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6)
- 2023(9500)
- 2022(7802)
- 2021(6947)
- 2020(5490)
- 2019(12276)
- 2018(11704)
- 2017(21867)
- 2016(11936)
- 2015(13064)
- 2014(13046)
- 2013(13056)
- 2012(12590)
- 2011(11691)
- 2010(11876)
- 2009(10842)
- 2008(10691)
- 2007(9537)
- 2006(8988)
- 2005(8454)
- 学科
- 济(57368)
- 经济(57317)
- 管理(29765)
- 业(27602)
- 地方(22139)
- 中国(19871)
- 企(19771)
- 企业(19771)
- 农(16275)
- 方法(15263)
- 业经(13535)
- 地方经济(12998)
- 数学(12986)
- 数学方法(12740)
- 学(12310)
- 农业(11462)
- 发(10928)
- 融(10349)
- 金融(10348)
- 环境(10214)
- 银(9831)
- 银行(9796)
- 财(9705)
- 制(9674)
- 行(9634)
- 贸(9199)
- 贸易(9187)
- 易(8757)
- 和(8243)
- 技术(8103)
- 机构
- 学院(172230)
- 大学(170311)
- 研究(71805)
- 济(69460)
- 经济(67754)
- 管理(58279)
- 中国(53779)
- 理学(48274)
- 理学院(47514)
- 管理学(46474)
- 管理学院(46165)
- 科学(46062)
- 京(39539)
- 所(38345)
- 农(35411)
- 研究所(34585)
- 中心(31655)
- 财(30974)
- 江(29243)
- 农业(27838)
- 业大(27136)
- 院(27066)
- 范(25950)
- 北京(25802)
- 师范(25602)
- 省(24770)
- 州(23593)
- 财经(23155)
- 科学院(22122)
- 经(20874)
- 基金
- 项目(112650)
- 科学(88032)
- 研究(80263)
- 基金(78943)
- 家(71330)
- 国家(70714)
- 科学基金(58721)
- 社会(50015)
- 社会科(47400)
- 社会科学(47389)
- 省(46242)
- 基金项目(40612)
- 划(39781)
- 自然(37957)
- 自然科(37003)
- 自然科学(36991)
- 自然科学基金(36305)
- 教育(35509)
- 资助(32466)
- 发(31917)
- 编号(31752)
- 重点(26774)
- 成果(26006)
- 发展(25206)
- 展(24765)
- 课题(24603)
- 创(23311)
- 部(23185)
- 计划(22209)
- 创新(21925)
共检索到287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陈龙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化楠 葛颜祥 接玉梅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采用多边界二分选择式CVM评估大汶河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并运用DH模型实证对比分析两类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优化和重点开发区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差异不大,但支付水平存有一定差异;影响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因素在两类主体功能区内有一定差异。在选择决策阶段,生态补偿政策的心理预期只对优化开发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居住距离只对重点开发区有显著负向影响;在程度决策阶段,生态补偿实施的必要性认知只对重点开发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流域居民 补偿意愿 DH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雷洪 李峰源
城市中心、交通枢纽、高强度开发的商业商务区等城市地下空间重点开发的区域,开发深度大、层数多、功能复合、系统繁杂,常规的单一层控规图则无法全面、清晰、明确地表达出地下各维度空间的控制要素。结合地下空间的特性与常规控规图则编制体系,构建地下空间控规图则的控制指标体系,并详细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域的分层图则编制。
关键词:
地下空间 重点开发区域 分层 控规图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红梅 王茹
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我国国土空间将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鞍钢 鄢一龙 王亚华
沿海三大城市群属于四类主体功能区中的国家级优化开发区,面临着优化发展的要求。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优化开发区要实现发展的转型与升级。优化开发区要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优化要素投入、优化生态环境、优化空间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基础设施。
关键词:
优化开发区 转型 升级 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丽
论述了主体功能区划在国土空间布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意义,认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向中部地区转移是一次全局性的战略抉择。着重阐明了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即:通过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聚集,培育促进全国经济长期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增长区域,提出了推进形成重点开发区域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及人口管理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继昌 郭贯成 陈添悦 张辉
街道尺度单元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结构是主体功能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的基础。以山东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德州市德城区为研究区,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TOPSIS和障碍诊断模型,探究2010年和2019年德城区12个街道(镇)"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特征。结果表明:1)德城区生产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市区核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空间连片特征明显,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点块状空间分布,"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中心-外围"空间分布。2)生产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存在协同关系,生产与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权衡转向协同关系,生态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协同转向权衡关系。3)德城区"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的主要障碍因素地类为湿地生态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和商服业用地。基于障碍度结果,识别划分适度优化区、协同优化区、重点提升区和优先提升区,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用地指导原则提出相应调控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继昌 郭贯成 陈添悦 张辉
街道尺度单元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结构是主体功能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的基础。以山东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德州市德城区为研究区,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TOPSIS和障碍诊断模型,探究2010年和2019年德城区12个街道(镇)"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特征。结果表明:1)德城区生产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市区核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空间连片特征明显,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点块状空间分布,"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中心-外围"空间分布。2)生产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存在协同关系,生产与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权衡转向协同关系,生态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协同转向权衡关系。3)德城区"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的主要障碍因素地类为湿地生态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和商服业用地。基于障碍度结果,识别划分适度优化区、协同优化区、重点提升区和优先提升区,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用地指导原则提出相应调控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育填 樊杰 韩晓旭 孙威 陈小良
重点开发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区域,以广西的省级重点开发区——梧州市为例,通过对梧州市2006—2009年招商引资的数据分析发现:梧州市承接转移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资源禀赋相关性强,产业转移来源地以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主,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地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是梧州产业集聚的拉力因素,开放程度提高与资源依赖性增强、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和集聚成为可能。寻找企业最小综合成本的区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因此,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是地域功能属性、综合成本和产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银莺 余亮亮
重点开发区域农户参与农田保护性耕作的机会成本极大,农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刻不容缓。本文以武汉市为实证,从保护性耕作的视角入手,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探讨了重点开发区域农田生态补偿农户受偿额度,在此基础上,通过Tobit回归模型检验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化肥、农药的减少比例从50%,农户的受偿额度分别由4 687.50元/(hm2·a)、4 750.05元/(hm2·a)增加到7 720.65元/(hm2·a)、10 227.30元/(hm2·a),且在同等减少比例下,农户对农药减少的受偿额度要大于化肥减少的受偿额度;2性别、距离城镇远近、改善农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书金 苏光全
在实地调研、考察以及大量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开发区闲置土地的形成机制 ,并据此将开发区闲置土地划分为规划控制型、区位不理想型、经济实力欠佳型、开发效益较低型和技术支撑不够型等 5种类型。再通过选取可能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闲置的 1 0多个因子 ,运用因子分析法 ,分别将 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 2 9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分为以上 5种类型之一或 2种类型结合的混合型 ,为开发区闲置土地合理利用与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开发区 闲置土地 成因机制 类型划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占勇 刘自强 李静
限制开发区是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和维护地区生态平衡的重点区域,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粮食生产功能、人口承载功能、地域文化保护功能和产业发展功能五个方面,构建了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夏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宁夏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呈现多功能性,形成了均衡发展型、生态保育主导型、粮食生产主导型和行政功能主导型4种功能;(2)宁夏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以生态保育型和粮食生产型两种功能为主,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功能差异主要因素;(3)适合宁夏限制开发区发展的模式有农业产业化模式、生态经济模式、生态移民模式、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新型城镇化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仙
论述了把呼包银经济带纳入我国西部一级重点开发地区的理由和意义;探讨了未来该经济带发展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分析了该地区在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该经济带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蕾 苏杨 栾晓峰
目前,对主体功能区划分中作为起点的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存在谬误:直接衔接现有保护区域,将资源价值、功能和保护需要不同的各类保护区域等同视之并忽视了我国各类保护区域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合理性和可行性角度分析,目前的保护区域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都作为禁止开发区,即便其中保护要求相对较严的自然保护区亦然。建议在划分禁止开发区时细致考虑各类保护区域特点:或者重新拟定禁止开发区的确定标准,和其他功能区的划分一样通过一套指标体系来确定;或者理顺保护区域管理体系并解决保护区域在分类、土地权属和规模等方面的问题后,再将其与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禁止开发区标准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