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
- 2023(896)
- 2022(695)
- 2021(670)
- 2020(494)
- 2019(1098)
- 2018(1016)
- 2017(1871)
- 2016(999)
- 2015(1099)
- 2014(1138)
- 2013(1110)
- 2012(937)
- 2011(876)
- 2010(858)
- 2009(812)
- 2008(880)
- 2007(789)
- 2006(736)
- 2005(680)
- 学科
- 济(5031)
- 经济(5023)
- 管理(3812)
- 业(2830)
- 企(2506)
- 企业(2506)
- 方法(1555)
- 业经(1519)
- 数学(1311)
- 数学方法(1262)
- 土地(1077)
- 贸(1038)
- 贸易(1038)
- 中国(1015)
- 易(1013)
- 财(944)
- 学(937)
- 农(857)
- 经济管理(810)
- 问题(805)
- 法(790)
- 制(753)
- 理论(689)
- 划(677)
- 策(676)
- 产业(663)
- 地方(643)
- 技术(642)
- 农业(609)
- 地产(577)
- 机构
- 大学(14666)
- 学院(14236)
- 济(6258)
- 经济(6124)
- 管理(5521)
- 研究(5221)
- 理学(4603)
- 理学院(4540)
- 管理学(4445)
- 管理学院(4409)
- 中国(4029)
- 京(3141)
- 财(2815)
- 科学(2801)
- 江(2598)
- 中心(2524)
- 所(2475)
- 财经(2232)
- 农(2160)
- 研究所(2121)
- 院(2074)
- 经(2064)
- 经济学(2031)
- 北京(1960)
- 范(1959)
- 师范(1950)
- 业大(1891)
- 经济学院(1824)
- 省(1809)
- 州(1750)
共检索到24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宅基地超面积的,应当区分取得宅基地的时间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实践中,许多村民占用宅基地并没有相应的手续,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特别是1982年前村民占用的宅基地,村民无法证明其建房的时间。由于宅基地的取得时间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对当事人关系重大,但是实践中究竟应当如何判断建房时间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新华
基于对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主体策略行动对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和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效率"短板"的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效率取决于各利益主体策略行动的协调程度。为此,必须从支持农民弱势利益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抑制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过度渗透、改变政府角色等方面协调各方策略行动,从而确保合理利益均衡点的形成。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制度创新效率 短板 治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永新
现行法律框架下,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新路径。一是农村宅基地供给应逐步实现"双轨制",即农村村民建房用地,采取划拨与有偿取得并举的供给方式,对法定享用面积实行划拨形式解决其用地,对村民确因生产、生活需要要求增加宅基地的,采取有偿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洪亮
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比较混乱,一户多宅等现象比较突出。现行立法对户的内涵的界定比较模糊,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突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获得后,有时并不立即建造房屋,造成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与建造房屋的目的相脱钩。房屋继承后,地随房走原则的贯彻,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圣平 刘守英
研究目的:检讨现行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取得制度,为中国相关制度的设计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法经济学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审批在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中的作用。基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应当按照他物权取得的基本原理重构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的地位,并在公示方法上采用占有和登记两种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长虹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宅基地超标准多占、城乡接合部的宅基地分配混乱、宅基地自发转让等问题。本文拟从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军
依据《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所享有的宅基地产权是不完整的,农民没有转让、抵押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这种不完整的宅基地产权必然降低了农民的投资激励,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相反,假若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享有完整的产权,情况就截然相反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但现在农民扩大再生产融资很难,主要原因是没有抵押物,银行不放贷。请问农民可否以上述中央文件为依据,拿自己的宅基地抵押融资?解答:虽然目前一系列中央文件都规定可以进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试点,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定要"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圣平
宅基地制度建设一直是围绕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现行法上的规则设计大抵是沿着公法的路径,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在发展。虽然我国《物权法》在用益物权编设专章规定了宅基地使用权,但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规则授权"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去规定(《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宅基地还家”是错误的编辑同志:我们在基层土地信访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问题:有的村民小组在划分宅基地或者调剂其他土地时,有些村民要求以土改时人民政府发给的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证为依据,搞“宅基地还家”、“还原耕”、“继祖业”等。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峻 涂宁静
研究目的:探讨与重构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推动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规范—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探讨了当前宅基地取得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从原始取得制度、继受取得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三大方面重构了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以宅基地取得制度的重构为切入点,有利于保护农民财产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宅基地 原始取得 继受取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峻 李蒴 朱传梅
研究目的:在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背景下探讨与重构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推动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规范-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实地访谈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存在制度缺陷和管理难题。基于节地理念重构了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以宅基地取得制度的重构为切入点,有利于保护农民财产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
关键词:
宅基地 集约利用 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永军 付坚强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宅基地取得纠纷的表现、产生原因,讨论中国宅基地取得纠纷的预防和化解之道。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宅基地取得纠纷是在宅基地申请过程中发生的村民与村委会、村民与宅基地管理部门之间的纠纷,包括无地可批引起的纠纷、不认可分户造成的纠纷、审批位置差异造成的纠纷、宅基地"分男不分女"造成的纠纷等。法律规定的粗疏、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缺失和基层民主贯彻不力是这些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结论:宅基取得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应从土地管理法的完善、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强化和基层民主的充实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对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农村村民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登记。超过批准的部分可分别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证书记事栏中加以注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如何操作?宗地权属界址位置如何确定?宗地图是按照实际使用面积绘制还是批准面积绘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岩枫
问题1973年,白某在村内分得一块宅基地使用权,随后在宅基地上建起北房6间,东西房各2间,另有一间棚子。1996年白某对北房6间进行了翻建,但1973年建造的东西房各2间及一间棚子已灭失。现该宅基地内共有房屋15间,其中北房6间属于原有房屋翻建,另有9间房屋为其后扩建。白某共有子女3人,长女白某华、次女白某荣、儿子白某仁。扩建的9间房由儿子白某仁长期居住。2010年,该房屋面临拆迁、宅基地即将被征收,白某华、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