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3)
2023(8682)
2022(7263)
2021(6851)
2020(5876)
2019(13015)
2018(12989)
2017(24978)
2016(14090)
2015(16002)
2014(16331)
2013(16144)
2012(15325)
2011(13930)
2010(14441)
2009(13793)
2008(14080)
2007(12844)
2006(11662)
2005(10727)
作者
(43042)
(35932)
(35702)
(34199)
(22683)
(16990)
(16225)
(13810)
(13585)
(13227)
(12396)
(12108)
(11769)
(11695)
(11591)
(10804)
(10485)
(10433)
(10401)
(10355)
(9358)
(8917)
(8701)
(8387)
(8203)
(8161)
(7994)
(7819)
(7322)
(7317)
学科
(54794)
经济(54717)
管理(43089)
(37638)
(30105)
企业(30105)
(27778)
方法(21713)
中国(19662)
数学(18383)
数学方法(18198)
(17252)
(16522)
(16015)
财政(13384)
(12670)
财务(12637)
财务管理(12585)
(12542)
(12393)
银行(12361)
企业财务(11965)
(11788)
业经(11398)
(10868)
(10555)
金融(10547)
(10380)
贸易(10374)
理论(10277)
机构
大学(213992)
学院(211022)
(84490)
经济(82561)
研究(75323)
管理(73217)
理学(61313)
理学院(60501)
管理学(59402)
中国(59030)
管理学院(59015)
(52828)
(46925)
科学(46063)
(40207)
财经(37661)
(37095)
研究所(35792)
(34563)
(33947)
中心(32973)
北京(29864)
业大(29853)
(29648)
师范(29345)
农业(29258)
财经大学(27460)
经济学(27190)
(27058)
(26726)
基金
项目(127266)
科学(98429)
研究(94270)
基金(91115)
(80227)
国家(79531)
科学基金(65727)
社会(58990)
社会科(55784)
社会科学(55768)
(48922)
基金项目(47243)
教育(43763)
(41971)
自然(40777)
自然科(39760)
自然科学(39740)
自然科学基金(39007)
编号(38550)
资助(37496)
成果(34424)
重点(29138)
(29074)
课题(28004)
(26830)
(25571)
(25011)
国家社会(24685)
教育部(24494)
科研(24109)
期刊
(100960)
经济(100960)
研究(71352)
中国(48893)
(44890)
学报(37169)
(33634)
科学(32411)
大学(27728)
管理(27247)
教育(26170)
学学(26006)
农业(22249)
(22144)
金融(22144)
财经(20701)
(17819)
经济研究(16655)
技术(15761)
业经(15689)
问题(14360)
(12475)
(11409)
(10817)
理论(10453)
会计(10140)
图书(10093)
国际(9925)
商业(9369)
技术经济(9319)
共检索到339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完善的财政分权安排体现在财权和事权的对称性以及责任执行机制的有效性方面。当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且地方政府的事权越来越大时,地方政府就会寻求税收之外的土地收入;同时,当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事权的执行时,越来越庞大的土地收入就会被用于满足当政者个人偏好的相关领域。正因如此,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双刃性:一方面,它为扩大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它为政府的错误投资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浪费式的经济增长。浪费式经济增长典型地体现在"形象工程"、"短命工程"、重复建设、投资失误以及职务消费等方面,并成为社会腐败的主要诱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在国民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当中,财政承担着一系列责无旁贷的调控使命。为完成这些使命,发挥财政应有作用,必须大力健全财政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一)财政调控体系的基本要素一个调控体系,是各种调控环节、机构、功能的有序集合。财政调控体系作为一个有序集合的大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勇  夏晟临  
财政分权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大问题,不论是改革开放以前还是改革开放后,围绕"分权",中央和地方从未停止过讨价还价。但现实是,几十年来这个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我国的财政分权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打下了基础,但鉴于改革的复杂性,我国的财政分权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缺少法制基础。法是治国的根本,它为政府、各类法人及自然人确定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但目前的财政分权体系中只有《税法》,使财政分权体系在运行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首先,如果将政府视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随着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财政支出规模的日益扩大,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突出地摆在了各级政府和财政面前。虽然各地财政部门围绕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和规范此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经验,但各地在探索与改革的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不完整。首先,侧重于合规性评价,忽视效益评价。目前各地进行的财政支出绩效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沈玉平   黄天志   董法朗   赵乐平  
一、改革措施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健全和完善财政体系,一直是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但是如何将目前表现为预算内、预算外、制度外收支三部分资金的政府经费统管起来,建立统一的财政分配体系这在理论探索上尚未成熟,在实践改革尝试中也是阻力太大。然而,浙江省乐清市的财政管理改革却为建立公共财政运行框架,健全财政分配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乐清市属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颖  
2007年中国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工作试点以来,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着诸如保费补贴比例低且缺乏差异化、经营费用补贴不到位、再保险体系不健全和税收优惠力度小等问题。本文基于国际经验,提出通过提高保费补贴规模、制定差异化的保费补贴率、落实经营费用补贴、扩大税收优惠面、健全再保险体系、建立新型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措施改进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卫军  李光勤  
财政分权作为调整央地财政权力关系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进而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生产效率、总体富裕、协调发展、成果共享和生态福利五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并考察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有助于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从分项指标来看,财政分权可以显著提升总体富裕、成果共享和生态福利水平,但对生产效率和协调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可以通过牺牲资本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最后,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呈倒U形关系。文章有助于了解财政分权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确认财政分权的“适度区间”,以期更好更快地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勇  卓玛草  
持续的经济增长伴随着政府诱致型的波动是对这些年中国经济最合理的刻画,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波动的根源。利用1994—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经济具有双面作用,一方面财政分权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导致中国经济的波动,而波动的根源是分权体制本身。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和预算软约束的相互作用会激励地方政府无论在经济衰退期还是繁荣期都采用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正是这种财政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延生  
加强地方财政对税政的管理健全财政职能胡延生一、地方财政管理税政对健全地方财政职能的意义和作用国务院在1994年批准财政部的“三定”方案中,明确规定了财政部管理税政的各项职责。其中“监督税收执行情况”就是对财政监督职能的健全和补充。《预算法》和《预算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阳煌  
近年来,湖南省财政社保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财政社保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有力,财政社保资金管理更加规范。在新常态下,还要在准确把握形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财政社保工作。准确把握形势,做出科学预判"三期叠加"影响财政社保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一般公共财政和社保基金收入增速相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针对最近有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我国近年来出现财政集权化的趋势《,论中国财政分权程度》一文运用衡量财政分权程度的两大指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进行分析后,认为尽管最近有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趋势,但仍是一个高度财政分权的国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赵全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军民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是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其财务管理体制、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则是公益性淡化经济上的重要根源。为解决公立医院趋利而导致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2000年,财政部、原国家计委、卫生部出台了《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公益方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原则,为此,有人理解为公立医院应当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甚至有人提出要进入财政"统收统支",以断绝其逐利动机,推动其转变机制,促使其回归公益性。笔者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万道琴  
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公共财政提出了基本的政策目标,两者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如何健全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