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2)
2023(8504)
2022(6999)
2021(6150)
2020(5017)
2019(11345)
2018(10965)
2017(21634)
2016(11410)
2015(13002)
2014(12865)
2013(13083)
2012(12782)
2011(11836)
2010(12056)
2009(11077)
2008(11150)
2007(9890)
2006(8936)
2005(8210)
作者
(33723)
(28206)
(28062)
(26675)
(18487)
(13595)
(12797)
(10907)
(10853)
(10235)
(9813)
(9642)
(9139)
(9020)
(8959)
(8817)
(8244)
(8212)
(8140)
(8023)
(7178)
(6986)
(6977)
(6498)
(6424)
(6376)
(6296)
(6206)
(5737)
(5522)
学科
(66094)
经济(66037)
管理(33591)
(33148)
方法(26275)
(24751)
企业(24751)
数学(23751)
数学方法(23616)
中国(19301)
地方(19201)
(16315)
业经(13720)
(13071)
农业(11716)
(11231)
金融(11231)
地方经济(11050)
(10775)
贸易(10765)
(10644)
银行(10634)
(10350)
(10343)
(10320)
(9782)
(9672)
环境(9558)
技术(8883)
(7887)
机构
学院(172080)
大学(171055)
(78375)
经济(76937)
管理(64640)
研究(61626)
理学(54537)
理学院(53924)
管理学(53216)
管理学院(52892)
中国(48477)
(37013)
(36686)
科学(34514)
(30669)
财经(28672)
中心(28132)
研究所(27141)
(27001)
(26816)
(26099)
经济学(25142)
北京(24150)
(23563)
师范(23357)
经济学院(22765)
(22449)
业大(22411)
(21871)
财经大学(21211)
基金
项目(108508)
科学(86704)
研究(81865)
基金(79102)
(67622)
国家(67004)
科学基金(58111)
社会(54504)
社会科(51873)
社会科学(51863)
(42307)
基金项目(40987)
教育(37379)
自然(35218)
(35024)
自然科(34229)
自然科学(34220)
自然科学基金(33629)
资助(33194)
编号(32085)
(29245)
成果(26471)
(24655)
重点(24438)
发展(24321)
(23921)
课题(23342)
国家社会(22996)
(22482)
教育部(21636)
期刊
(91977)
经济(91977)
研究(56840)
中国(38059)
(27124)
管理(25516)
(25078)
学报(23665)
科学(22684)
(21941)
金融(21941)
教育(19710)
大学(18887)
学学(17721)
农业(17090)
业经(15721)
经济研究(15503)
财经(15348)
技术(14971)
(13186)
问题(12318)
(10120)
(9204)
技术经济(9166)
商业(9029)
世界(8701)
国际(8679)
统计(8589)
经济问题(7929)
(7924)
共检索到275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平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来说,可持续发展观无疑是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最新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自然辩证法课程体系的特点,全面深刻地讲授该内容非常必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洪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理论基础。自然辩证法诞生以及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我国先后成立自然科学研究会、新哲学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座谈会等相关研究组织,对自然辩证法展开了具体学习和宣传。直至1956年,自然辩证法在我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并在之后中国场域中取得了较大的学术发展以及社会效益。文章结合《自然辩证法概论》一书,就自然辩证法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展开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健  
为了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科技创新素质的人才,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采用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科技史资源,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凸显自然科学的批判性,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强调科学技术方法教学,给学生科技创新的工具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玲  谈存峰  
农业现代化取得进步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关键步骤,也是深入解决现阶段"三农"难题的重中之重,关系社会稳定。自然辩证法是提高认知并引导人们正确处理问题的思维科学,其科学原理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应用广泛。文中采用文献法,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意义着眼,阐述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运用,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纵深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寇世琪  
试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寇世琪自然辩证法课程是指在我国高校理工农医硕士生中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方法论问题,在教学中还要用建设有中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关于《自然辩证法》教材改革的若干思考陈昌曙远德玉陈凡近些年来,为了加强和完善硕士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工农医学科已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自然辩证法教材相继问世,这无疑是国内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丰硕成果,但我们还不能说目前自然辩证法的教材建设已大功告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承训   闫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一大特征。对此理解往往产生两种偏颇认识,即不顾生态文明的老路和消极对待生态文明的歧途。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普遍联系”的思维将人与自然界概括为“顺从”与“改良”的辩证统一。习近平同志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深化拓展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我们应当全面理解人类顺从自然界和“改良”、改造自然界的协同关系,树立以顺从为前提、以“改良”、改造为手段展开生态建设的辩证思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同时,进一步领会“守攻协同”的绿色现代化理念和实践是对共产主义准则的极大丰富,要不断运用科学技术进步升华人与自然相交换的多层次循环经济,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孟斌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内容及财经类院校的教育目的决定了自然辩证法在财经类院校的地位与作用。通过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既能帮助财经类院校的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增强思维能力,又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增强对科学领域里各种社会思潮、哲学思潮的辩别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提高《自然辩证法》教学质量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及其原则王志强《自然辩证法》课是理工农医科各专业硕士生必修的学位课程之一。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门课程在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改善和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严金海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重要思想教育功能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意识,以指导学生的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意识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其核心是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客观态度、创新意识、怀疑精神和公用主义是科技意识教育的重点。开展科技意识教育的途径有四:专题讲座、史论结合、结合专业撰写论文、围绕热点难点开展讨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翟柯  
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充分提高教学质量是该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问题之一。作者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个层面阐述了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努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岛  桑卫国  
民族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已为国内民族生态学者所接受和使用,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莫衷一是,亦缺乏能够涵盖民族生态系统内所有组成的统一模型。马克思主义哲学向来重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希望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发展导向。根据"自然辩证法"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体系模型",民族生态系统可划分为非生物自然环境、生物界、人与工具综合体、社会活动、意识形态五层,五层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形成紧密的整体。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民族生态系统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德彦  
文章总结了作者多年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的体会,阐述了自然辩证法原理与科学史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中的作用。即:通过追溯科学理论的孕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剖析不同世界观对科学家认识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剖析科学史上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种教学方法开阔了学员的思路,提高了学员科学创造的兴趣和勇气,受到学员的欢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永杰  
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加强研究生科学精神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求真精神、求实精神和求新精神;《自然辩证法》课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开展科学教育专题讲授、实行课堂讲授史论结合、组织班级课堂讨论或小组辩论等;通过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升华了学生对科学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锻炼和培养了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习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石国进  龚耘  
认为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关系,体现的就是科学精神和科学规范,两者以"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介于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容和"为国服务"的现实需求之间。科学精神和科学规范是自然辩证法的应有之义,使它们成为维系教学内容与现实意义之间张力的重要因素,是该学科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