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18)
2023(20183)
2022(17084)
2021(16048)
2020(13431)
2019(31025)
2018(30459)
2017(58537)
2016(31759)
2015(35745)
2014(35791)
2013(35650)
2012(32590)
2011(28720)
2010(29163)
2009(27071)
2008(26037)
2007(23213)
2006(20553)
2005(18228)
作者
(89498)
(74707)
(73898)
(70883)
(47186)
(35783)
(33718)
(29131)
(28271)
(26788)
(25331)
(25219)
(23666)
(23287)
(23148)
(22945)
(22208)
(21945)
(21455)
(21243)
(18439)
(18343)
(18142)
(17231)
(16795)
(16636)
(16624)
(16621)
(15283)
(14980)
学科
(124053)
经济(123903)
(99406)
管理(97466)
(75782)
企业(75782)
方法(55262)
(52641)
数学(48010)
数学方法(47364)
(46131)
中国(37967)
农业(34988)
业经(32018)
(30261)
(30065)
银行(30021)
(29307)
金融(29305)
(28622)
地方(27701)
(26078)
财务(25987)
财务管理(25914)
(25334)
企业财务(24651)
(21982)
贸易(21966)
(21410)
理论(20901)
机构
学院(437967)
大学(436273)
(176864)
管理(174660)
经济(172872)
理学(149279)
理学院(147700)
管理学(145130)
管理学院(144296)
研究(143495)
中国(117318)
(92150)
(90503)
科学(87882)
(82449)
(71924)
中心(69172)
财经(68206)
业大(67379)
(66837)
研究所(64600)
农业(63247)
(62123)
北京(57838)
(55718)
师范(55203)
(54033)
经济学(53148)
(51577)
财经大学(50521)
基金
项目(293948)
科学(230890)
研究(216306)
基金(213307)
(185195)
国家(183578)
科学基金(158209)
社会(137086)
社会科(129738)
社会科学(129697)
(115046)
基金项目(112944)
自然(101835)
自然科(99468)
自然科学(99443)
教育(98238)
自然科学基金(97650)
(95386)
编号(88842)
资助(87858)
成果(72103)
重点(65152)
(64758)
(62540)
(60683)
课题(60173)
国家社会(56679)
创新(56628)
科研(56356)
教育部(55578)
期刊
(198424)
经济(198424)
研究(130460)
中国(90876)
(80420)
(74699)
学报(69170)
管理(63717)
科学(62896)
农业(54044)
大学(53877)
(53175)
金融(53175)
学学(50826)
教育(44187)
技术(37505)
业经(35453)
财经(33573)
经济研究(29990)
(28806)
(27623)
问题(26399)
图书(24153)
(22557)
理论(21391)
技术经济(20872)
财会(19788)
现代(19713)
科技(19615)
实践(19346)
共检索到668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廷贵  黄飚  罗志华  
我国长期的低利率、负利率环境,导致了以储蓄为主要金融资产管理工具的农村居民难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当前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下,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方针政策,帮农民管好钱,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应因地制宜地从传统存、贷、汇业务向创新负债业务和表外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帮助农民积累财富和管理财富,实现财产性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永明  
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显著不足。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确认土地房屋产权,实施"宅基地换房",土地信托入股,交易地权房产,参与金融市场等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维哲  王鑫  
文章在分析陕西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制约陕西农民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因素,进而研究了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措施:构建农民产权制度保障、健全市场机制、培养现代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充分发挥政府规范和引导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合林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命题,本文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创造条件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是前提条件,其核心是拥有对土地产权的自主处置权或交易权,使农民通过家庭承包而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与城市通过出让形成的土地使用权权能一致起来;农民土地使用产权在市场中合法交易流转是充分条件。它主要包括两个领域或形式,即农业生产用地内部之间的交易流转和农用土地向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在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法律地位的前提下,真正"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得以形成,流转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至于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兆征  
一、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一)现状分析。近年来,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起伏较大,增速较快,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7年、2009年山西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如何保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当前,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沉睡资本",未来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巨大。广东东莞和重庆等先行地区在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方面做了诸多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助于从实践层面探索完善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覃建芹  
土地制度的缺陷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制约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功能的发挥。为了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落实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华伟  
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的绝对量依然很小,且其来源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指出,应采取积极措施拓展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提高其财产性收入。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同时对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也有很大的帮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丁晓宁  杨海芬  王瑜  
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之一。本文对河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分配状况进行研究,从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不足、资本市场不合理、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等多方面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的农村金融困境,并基于农村金融视角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晓奇  
本文依据安阳县国家农调队提供的100户农村居民近三年财产性收入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该县域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增收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中信  唐毅豪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财产性收入提升对于改善我国农村地区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为农村居民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经济来源。基于财产性收入的产权本质,本文对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升原理进行讨论,认为农地股权运作是我国当前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恰当选择。进一步,围绕上述话题对农地股权运作提出建议,认为应当加大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同时完善相关流程制度,并对其现有产权模型进行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克俊  高杰  付宗平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出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较大且有扩大、不同地区结构差异明显等特征。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但在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下并没有盘活。为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应从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宅基地和房屋财产、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征地制度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修订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这是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玉奎  周诺亚  李丕东  
基于1996—2010年2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面板VAR模型,本文从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两个视角,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非常有限,从地区层面看,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不但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缩小其收入差距;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除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信贷支持具有扩大农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外,农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对农民收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此,西、中、东三大区域的农村金融发展所呈现的阶梯上升特征恰好对应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型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楚亮  
本文在四省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农村居民收入和外出行为对于家庭财产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财产分布不均等程度要高于收入的不均等性,金融资产的不均等性尤其要高一些;财产不均等与收入不均等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收入不均等将转化为财产不均等。本文的结果也发现,家庭的外出决策对于财产积累,特别是金融资产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顺伟  
推进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调查了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考察了制约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