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6)
2023(7403)
2022(6289)
2021(5676)
2020(4490)
2019(10226)
2018(9793)
2017(17251)
2016(10373)
2015(12364)
2014(12613)
2013(11628)
2012(11112)
2011(10198)
2010(10673)
2009(9068)
2008(8832)
2007(8035)
2006(7444)
2005(6927)
作者
(29036)
(24143)
(23905)
(22771)
(15456)
(11629)
(11024)
(9446)
(9368)
(9067)
(8257)
(8146)
(7908)
(7843)
(7691)
(7409)
(7378)
(7177)
(7003)
(6930)
(6535)
(6135)
(5970)
(5905)
(5672)
(5506)
(5496)
(5367)
(5061)
(4941)
学科
(41197)
经济(41157)
(23162)
管理(23107)
中国(17615)
地方(16863)
(16683)
企业(16683)
(13504)
业经(11294)
教育(11194)
理论(10154)
地方经济(9648)
教学(9603)
农业(9517)
技术(9423)
(9287)
方法(9177)
(8055)
金融(8055)
(8023)
银行(8005)
(7870)
数学(7222)
数学方法(7074)
(6961)
(6942)
发展(6932)
贸易(6932)
(6904)
机构
学院(143313)
大学(131278)
研究(52476)
(51689)
经济(50276)
管理(44673)
中国(37839)
理学(36542)
理学院(35974)
管理学(35130)
管理学院(34883)
科学(31918)
(30440)
(27466)
(25477)
技术(25392)
研究所(24471)
(24456)
(24223)
职业(24186)
师范(23995)
(23655)
中心(23197)
(21096)
北京(20188)
(19181)
业大(19134)
教育(19097)
农业(18702)
师范大学(18505)
基金
项目(86167)
研究(72542)
科学(67044)
基金(53816)
(45560)
国家(44963)
社会(40747)
(40288)
教育(38804)
社会科(38334)
社会科学(38327)
科学基金(37783)
编号(33868)
(32404)
成果(28105)
基金项目(27841)
课题(27560)
(25583)
(23864)
资助(21924)
自然(21652)
自然科(21132)
自然科学(21129)
发展(20951)
重点(20949)
自然科学基金(20696)
(20543)
规划(19962)
(19491)
项目编号(18765)
期刊
(68677)
经济(68677)
研究(46883)
中国(45460)
教育(42707)
(24078)
技术(19219)
学报(19069)
管理(18938)
科学(17731)
农业(17087)
职业(16894)
(16812)
大学(14967)
(14893)
金融(14893)
学学(13392)
业经(13075)
技术教育(10621)
职业技术(10621)
职业技术教育(10621)
经济研究(10443)
(10290)
论坛(10290)
(9557)
财经(8706)
问题(8430)
(7655)
(7630)
图书(7435)
共检索到240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云斗  
职业院校在重视学生的思想意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职业。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提出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绚  
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的现状出发,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结合社会、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力图寻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培育出具有不断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德明  
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不仅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当前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强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文综合素质训练等途径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兆飞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能力相辅相成。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维度的构建应该坚持"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统一,实现以创新为核心的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重要从转变学生观念,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适应社会和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入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接受。今天的"通识教育"已从高等教育领域延伸至职业教育和中学教育范畴,成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度注重单纯的技能训练或某一职业知识的学习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环境变化的需要。企业更需要的是综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肖梅  李霞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扶持,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办学的条件和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就业稳定性较差,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认可度不高。本文从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方面进行探究,研究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文章首先指出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然后分析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的流程与特点,最后阐述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建立和谐高效的自评工作制度;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自评内容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自评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平台开展自评工作;狠抓自评后的工作整改与落实;营造与构建内部评估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淑欣  李相佑  赵志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清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要推动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与理财专业是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新设的一个热门专业,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主要服务于投资、理财领域,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而我国资本市场又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清涛  伊宏伟  
本文主要从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解析入手,提出在生源及需求方面的关注问题,并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站在"以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原点上,探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发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观念转变的具体措施、方法与作用,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学院特色、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华  张秀军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育改革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子飘  丁孝智  
根据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区域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专业改造和新专业设置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这样才能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春红  
文章从价值导向的视角研究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共享,促进价值活动的重构与创新,最终使参与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利益相关者之间达到共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各参与方对合作的满意度受多种利益因素影响,并反过来影响校企合作的发展;政策支持、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加强校企合作双方关系管理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培  张凤生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职教育自身建设,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指导思想的滞后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的主要因素。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支撑,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先导,逐步发展成为依托行业产业链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累了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丽英  
自主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主学习是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形成独立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能力。本文在调查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以学习风格理论为指导,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构建了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探索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