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6)
- 2023(3088)
- 2022(2311)
- 2021(2051)
- 2020(1625)
- 2019(3597)
- 2018(3524)
- 2017(6496)
- 2016(3484)
- 2015(4038)
- 2014(4229)
- 2013(4188)
- 2012(3988)
- 2011(3543)
- 2010(3548)
- 2009(3215)
- 2008(3428)
- 2007(3547)
- 2006(3254)
- 2005(2588)
- 学科
- 济(18289)
- 经济(18181)
- 管理(13111)
- 业(7067)
- 中国(5732)
- 企(5663)
- 企业(5663)
- 地产(5270)
- 房(5270)
- 房地(5270)
- 房地产(5270)
- 农(5148)
- 城市(4186)
- 地方(4086)
- 城市经济(3855)
- 财(3712)
- 方法(3631)
- 经济管理(3479)
- 业经(3392)
- 制(2935)
- 数学(2931)
- 教育(2876)
- 农业(2872)
- 数学方法(2864)
- 策(2545)
- 环境(2471)
- 理论(2396)
- 发(2344)
- 和(2309)
- 划(2202)
- 机构
- 大学(47916)
- 学院(47605)
- 济(18158)
- 经济(17582)
- 管理(17378)
- 研究(16999)
- 理学(13646)
- 理学院(13471)
- 中国(13455)
- 管理学(13197)
- 管理学院(13105)
- 京(11062)
- 财(10494)
- 科学(9121)
- 江(8956)
- 中心(8642)
- 所(7944)
- 财经(7475)
- 范(7355)
- 师范(7299)
- 北京(7147)
- 州(6961)
- 经(6838)
- 研究所(6810)
- 农(6798)
- 院(6547)
- 省(6450)
- 业大(6134)
- 技术(5912)
- 师范大学(5813)
共检索到86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一、各地20%保障房覆盖率背后的问题(一)千篇一律的20%覆盖率明显不科学。从各地保障性住房规划看,都是把保障房覆盖率定在20%左右,仅个别省份或城市把保障房覆盖率提高到了25%以上。与制定GDP增长目标不同,各地制定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目标都显得保守,仅限20%左右。但各地千篇一律的目标合适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房价水平不同,收入群体间差距不同,各地保障房覆盖率应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目前各地"一刀切"的统一性目标,明显是一种拍脑袋做法。一些大城市,房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雷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筹集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的现状及问题成因。现阶段,政府直接投资是保障性住房资金的主要来源。财政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渠道主要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地方各级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安排的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的资金,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安排的资金等。尽管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高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琳琳
为了有效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事业发展,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确定保障对象?本文根据国内近几年的实践和国际经验,就这一问题提出建议,供大家参考。一、目前保障范围确定中的问题(一)国家规定仍未定型,总体是逐步放宽。2007年以前,廉租房的主要对象是城镇最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户,主要限于民政部门确定的低保人员中的住房困难家庭。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对象则是城镇"中低收入者中的住房困难家庭"。2007年国务院"24号文"则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赖俊宇 彭海城
保障性住房开发商的合理利润率,应依据其所承担的风险来确定。根据开发商所承担市场风险的不同,保障性住房分为开工前定价和竣工后定价两类。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测度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得到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商的合理利润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修大鹏 吕萍 戚仕军
探索住房保障水平的测度方法,是制定住房政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使用公共管理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住房经济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构建模型,定量的研究住房保障水平和财政投入,探求建立城市住房保障水平和住房保障投入的理论模型,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对中国29个大中城市住房保障水平进行测算和城市间对比分析。本研究对制定住房发展规划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保障边界 政府责任 测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璇
<正>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推进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内的“三大工程”建设,统筹化解房地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自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构建我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三大工程”后,再次就保障房建设工作进行部署。保障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住房供给和分配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安居工程关系国计民生。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2011年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目标背后,建设资金的来源及运作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1.3万亿元的资金需求,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仅为1000多亿元,各地方财政受有限财政资金及现阶段控制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制约,投入保障房建设的资金也比较有限。因此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更多地需要依靠市场。如何畅通渠道引导资金流向保障房建设的同时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一线话题栏目就此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周江教授、国家开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风
2011年年初,中央下达给浙江省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任务是18万套,所需建设用地为13183亩。9月29日,记者从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获悉,截至9月18日,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已供应11421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6.64%,并力争尽快完成保障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鸿群 袁宁 杨洁
文章利用201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发现的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采用46个国家数据测算我国住房保障财政投入合理值并分析住房保障水平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合理住房保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约为0.81%,住房保障支出存在缺口。而我国住房保障地区差异较大,住房保障不足地区、总体均衡地区以及过度保障地区主要对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同时预测了2016—2020年我国整体以及各地区住房保障合理支出,为政府住房保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连凯
当前制约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要因素保障房建设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持政策措施。一是我国尚无专门管理办法明确规范,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二是金融机构对保障房的信贷支持没有做明显区分,对借款人给予的优惠政策较少。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自身存在较高潜在风险,政府部门尚未建立完善的财税优惠政策、担保和保险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炳才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组屋)制度的成功,在于其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1959年新加坡200万人口中,40%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大多数居民只能栖身在用木板和铁皮搭建的棚屋之中,能够住上像样住房的人只有9%,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3平方米。极端恶劣的住房条件和安全状况,导致居住区内两次失火,烧死了数十人,迫使政府痛下决心,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把居民从人口和居住集中的市中心向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建海
我国提出"十二五"时期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规划目标,这是基于我国长期以来保障房供给严重不足的一次制度纠偏。到2015年底,如果不计算小产权房,保障房供给套数大约可占全部住房的36%,在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我国保障房建设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因此3600万套保障房建成之后,大规模的实物保障将逐步过渡到实体保障、资金保障与制度保障并行的阶段,其中通过改革现行制度促进保障房的转化是关键。
关键词:
住房市场化 保障房 小产权房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庞溟 朱建辉 万嘉栋
<正>随着近年来保障性住房的战略地位不断抬升,以及新一轮商品房去库存的推进,中央、地方以及社会资金层面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较以往明显加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郑慧 相伟
2011年9月9日,国家行政学院保障性住房问题研究课题组一行三人赴天津市调研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天津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既与其起步早、领导重视有关,也与其重规划、重建长效机制等有关。现就这次调研情况汇总,供大家参考。一、"十一五"时期以来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天津《今晚报》8月9日头版头条揭晓了由百姓投票选出的"我爱天津的100个理由",其中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忠 李连海
近年来,河北省怀来县财政局把保障房建设作为惠及民生的首要工作来抓,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落实划拨土地地块,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全县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2009年以来,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821套,已完成投资41800万元,落实保障性住房税费减免2716万元,安居惠民工程收到良好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县财政局强化资金管理,加大筹集力度,确保了任务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