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8)
- 2023(12792)
- 2022(10992)
- 2021(10335)
- 2020(8948)
- 2019(21105)
- 2018(20700)
- 2017(40415)
- 2016(21079)
- 2015(24052)
- 2014(23925)
- 2013(23488)
- 2012(21382)
- 2011(19242)
- 2010(19089)
- 2009(17459)
- 2008(17196)
- 2007(15424)
- 2006(13154)
- 2005(11416)
- 学科
- 济(91493)
- 经济(91310)
- 管理(59571)
- 业(56827)
- 企(47879)
- 企业(47879)
- 方法(44381)
- 数学(37546)
- 数学方法(37033)
- 贸(24706)
- 贸易(24693)
- 农(24139)
- 易(23944)
- 中国(22488)
- 财(22452)
- 业经(19764)
- 地方(18367)
- 学(16519)
- 理论(15815)
- 制(15722)
- 农业(15330)
- 和(14724)
- 务(13955)
- 财务(13900)
- 财务管理(13868)
- 企业财务(13013)
- 技术(12973)
- 银(11911)
- 银行(11882)
- 环境(11799)
- 机构
- 大学(296888)
- 学院(295754)
- 济(125744)
- 经济(123287)
- 管理(117839)
- 理学(102302)
- 理学院(101245)
- 管理学(99412)
- 管理学院(98854)
- 研究(95516)
- 中国(70833)
- 京(60644)
- 财(56413)
- 科学(56384)
- 农(46353)
- 所(46233)
- 中心(45677)
- 财经(45074)
- 江(44097)
- 业大(42483)
- 研究所(41847)
- 经(40920)
- 范(38482)
- 经济学(38479)
- 师范(38132)
- 北京(37401)
- 农业(36164)
- 经济学院(34905)
- 院(34773)
- 州(34752)
- 基金
- 项目(200812)
- 科学(159417)
- 研究(147958)
- 基金(147558)
- 家(127365)
- 国家(126342)
- 科学基金(109785)
- 社会(96091)
- 社会科(90321)
- 社会科学(90291)
- 省(78267)
- 基金项目(78180)
- 自然(70591)
- 教育(69410)
- 自然科(69058)
- 自然科学(69038)
- 自然科学基金(67795)
- 划(65463)
- 编号(60545)
- 资助(59884)
- 成果(48807)
- 部(45482)
- 重点(45085)
- 发(42812)
- 创(42268)
- 课题(40693)
- 国家社会(39733)
- 教育部(39673)
- 创新(39418)
- 科研(39131)
共检索到432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贺胜兵 陈光达 周华蓉
本文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RGM)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一带一路"集成电路贸易的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集成电路贸易网络密度不断增大,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位于贸易网络核心位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网络中心性的各项指标有明显上升;块模型分析表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中亚和南亚地区属于经纪人板块,西亚和北非地区属于主溢出板块区属于主溢出板块,中、东欧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ERGM模型分析显示,创新水平高的国家之间更容易产生集成电路贸易往来,经济实力强或创新水平高的国家更容易形成出口贸易,地理邻近和文化关联会促进贸易,研发投入、政治稳定性、贸易与信贷自由度对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种照辉 覃成林
基于2012年、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运用块模型及QAP等网络分析方法,对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动态比较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贸易网络的联系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印度、新加坡处于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可划分为四个贸易板块,中国等21个国家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以色列等20个国家属于经纪人板块,阿富汗等16个国家属于主溢出板块,马尔代夫等8个国家属于主受益板块;(3)国家间的空间邻近关系、文化差异、贸易协定关系、贸易结构及制度差异对于贸易网络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种照辉 覃成林
基于2012年、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运用块模型及QAP等网络分析方法,对贸易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动态比较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贸易网络的联系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中国、印度、新加坡处于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可划分为四个贸易板块,中国等21个国家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以色列等20个国家属于经纪人板块,阿富汗等16个国家属于主溢出板块,马尔代夫等8个国家属于主受益板块;(3)国家间的空间邻近关系、文化差异、贸易协定关系、贸易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仇怡 黄丹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了2008—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测算沿线国家贸易网络中心位置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对不同收入国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结构比较松散,意大利、土耳其、韩国、俄罗斯、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地区)位于网络核心,共有23个国家(地区)发挥"中介"或"桥梁"作用,影响着其余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超过四成的沿线国家(地区)与非贸易伙伴国具有较强的间接贸易关系。贸易网络中心位置的提升能显著促进母国技术进步,间接贸易影响母国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大于直接贸易;中高等收入水平国家直接和间接贸易地位和贸易强度的提升均显著促进了技术进步,低等收入国家贸易强度的提升也能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丽梅 翟婧帆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内容和核心环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巨大的贸易潜力使得研究该区域的贸易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7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2年与2016年的出口贸易额构建贸易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的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网络中国家之间贸易联系比较紧密;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贸易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2016年相比2012年的贸易网络格局更加平衡。
关键词:
贸易网络 “一带一路” 贸易畅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朱泽燕
文章根据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国际贸易网络图、网络密度、经济依赖度、点度中心度、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与变化。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网络密度逐年增强,沿线国家对中国存在较大的经济依赖性;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网络中的核心作用明显提升并稳居首位;中国所属凝聚子群的内部以及与"东盟10国"所形成的凝聚子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宏波 遆慧颖 雷聪
本文以统计对比和复杂网络分析的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我国民族八省区外贸发展水平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社团划分深入考察民族地区贸易发展变化并解释"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以及如何发挥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文章运用加权极值优化算法讨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民族地区外贸发展在全国省际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分别选取2001~2018年的18年和2013~2018年的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计算两种概念、两种时间维度下的外贸依存度以及调整后的余弦相似度,最终以社团划分的方式刻画民族省份对外贸易及与我国其他省份的相似性。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明显改变了民族地区的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在全国的贸易地位,不但使得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而且充分挖掘了民族地区货源型产品进出口能力和潜力。特别是,民族八省区的外贸总额和外贸结构增长和优化均十分显著,与具有相似外贸结构和外贸发展态势的其他省份对比,验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的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敬 陈旎 万广华 陈澍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研究了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近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网络密度增加,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贸易竞争加剧,但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个重要贸易板块,一是由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组成的内部型板块;另一个是由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组成的内部与外部贸易关系都比较密切的兼顾型板块。(3)还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贸易互补板块,这一板块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三足鼎立"的贸易竞争局面:第一竞争群体是以俄罗斯为首的石油资源国家;第二群体以印度、新加坡为首;第三群体以中国为首,由部分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组成。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竞争互补关系 网络分析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敬 陈旎 万广华 陈澍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研究了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近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网络密度增加,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贸易竞争加剧,但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个重要贸易板块,一是由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组成的内部型板块;另一个是由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组成的内部与外部贸易关系都比较密切的兼顾型板块。(3)还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贸易互补板块,这一板块是中国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竞争互补关系 网络分析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纯宝 袁小金 于津平 李娜
本文基于UNCTAD-Eora增加值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价了2003—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其空间溢出对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线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联系趋于紧密,已形成以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为核心且结构稳定的“多极化”分布格局;沿线各国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呈现少数高、多数低的非匀质分布,相对地位变动具有阶段性特征。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既会直接促进本国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提升,也会通过空间溢出促成邻近国家贸易便利化,从而间接更强积极影响本国网络地位。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直接与间接效应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段呈现明显异质性,其中相比于高网络地位国家,低网络地位国家贸易便利化直接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制度环境与海关环境便利化的直接与间接促进作用强于物理基础设施、商业规制和电子商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少勤 邱斌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构想。其核心理念是合作发展,即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横跨亚非欧、覆盖沿线国家和、
关键词:
来华留学教育 学历生 一带一路 留学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少勤 邱斌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构想。其核心理念是合作发展,即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横跨亚非欧、覆盖沿线国家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羽 郑枫
文章基于网络分析视角,采用199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HS6位产品层面出口贸易数据,使用泊松伪最大似然方法(PPML)分析了双边FTA及出口国的FTA网络中心度地位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双边FTA深度提高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集约边际,而出口国网络中介中心度地位提升则显著促进其出口扩展边际增长。这表明,沿线国家深度嵌入FTA网络有助于促进其出口多元化和降低贸易风险,弥补双边FTA主要促进出口集约边际带来的不足,避免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基于沿线国家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FTA深度和FTA网络地位的提升对初级产品出口国的二元边际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工业品出口国而言,双边FTA深度提升仅促进其出口集约边际增长,而FTA网络地位提升则促进其出口扩展边际增长;FTA网络中介中心度提升对信息获取能力较弱的沿线国家出口二元边际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钮潇雨 陈伟 俞肇元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基于“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数据库,论文综合集成组团识别、核心—边缘轮廓、视差滤波等网络中尺度分析方法,构建探索贸易网络连通性的分析框架,从节点和连边双维度揭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时空格局、拓扑关系以及连通性演化,以期能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贸易网络联系持续增加、网络密度不断提升、贸易规模分布空间异质性突出,逐步形成了联系日益紧密、层级结构明显、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贸易网络格局;(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形成了5个贸易组团,组团结构存在地理邻近效应,地理距离在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演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3)“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核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呈现出明显分化,极化效应凸显;(4)“一带一路”贸易骨干结构不断拓展和丰富,呈现出向核心国家集聚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以中国为绝对核心,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为次核心的骨干网络格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格局以及提升贸易网络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