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9)
- 2023(4972)
- 2022(4230)
- 2021(3809)
- 2020(3293)
- 2019(7616)
- 2018(7333)
- 2017(14046)
- 2016(7412)
- 2015(8312)
- 2014(8247)
- 2013(8216)
- 2012(7984)
- 2011(7196)
- 2010(7285)
- 2009(6871)
- 2008(6983)
- 2007(6354)
- 2006(5698)
- 2005(5371)
- 学科
- 济(31283)
- 经济(31241)
- 业(19353)
- 贸(18317)
- 贸易(18308)
- 易(17779)
- 管理(17002)
- 方法(14395)
- 企(13145)
- 企业(13145)
- 数学(12403)
- 数学方法(12282)
- 险(10770)
- 保险(10679)
- 中国(10052)
- 地方(8291)
- 农(8087)
- 银(7445)
- 财(7435)
- 银行(7422)
- 制(7174)
- 行(7056)
- 融(6942)
- 金融(6940)
- 出(6715)
- 关系(6680)
- 学(6310)
- 业经(5845)
- 口(5814)
- 出口(5805)
- 机构
- 大学(110709)
- 学院(108821)
- 济(49936)
- 经济(49044)
- 研究(42614)
- 管理(37231)
- 中国(35587)
- 理学(30925)
- 理学院(30530)
- 管理学(29922)
- 管理学院(29750)
- 科学(25462)
- 京(24148)
- 财(23540)
- 所(22798)
- 农(21783)
- 研究所(20601)
- 中心(19158)
- 财经(18324)
- 农业(17641)
- 江(17119)
- 业大(16775)
- 经(16645)
- 经济学(16329)
- 院(15851)
- 北京(15541)
- 经济学院(14930)
- 财经大学(13818)
- 贸(13666)
- 州(13529)
- 基金
- 项目(70854)
- 科学(54203)
- 基金(52220)
- 研究(48692)
- 家(47541)
- 国家(47199)
- 科学基金(38316)
- 社会(30991)
- 社会科(29304)
- 社会科学(29295)
- 基金项目(26683)
- 自然(25701)
- 省(25607)
- 自然科(25081)
- 自然科学(25069)
- 自然科学基金(24642)
- 划(22949)
- 资助(22898)
- 教育(21286)
- 编号(18263)
- 重点(16640)
- 部(16162)
- 发(15647)
- 成果(15145)
- 科研(14362)
- 创(14156)
- 计划(13701)
- 教育部(13516)
- 创新(13422)
- 国家社会(13327)
共检索到17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征 彭志豪 高飞
基于中国和中东欧十六国贸易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欧班列开行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及贸易结构(包括进出口结构和商品种类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班列的通行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总体上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贸易效应主要体现在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贸易上,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弱;在商品种类结构方面,中欧班列有利于中国-中东欧制成品贸易,且对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大,而对初级产品贸易影响相对较小;此外,中欧班列对机械产品贸易尤其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中欧班列的开通并没有改变现阶段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的结构特征,而是进一步强化了现有结构特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卫杰 李泽昆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自2012年开始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16+1合作机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16+1合作机制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趋势与特点,根据有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16+1合作 中东欧国家 一带一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龚江洪 陈旭华
通过系统分析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现状以及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构建了3个引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验证了经济规模对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对中国与中东欧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而地理距离不利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扩大,欧盟东扩则有利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扩大。研究还表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偏离了林德的"需求相似论"。最后,基于引力模型估计了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潜力和合作重点,即:一要进口更多中东欧产品;二要拓展合作领域。
关键词:
引力模型 中国-中东欧 贸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长青 彭馨 陈玉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公共卫生危机,导致各国政府先后实施了禁航禁运和贸易限制措施,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各国贸易政策相互模仿的同群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2009—2018年中东欧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中东欧国家对华贸易的同群效应。结果显示:(1)中东欧国家对华贸易实践不仅仅依据本国的经济社会条件,还会通过模仿同群国家的对华贸易实践,也即是说中东欧国家的对华贸易实践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2)地理上越相近、市场自由度越相似、经济发展水平越相近、经济外向度越相似的中东欧国家,其对华贸易实践的同群效应越显著。(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中东欧国家对华的贸易政策的同群效应不太显著,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该同群效应特别显著。对中东欧国家对华贸易的同群效应研究,为研究中东欧国家对华贸易的影响因素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打造"样板工程"、推进"示范项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同群效应 中东欧国家 对华贸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子傲 韩景华
中东欧国家正经历欧债危机后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其大力推进的"向东开放"政策与中国"一带一路"愿景不谋而合,双方发展战略契合度高,合作潜力巨大。本文基于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测算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分别在不同目标市场上基于HS4位编码的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中东欧16国与不同贸易伙伴的贸易结合度指数,从细分产品角度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在分析基础上提出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产品出口等提升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合作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窦菲菲
本文集中研究2004年加入欧盟后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对华贸易中挤出竞争和转移效应的形成、发展及其原因。首先介绍中东欧对华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和主要趋势;其次,对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经贸往来中的挤出效应和转移效应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中东欧国家对华双边贸易中商品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导致了挤出性竞争关系的形成和日益加剧;中东欧国家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及欧盟统一规则的影响是中东欧国家贸易政策与重心调整以及出现对华贸易转移效应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进行总结,并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未来的贸易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东欧 对华贸易 挤出竞争 转移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平 冯建滨 刘永辉
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是衡量国际贸易有效程度、确定未来贸易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基于非效率项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别在"16+1"和"16+1+10"背景下测算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效率和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效率较高,但贸易潜力不显著;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低于双边贸易效率,出口贸易潜力超过双边贸易潜力;出口贸易潜力在"16+1+10"背景下较"16+1"背景下有显著提高。由此,提出进一步落实"16+1"合作机制、扩大进口、改进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议,以期实现贸易潜力,提高贸易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如晓 杨修 李婧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文化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也面临着文化产品贸易发展不平衡、核心文化产品贸易占比偏低、贸易伙伴过于集中等问题。本文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中国文化产品市场过度保护以及双方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偏低是制约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中东欧地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引进中东欧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开展同中东欧优势文化企业国际创新合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鸟儿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宁波与中东欧的双边贸易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提升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是宁波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了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分析宁波与中东欧16国(地区)进出口贸易现状、竞争性和互补性之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宁波与中东欧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宁波与中东欧的互补性在逐年加大,有很大的贸易潜力,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地区)在工业产品领域的双边贸易合作,不断开发新贸易伙伴的潜力,加强优势产业的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琴 苏小莉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拓展中东欧市场。国际范围内的关税壁垒逐渐减少,通过贸易便利化措施促进贸易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贸易政策选择。本文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东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欧盟国家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比较其对两者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陆路和港口基础设施水平、非关税贸易壁垒流行程度对中国产品出口中东欧存在显著影响,而中东欧陆路基础设施、海关程序处理的负担显著影响欧盟对中东欧的出口量,且中东欧各项贸易便利化措施产生的贸易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我国应加大对中东欧各项交通基础设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东欧 贸易便利化 引力模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婷 刘胜题
以2011-2020年的贸易数据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机电产品贸易概况,并利用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指数研究双方机电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机电设备是重点贸易领域;中国在机电设备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不显著且不确定;贸易双方出口相似度较高,竞争程度日益激烈;贸易互补性较弱,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中国需要不断优化与中东欧国家机电产品贸易的发展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琴 卫慧妮
数字革命影响全球产业格局,数字贸易已成为我国"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重点。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其目前同我国的数字贸易规模较小,但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数字贸易符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数字化发展理念,未来将成为"17+1"合作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国数字技术竞争优势的凸显、中东欧基础良好的数字市场和中国政府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双边数字贸易潜力。然而,中东欧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中国数字平台成本的增加、双边数字贸易治理难题以及欧美的政治阻碍等因素挤占双边贸易的发展空间。中国政府应在化解政治阻碍的同时制定差异化数字贸易战略,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数字贸易治理政策对接,加大对跨国数字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双边数字贸易发展。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技术 电子商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春鹏 肖海峰
本文根据UN COMTRADE相关数据,在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中东欧16国市场需求增加是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出口产品结构效应和出口市场分布效应均未表现出应有的作用,加之近年来出口竞争力下降,均不利于出口的增长;在中东欧16国农产品出口方面,中国市场需求增加是推动中东欧16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出口竞争力提升同样对出口增长有所贡献,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则抑制了出口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敏 邓琳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中东欧成为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该文选取了中国与22个国家2007年至2014年的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着重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总体较低,在0.3-0.5之间波动。未来,双边贸易潜力及中国对中东欧的单向出口潜力都较大。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GDP、双方人口、双方人均收入差异、"一带一路"策略等因素促进双边贸易,距离、关税水平、欧盟一体化等因素阻碍双边贸易。未来,应从"一带一路"建设、贸易便利化、优势产业合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双边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
关键词: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中东欧 随机前沿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