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7)
- 2023(6398)
- 2022(5209)
- 2021(5258)
- 2020(4140)
- 2019(9713)
- 2018(9574)
- 2017(16381)
- 2016(9668)
- 2015(11286)
- 2014(11180)
- 2013(10507)
- 2012(9923)
- 2011(9335)
- 2010(9303)
- 2009(8290)
- 2008(8040)
- 2007(7210)
- 2006(6584)
- 2005(5967)
- 学科
- 济(36098)
- 经济(35947)
- 中国(20340)
- 教育(19430)
- 管理(18082)
- 方法(16311)
- 业(15505)
- 数学(13121)
- 数学方法(13033)
- 企(12240)
- 企业(12240)
- 农(9840)
- 理论(9826)
- 贸(9202)
- 贸易(9197)
- 易(9090)
- 学(8123)
- 业经(7815)
- 财(7264)
- 发(7242)
- 和(6902)
- 制(6555)
- 发展(6273)
- 关系(6267)
- 展(6150)
- 教学(5932)
- 农业(5782)
- 出(5617)
- 银(5272)
- 银行(5272)
- 机构
- 大学(136447)
- 学院(127913)
- 济(57254)
- 经济(56285)
- 研究(54402)
- 管理(41031)
- 中国(36050)
- 理学(35098)
- 理学院(34551)
- 管理学(34030)
- 管理学院(33737)
- 京(31254)
- 教育(28508)
- 范(27796)
- 科学(27782)
- 师范(27722)
- 所(26218)
- 财(25081)
- 研究所(23833)
- 师范大学(23397)
- 中心(22143)
- 北京(21586)
- 财经(20306)
- 经济学(19884)
- 院(19160)
- 经(18870)
- 江(18505)
- 经济学院(17852)
- 研究中心(15490)
- 财经大学(15320)
- 基金
- 项目(80575)
- 研究(68614)
- 科学(66892)
- 基金(59062)
- 家(50400)
- 国家(49870)
- 社会(46372)
- 社会科(42671)
- 社会科学(42661)
- 科学基金(41918)
- 教育(39555)
- 基金项目(29255)
- 编号(28302)
- 省(27659)
- 划(27038)
- 成果(26715)
- 资助(24159)
- 课题(23099)
- 自然(22506)
- 部(22320)
- 自然科(22043)
- 自然科学(22038)
- 自然科学基金(21714)
- 教育部(20499)
- 中国(20010)
- 重点(19888)
- 国家社会(19287)
- 年(19106)
- 性(18764)
- 发(18665)
共检索到210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老百姓对公平接受教育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没有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谈不上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要从五个方面去追寻我们所理想的法学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显然离不开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保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跃进 刘恩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通过分析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策略:始终保持定力、突出中国特色、完善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文章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
[期刊] 求索
[作者]
江必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筑牢夯实这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需要重点处理好十五个方面的关系。即法治的普遍性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求的有机统一;良法和善治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政治价值和法治价值的有机统一;公权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统一;法治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遵循法治建设基本规律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实践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有机统一;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有机统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国情出发的问题导向和实现制度现代化的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适用本土资源和适用境外资源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 体系 道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宝生
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习近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以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伟大教育实践,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做实"四个服务",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赓续红色血脉,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党的领导 立德树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结合上,就在于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就在于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梦"高度结合于中国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宝生
2016年的咨询会与往常有所不同: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对"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二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系统安排部署,紧接着中央召开了高校思政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是一次贯彻六中全会和思政会精神的重要会议,是一次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家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它根植于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制度属性。这种制度属性能够规定和确保中国法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体现出法治在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之时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法治体系的制度基础,决定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根本制度保障法治体系服务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基本制度保障法治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生产关系,重要制度保障法治体系服务于各方面治理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体系不仅是制度体系的规范文本表达,也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的法治保障,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小洁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奋发图强,经历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体系已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完备性。深入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百年历程,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体现了政治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一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体现了科学性和社会性的和谐,坚持科学立法,同时又使法治反映社会实际,回应和解决了社会问题;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体现了民族性和开放性的平衡,既坚持了中国国情与特色,也学习借鉴了国外立法成果和立法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一希
本文分析党委领导与教授治学、统一筹划与分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坚持中国特色与争创世界一流、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六对重要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中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涵式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东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形成中的蒋南翔何东昌【编者按】1993年10月6日,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原高等教育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同志诞辰80周年。是日下午,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了蒋南翔塑像揭幕仪式暨教育思想座谈会,与会同志发言热烈,畅谈蒋南翔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既一以贯之的坚持和继承,又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面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充实丰富创新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根本方向,必然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和基本遵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旗帜,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正确指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紧紧围绕并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教育,使其入心入脑并成为青年大学生的共同信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
教育道路 “建设—实践”型模式 历史总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