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9)
- 2023(2324)
- 2022(1864)
- 2021(1623)
- 2020(1341)
- 2019(2852)
- 2018(2738)
- 2017(5368)
- 2016(2842)
- 2015(2996)
- 2014(2947)
- 2013(3110)
- 2012(3054)
- 2011(2863)
- 2010(2754)
- 2009(2130)
- 2008(1978)
- 2007(1746)
- 2006(1607)
- 2005(1479)
- 学科
- 济(11275)
- 经济(11262)
- 管理(10801)
- 业(8362)
- 企(7351)
- 企业(7351)
- 方法(5730)
- 数学(5261)
- 数学方法(5238)
- 环境(4191)
- 财(4017)
- 务(2859)
- 财务(2858)
- 财务管理(2857)
- 企业财务(2755)
- 中国(2738)
- 划(2695)
- 银(2693)
- 银行(2689)
- 融(2564)
- 金融(2564)
- 行(2554)
- 业经(2400)
- 制(2291)
- 和(2256)
- 人事(2131)
- 人事管理(2131)
- 资源(2118)
- 农(2099)
- 学(2015)
- 机构
- 大学(39916)
- 学院(38509)
- 济(19462)
- 经济(19113)
- 管理(14216)
- 研究(14072)
- 中国(13426)
- 理学(12016)
- 理学院(11901)
- 管理学(11737)
- 管理学院(11680)
- 财(9826)
- 财经(7943)
- 京(7867)
- 经(7427)
- 中心(7397)
- 经济学(7131)
- 科学(7058)
- 融(6947)
- 金融(6881)
- 所(6760)
- 经济学院(6538)
- 财经大学(6265)
- 银(6248)
- 研究所(6090)
- 银行(6083)
- 人民(5886)
- 农(5834)
- 行(5583)
- 江(5534)
共检索到6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目前中国面临两难选择:在国际上,面临升值的压力,而在国内,又面临贬值的压力。这种矛盾对立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悬殊、社会劳动生产率高低悬殊、中国国内价格水平过低等。因此,本文指出:提高我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减缓压力的根本;推进新一轮的价格改革是减缓压力的关键;改善中美贸易结构是减缓压力的重要举措;人民币国际化是减缓压力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建东 詹旭 汪贤星
2007年,国内物价上涨较快而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升值态势,这种人民币对外购买力上升和对内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该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了货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其次指出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重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并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软。
关键词:
人民币 对内贬值 对外升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艳芬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付琼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始终没有消除,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困境。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追赶,人民币实际汇率有长期升值趋势,而当我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单位劳动成本相对下降,这一趋势就通过名义汇率升值压力体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一般物价水平调整缓解升值压力,即采用温和的结构性通胀策略降低升值预期。这对于稳定我国宏观经济,消除外汇储备泡沫,转变经济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建华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振荡走高。进入2007年,人民币升值趋势不减,已先后20余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如何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文章对此进行了精辟论述。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压力 缓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先立 何砚
由双顺差和生产率相对提升导致的升值压力确实存在,但当前已减轻;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美国等国出于经济或政治意图进行的外部施压,但各国施压人民币的目的和策略存在差异。中国必须认清升值压力的本质,继续坚持"自主性"掌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路径,必要时可实施反制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
自2006年底至今,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引人关注。本文从购买力平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定量宽松与输入性通胀等角度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在"外升内贬"与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如何选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呢?本文在剖析各种机制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个评估框架,对各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从当前的汇率机制逐渐过渡至BBC制度,将是中国政府的最优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传兴 何丽亚
近年来,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不断加快,国内通胀压力不断增加,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日益显现。从2005年起,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以及外汇储备的持续大幅度增加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快。如表1所示,2000—2004年期间,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可是,从2005年起,人民币对外升值开始加快,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文
1994年,国内通货膨胀率从年初的13%升至年末的20%左右,人民币汇率却没有因此大幅贬值,反而保持了基本稳定且有升值,从年初的8.70元/美元升至年末的8.45元/美元左右,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内外币值逆向变动的现象。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栾文莲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国内外:国内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与资本双顺差等。经济运行与结构不平衡,对外部的依赖,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运用汇率杠杆调节经济结构与运行的不平衡,采取措施使外贸外资政策服务于改善经济结构,缩小我国劳动工资成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化解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压力 化解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方
人民币汇率面临不断升级的外来压力需要我们直对。实际上近十年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过程中;近十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利大于弊。人民币汇率改革要沿着自己的路径继续深化。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 汇率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本文把人民币升值压力细化为三种压力,即,外汇市场上的市场升值压力,来自外国政府的外部政治性升值压力和国内政策性升值压力。在进行以上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将探讨这三种升值压力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及这三种压力的动态变化和对我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升值压力 汇率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昀科
目前某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均衡角度从中国贸易赢余、汇率制度、汇率政策及外汇体制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暂时性以及揭示了某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本文指出,人民币没有升值的经济基础,也没有长期升值的压力,并对短期由于贸易赢余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给出了缓解方法。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升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志昂 王义中
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均衡,即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实际汇率对购买力平价低估基础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均衡,从长期看,实际汇率与名义均衡汇率的均衡,是以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为基础的。为此,我们在理论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基于金融脆弱性的低汇率、高储备假说,建立了非合作博弈模型,说明汇率低估政策的博弈会产生系统性的低估效应。文章证明了东亚8个经济体的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在东亚金融危机后均出现对长期购买力平价的低估。我们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政策,对稳定我国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均衡汇率 购买力平价 东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