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6)
2023(10487)
2022(8799)
2021(8005)
2020(6249)
2019(14309)
2018(13914)
2017(26810)
2016(14608)
2015(16020)
2014(16195)
2013(16126)
2012(15422)
2011(14297)
2010(14705)
2009(13412)
2008(13390)
2007(12117)
2006(11055)
2005(10488)
作者
(43126)
(36013)
(35671)
(34123)
(23274)
(17343)
(16261)
(13788)
(13730)
(13299)
(12443)
(11946)
(11819)
(11669)
(11639)
(11088)
(10629)
(10601)
(10486)
(10359)
(9267)
(9008)
(8797)
(8355)
(8245)
(8219)
(8110)
(8070)
(7336)
(7209)
学科
(65058)
经济(64996)
(40342)
管理(40263)
(30646)
企业(30646)
中国(21688)
方法(20944)
(19886)
地方(19750)
数学(18170)
数学方法(17925)
业经(15388)
(15254)
(13744)
银行(13729)
(13558)
贸易(13545)
(13372)
(13356)
农业(13320)
(13234)
金融(13234)
(13120)
(12168)
(11629)
(10942)
地方经济(10885)
技术(10072)
环境(9778)
机构
学院(210311)
大学(206626)
(90665)
经济(88628)
研究(79666)
管理(76273)
理学(63494)
中国(63001)
理学院(62711)
管理学(61694)
管理学院(61277)
科学(46492)
(44846)
(44285)
(41300)
研究所(36824)
(36323)
中心(36231)
(34395)
财经(33431)
(30323)
(29399)
北京(29155)
师范(29119)
(28630)
业大(28441)
农业(28060)
(27923)
经济学(27810)
(25662)
基金
项目(130241)
科学(103003)
研究(97733)
基金(93164)
(80988)
国家(80236)
科学基金(68194)
社会(62081)
社会科(58947)
社会科学(58936)
(51545)
基金项目(47343)
教育(44482)
(43496)
自然(42389)
自然科(41412)
自然科学(41402)
自然科学基金(40674)
编号(39434)
资助(39170)
(33790)
成果(33533)
重点(29762)
课题(29245)
(28674)
发展(27460)
(27087)
(26972)
(26707)
国家社会(25556)
期刊
(110457)
经济(110457)
研究(70739)
中国(49670)
(35131)
(32653)
管理(31086)
(31056)
金融(31056)
学报(30237)
科学(28869)
教育(27173)
农业(23769)
大学(23161)
学学(21761)
业经(18958)
技术(18280)
经济研究(18190)
财经(16818)
(14500)
问题(13995)
(12664)
(12414)
国际(11663)
世界(10642)
商业(10067)
技术经济(10040)
现代(9768)
(9730)
论坛(9730)
共检索到34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瑞平  李恩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小梵  汪传敬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操作空间,得出有效性不足和操作空间有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这种状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健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是决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1999—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利用货币政策状态模型分解出货币政策操作规范中相机抉择和规则两种成分,进而分析两种操作规范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改革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惯性;规则对经济及物价具有扩张作用,相机抉择则具有收缩作用;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相比,规则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都较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国平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分设,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机制调整到位,为央行独立行使货币政策奠定了基础。近20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历程及实施效果表明,央行制定及把握货币政策的能力在逐步提高,调控手段日趋灵活。文章还总结了影响货币政策效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求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慈拉  
通过对商业银行创造货币过程的剖析和货币供给内生性机制弱化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能力的分析,显示出当国民经济高涨促进货币需求激增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会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博弈关系。对此本文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应建立在与商业银行合作博弈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格机制和价格型操作工具,引导社会公众预期;缩小存贷款利差,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取消贷存比约束,发展主动负债工具;改革准备金制度,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倡导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等,以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元龙  
一、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在货币市场中运行的是短期资金,由于这些资金所具有的偿还期短、流动性高和风险性小等特点,与货币本身属性相类似,所以将这一市场称之为货币市场。一般认为货币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俞雅乖  
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财政分权改革的推动,伴随地区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这使得财政分权的环境成本成为值得研究的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我国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财政分权程度提高反而增加环境污染水平。进一步对财政分权与环境关系进行地区分析,发现因不同的地区特性而呈现不同的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影响机制。因此,需进一步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和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以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环境质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亮  纪明明  张茜  
电子货币通过对传统货币进行替代改变了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较低时,替代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随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不断提高,替代加速效应会起到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特征。基于协整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对M0的替代程度较高,这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对M1的替代程度相对较低,这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电子货币仍处于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阶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光友  
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已经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给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本文以电子货币为视角,选取我国电子货币的样本数据及与货币乘数相关的变量,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电子货币的存在放大了货币乘数的效应;(2)电子货币加剧了货币乘数的波动,致使货币乘数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增加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3)货币乘数的变动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梅建予  陈华  
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之后货币大规模跨境流动而引起的担忧。文章研究发现,在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境外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央银行应将境外汇率失衡纳入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反应系数取决于境外利率、产出和价格对境外货币需求的决定系数。理论分析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价格的有效性,而是否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产出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未对国内利率、产出和价格带来明显冲击,且无论是在M0层次,还是在M2层次,人民币国际化均未明显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