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4)
- 2023(3114)
- 2022(2428)
- 2021(2217)
- 2020(1771)
- 2019(3862)
- 2018(3616)
- 2017(6285)
- 2016(3323)
- 2015(3711)
- 2014(3623)
- 2013(3662)
- 2012(3246)
- 2011(2983)
- 2010(3031)
- 2009(2777)
- 2008(2741)
- 2007(2553)
- 2006(2320)
- 2005(2150)
- 学科
- 济(16119)
- 经济(16110)
- 业(13487)
- 管理(10951)
- 企(9648)
- 企业(9648)
- 方法(6455)
- 农(5846)
- 数学(5496)
- 中国(5474)
- 数学方法(5452)
- 技术(5161)
- 农业(4382)
- 业经(4374)
- 地方(3655)
- 贸(3286)
- 贸易(3282)
- 易(3204)
- 财(3119)
- 制(2709)
- 学(2646)
- 和(2503)
- 银(2498)
- 银行(2495)
- 划(2476)
- 行(2430)
- 发(2367)
- 环境(2338)
- 策(2324)
- 融(2302)
- 机构
- 大学(50426)
- 学院(50250)
- 济(24012)
- 经济(23620)
- 管理(20931)
- 研究(19908)
- 理学(17950)
- 理学院(17765)
- 管理学(17546)
- 管理学院(17446)
- 中国(14993)
- 科学(12120)
- 京(11182)
- 农(10573)
- 所(9935)
- 财(9217)
- 中心(9064)
- 研究所(8986)
- 业大(8379)
- 农业(8214)
- 江(8174)
- 院(7405)
- 经济学(7387)
- 财经(7165)
- 北京(7076)
- 经济学院(6632)
- 经(6615)
- 省(6412)
- 经济管理(6325)
- 科学院(6302)
- 基金
- 项目(35536)
- 科学(28927)
- 研究(26690)
- 基金(25819)
- 家(23206)
- 国家(23027)
- 科学基金(19698)
- 社会(17348)
- 社会科(16582)
- 社会科学(16581)
- 省(13997)
- 基金项目(13084)
- 自然(12041)
- 划(11848)
- 自然科(11799)
- 自然科学(11795)
- 自然科学基金(11606)
- 教育(10967)
- 编号(10069)
- 资助(10055)
- 创(8621)
- 发(8561)
- 创新(8039)
- 重点(7986)
- 国家社会(7908)
- 成果(7784)
- 部(7629)
- 业(7373)
- 科技(7097)
- 制(7085)
共检索到81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房思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德兴
襄樊市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政策、资金两大支撑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的作用,加速了科学技术成果这种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提高了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宪平
一、科学技术必须经过“转化”才能 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生产力三者之间内在的关系。同时,以此理论为基础,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总方针。 科学和技术属于不同的范畴。科学是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焕新
技术成果商品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情况不令人满意:一方面技术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不少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滞留在科研院所实验室里等待出“嫁”没有派上用场.总而言之,技术落后与技术浪费、技术有效供给短缺与技术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形成了目前我国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供需机制.对此问题,我们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找到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丰歧
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正日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深刻认识和接受。但是,科技成果不会自然而然成为生产力,其间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而实现这个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和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念椿,胡明德
试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海市申联科技发展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张念椿总经理、高级经济师胡明德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指的是科学技术上的发现与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全过程,这个全过程称之为“技术开发”,即从“头脑想象”到“现实财富”的转换器。技术开发能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生华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在转化过程中的局限性。应建立和完善政府推进机制、经济诱导机制、服务强化机制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贵书 刘玉珊 杨风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卿,张志兴
近来,许多部门和地区对科技成果转化率进行了调查,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仍不能满意。一方面,我国每年创造出大量科技成果,但其中大部分仍滞留在科技系统而未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敬胜
作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安徽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品牌产业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丰硕的科研成果如何及时、高效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文章从安徽水稻入手,通过调研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安徽水稻 科技成果 转化 农业 生产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久佩
目前,施工企业活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推动技术进步不重视,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真正由技术进步取得的经济效益很小,推广科研成果难度很大。一是有些领导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习惯按常规走路,按常规办事。二是推广“四新”技术,往往涉及到生产工艺和劳动定额的变更,怕出乱、怕麻烦。三是有些领导和科技人员,只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不重视开发和推广。科研成果一经鉴定,就列新课题,上新项目,不在推广使用科研成果上花气力。四是生产任务不足,流动资金紧缺,周转迟缓,以至出现恶性循环,使企业新产品试制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费和科研成果推广等费用很难支付。研究科学技术的目的,在于应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志宏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形成生产力的关键性环节。阐述了根据科技成果的不同类型 ,分层次开展转化工作 ;选择适当的方式 ,促使成果最佳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问题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化 信息资源 生产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耀垠
雨果曾说:“象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会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旧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不善于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传统弊端。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栓兴 杨欣怡
高校是创新人才和资源的集聚地、科技成果的重要源泉,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我国高校拥有的智力资源和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均处于世界前端,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通过梳理美、英、日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较为成功国家的做法,分析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快速有效转化的措施,以期为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