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0)
2023(7852)
2022(6269)
2021(5870)
2020(4669)
2019(9977)
2018(9823)
2017(18873)
2016(9900)
2015(10804)
2014(10232)
2013(10343)
2012(9540)
2011(8681)
2010(8995)
2009(8350)
2008(8196)
2007(7817)
2006(7024)
2005(6000)
作者
(27055)
(23610)
(22529)
(21523)
(13990)
(11058)
(10034)
(8968)
(8558)
(8041)
(7888)
(7552)
(7221)
(7072)
(6840)
(6800)
(6668)
(6653)
(6489)
(6313)
(5693)
(5674)
(5566)
(5467)
(5220)
(5213)
(5201)
(4850)
(4695)
(4626)
学科
(48873)
经济(48752)
(48508)
(42024)
农业(32417)
管理(25311)
(20817)
企业(20817)
业经(19559)
技术(15002)
地方(13349)
中国(12744)
农业经济(12352)
方法(12090)
(10635)
产业(10479)
数学(10176)
数学方法(10111)
(10000)
(9510)
农村(9493)
技术管理(9191)
发展(8858)
(8847)
土地(8366)
(7880)
(7532)
建设(7318)
收入(7052)
(7009)
机构
学院(142057)
大学(133558)
(66391)
经济(65260)
管理(58070)
理学(50305)
理学院(49855)
管理学(49267)
管理学院(49004)
研究(47969)
(44402)
中国(38339)
农业(33175)
业大(27614)
(27099)
科学(27022)
(25262)
中心(23951)
(23144)
(22863)
研究所(20414)
农业大学(20307)
经济管理(19686)
财经(19397)
经济学(19018)
(17944)
(17926)
(17925)
师范(17847)
(17762)
基金
项目(95240)
科学(77075)
研究(75873)
基金(68576)
(58409)
国家(57759)
社会(51695)
科学基金(50578)
社会科(48689)
社会科学(48680)
(40855)
基金项目(37208)
编号(31734)
(30971)
教育(30734)
自然(28379)
自然科(27681)
自然科学(27676)
(27481)
自然科学基金(27200)
(24496)
资助(24289)
成果(23896)
(23507)
创新(22037)
国家社会(21890)
发展(21060)
课题(21027)
(20820)
(20742)
期刊
(84120)
经济(84120)
(52654)
研究(40025)
中国(36325)
农业(35912)
业经(22549)
科学(20500)
管理(18693)
学报(18596)
(16733)
(16403)
(16117)
金融(16117)
大学(16009)
学学(15493)
农业经济(14724)
农村(13979)
(13979)
技术(12647)
问题(12331)
教育(12214)
经济研究(10249)
经济问题(9674)
世界(9634)
农村经济(9282)
(9179)
科技(9005)
财经(8952)
技术经济(8938)
共检索到220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薇  
我国农业经历几十年稳定增长之后,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进入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培育和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引导和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离不开土地制度的支撑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呈现出的特点通过产业链的横向拓宽,服务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近年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洪曙光  石金权  张伟  
根据2016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安徽省共有村庄用地112万公顷,占全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56%,在保障未来农村发展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保障机制,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实行计划单列、完善用地政策、积极挖掘潜力等手段,在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洪曙光  石金权  张伟  
根据2016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安徽省共有村庄用地112万公顷,占全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56%,在保障未来农村发展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保障机制,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实行计划单列、完善用地政策、积极挖掘潜力等手段,在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赖文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可以有力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村自身"造血"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对此,国家已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部署推进,并不断完善相关用地政策,筑牢乡村振兴的"地"基。日前,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对华南地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及其用地情况开展了调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返乡创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使之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新载体、新抓手、新亮点近年来,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业为主体的返乡创业潮悄然兴起,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应因势利导,强化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返乡创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使之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新载体、新抓手、新亮点近年来,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企业为主体的返乡创业潮悄然兴起,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应因势利导,强化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旭开  董捷  
当前,土地保障模式与土地利用效率发生严重矛盾,不但导致了土地保障能力(生产能力)的下降,而且影响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发挥。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源在于"均田制",它使得农民以无偿方式获得了具有增长性资产价值的土地。因此,要达到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利用效率共赢的目的,必须对农村土地保障模式进行创新,即分区域、分阶段实行"土地租赁制"、"土地收益均分制"和"农民保障强积金制"等一整套相互配套的制度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东梅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明显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项目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外,其理由是农民已获得了土地提供的保障。事实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保障作用一方面在弱化,另一方面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有义务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构建与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土地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覃淑杰  陈文宽  尹奇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也亟待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因此,笔者以四川省为例,分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现状和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鲜祖德  
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不断涌现,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提出当前我国"三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能加快转换,成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次,介绍了国家统计局已经建成并逐步完善的以分类标准、指标体系、监测制度、核算方法、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为基本框架的"三新"统计体系。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三新"统计监测的建议,包括不断加大对"三新"经济的研究力度、继续夯实"三新"统计基础、进一步完善"三新"统计监测分析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黎翠梅  
土地保障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但其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并且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创新土地保障制度而不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取而代之,文章重点探讨了农村土地资本化对创新适应不同农民需求的土地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学界关于农地保障的论争日趋激烈,主要体现在对农地保障性质的不同理解、对农地保障绩效的不同评估、对农地保障前景的不同规划。双方在貌似观点对立的背后,都混淆了"社会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的区别,导致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议都存在误区。实际上,以存在农地保障为由反对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主张有悖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弱化乃至废止农地保障以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方案也潜藏着风险,增强农地保障功能与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少琴  李郁芳  
对于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土地的经济保障性弱,风险分摊性差,缺乏强制积累财富化解风险的机制,其效用外溢全社会但却没有建立起与受益边界相匹配的供给制度-组织边界,不具备社会保障四方面的基本特征,不具有对社会保障的替代作用。土地不胜农村社会保障之重,却因被动承载保障功能而损失土地效率和农业绩效,首重保障功能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实际上带给农民的是负效用。政府需在土地之外提供社会保障公共品,以剥离土地的保障功能,释放土地的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慈  陈俊红  龚晶  孙素芬  
培育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依据新业态的产生路径,现阶段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可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5大类别。他们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引领性强、"三产化"特征突出,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扩充农民增收渠道、引领新消费需求、推动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鸿  
土地保障对农村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有关农村家庭土地保障作用究竟有多大,是否能够担负起全部的生活风险负荷,却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试图以土地收益为基础,估算土地保障的作用,并探讨土地保障作用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