592)
(4444)
(4354)
(3957)
(3948)
学科
(44053)
经济(43993)
(31878)
管理(26587)
方法(25278)
(23864)
企业(23864)
数学(23653)
数学方法(23559)
(13495)
中国(12646)
(10812)
保险(10721)
(10442)
(9865)
银行(9858)
(9403)
金融(9402)
(9279)
(9130)
财务(9128)
财务管理(9103)
(9021)
地方(8914)
企业财务(8775)
(8089)
贸易(8084)
(7838)
业经(7196)
农业(7195)
机构
大学(129463)
学院(127176)
(59937)
经济(58999)
管理(53017)
理学(45428)
理学院(44995)
管理学(44493)
管理学院(44247)
研究(38951)
中国(36009)
(31282)
(26070)
财经(25126)
(23000)
经济学(20419)
中心(20314)
科学(20058)
财经大学(19149)
经济学院(18812)
(18612)
(18181)
(17303)
北京(16476)
研究所(16023)
(15912)
金融(15657)
商学(15595)
业大(15546)
商学院(15491)
基金
项目(85096)
科学(68779)
基金(66105)
研究(62344)
(57275)
国家(56404)
科学基金(49311)
社会(43714)
社会科(41559)
社会科学(41548)
基金项目(34502)
自然(30796)
自然科(30114)
自然科学(30107)
(30097)
自然科学基金(29639)
教育(28603)
资助(28258)
(25945)
编号(23252)
(20655)
国家社会(19301)
成果(19086)
教育部(18696)
重点(18593)
人文(18050)
(17466)
(17330)
(16860)
大学(16823)
期刊
(59351)
经济(59351)
研究(41268)
(24812)
中国(22177)
(22139)
金融(22139)
管理(18525)
学报(16776)
科学(15944)
(14757)
大学(13854)
财经(13384)
学学(13280)
(11228)
经济研究(9733)
农业(9228)
技术(8911)
问题(8023)
业经(7769)
教育(7601)
(7391)
统计(7309)
(6610)
理论(6606)
技术经济(6514)
国际(6340)
财会(6145)
世界(6083)
决策(5983)
共检索到191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中坤  潘镇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利用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投资流量跃居世界第三位。在取得惊人成绩的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高风险偏好也引起了部分媒体的关注和异议,实际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迅猛发展和高风险偏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企业的投资动因区别于传统的FDI理论,是企业趋利和国家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中国企业的高风险偏好既是基于自身产业水平和后发劣势的考量,同时也是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壁垒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另外,与发展中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也是引导企业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龚维敬  
80年代美国企业兼并高潮时,一些公司证券在证券市场上信誉低,难以在公开市场上发行,这些公司以高利率为吸引力,发行一些具有高风险的债券,为兼并活动筹措资金,这种债券具有高利率和高风险的特点。发行高风险债券能够筹措巨额资金,起着扩张势力范围,调整产业结构,获取先进技术等积极效应。与此同时,高风险债券的发行,却造成了就业人数减少,资本投资锐减,债务负担过重,科研费用增长缓慢,并带来了社会财富更加集中,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矛盾更加尖锐等消极效应。如何权衡高风险债券的利弊是当前美国金融界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其龙  
全国农村信用社自从 1996年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 ,划归到当地人民银行领导。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历年积存的风险全面展开化解。本文阐述了人民银行对舟山市农村信用社近八年来的风险化解实践 ;即通过摸清情况 ,确定化解重点 ;理清思路 ,制定化解措施 ;上下合力 ,明确化解手段 ,使全市农信社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正位  丁佳敏  张伟强  
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然而,逆向选择理论并不总能得到有力的实证结果支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保险市场可能存在正向选择效应。因此,逆向选择(高风险的人更积极地购买保险)和正向选择(由于风险厌恶程度等私人信息的存在,积极购买保险的人出险概率更低)的存在性问题,一直受到反复的讨论。某保险公司在2018年3月推出了一款的激励版重疾险,用户运动达标即可获赠保额,除此之外与其他重疾险产品并无显著差异。如果重疾险市场中存在正向选择效应,那么风险厌恶程度更高的用户更有可能被“运动激励价格折扣”活动所吸引。而激励版重疾险的购买情况表明,购买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偏高,说明重疾险市场内存在明显的正向选择效应。本文的实证证据并不能说明重疾险市场吸引了风险概率偏高的人群,无法支持市场内存在明显的逆向选择效应。本文丰富了信息不对称,尤其是正向选择与逆向选择相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关晶奇  
在贝克、吉登斯等社会学家看来,当代社会具有风险内生、风险可随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不断延展、大部分风险表现为高频低损、现有风险计量和应对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诸多特点,可以称为“风险社会”。因此,如何有效认知和应对风险已成为每一个现代人不得不具备的关键性技能。为此,我想向读者推荐一本德国作家格尔德·吉仁泽所著的《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一本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专著。相较于市场上已有的、浩如烟海、偏重于数学模型的风险管理类书籍,这本著作更强调简单直接、依据经验、便于操作的风险认知手段。该书深入浅出,事例均为生活中所常见(至少是在西方世界较为常见),几乎没有任何数学公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景春  徐莉  
我国股市投资者的总体亏损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2004年6月30日的收盘数据对投资者的亏损状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估算,数额惊人,并发现此时的系统风险仍不小。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一级市场的高市盈率发行,二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逐步降低。并就这一方面提出了一些降低股市系统风险,减少投资者亏损的政策建议,希望我国股市能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剑  李后建  邹雨潇  
本文利用CGSS2010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异质性政治参与、政治能效感和家庭高风险资产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居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有助于家庭参与高风险资产参与决策,居民不同的政治参与类型对家庭参与高风险资产决策存在差异化影响:居民的"抗争类政治参与"、"意见反馈类政治参与"能够显著的提升其家庭参与高风险资产参与决策的概率,而"投票类政治参与"并不显著对家庭参与高风险投资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居民的教育程度能够显著地弱化了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对家庭高风险活动的边际影响;同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剑  李后建  邹雨潇  
本文利用CGSS2010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异质性政治参与、政治能效感和家庭高风险资产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居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有助于家庭参与高风险资产参与决策,居民不同的政治参与类型对家庭参与高风险资产决策存在差异化影响:居民的"抗争类政治参与"、"意见反馈类政治参与"能够显著的提升其家庭参与高风险资产参与决策的概率,而"投票类政治参与"并不显著对家庭参与高风险投资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居民的教育程度能够显著地弱化了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对家庭高风险活动的边际影响;同时本文分析了居民政治效能感、政治参对家庭高风险投资决策的影响渠道,结果表明政治参与通过媒体信息获取路径提升了家庭高风险投资参与决策概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顾凌云  毛润辰  
本轮金融危机自2007年以次贷危机的形式在美国初露端倪,之后演化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规模巨大的金融海啸: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各项金融指标急剧恶化,同时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急升,部分国家甚至面临倒债危机的危险。世界经济从1960年繁华的顶端开始衰退。次贷危机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然而对于本轮金融危机而言,它是一根导火线,接下来使危机蔓延加剧的是由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人行福建省顺昌县支行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