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9)
2023(4596)
2022(3654)
2021(3593)
2020(2899)
2019(6774)
2018(6548)
2017(12076)
2016(6323)
2015(7492)
2014(7112)
2013(7371)
2012(7075)
2011(6630)
2010(6268)
2009(5821)
2008(5778)
2007(4878)
2006(4393)
2005(4103)
作者
(17789)
(14984)
(14747)
(14336)
(9401)
(7108)
(6731)
(5844)
(5737)
(5322)
(5075)
(4932)
(4917)
(4857)
(4682)
(4579)
(4407)
(4300)
(4186)
(3945)
(3840)
(3601)
(3533)
(3428)
(3356)
(3338)
(3239)
(3055)
(3014)
(2985)
学科
(31059)
经济(30938)
管理(15930)
(13663)
方法(13648)
数学(12801)
数学方法(12758)
中国(12428)
(9456)
(9236)
贸易(9231)
(9139)
(8818)
企业(8818)
(5857)
(5721)
关系(5430)
农业(5430)
(5412)
(5211)
银行(5211)
(5132)
业经(5064)
(4831)
金融(4831)
环境(4688)
(4686)
(4602)
(4388)
出口(4382)
机构
大学(96935)
学院(93313)
(52008)
经济(51480)
研究(40583)
管理(34308)
中国(32896)
理学(29318)
理学院(28970)
管理学(28686)
管理学院(28509)
(21668)
科学(21059)
(20995)
(20123)
研究所(18402)
经济学(18073)
中心(17320)
财经(17133)
经济学院(16306)
(16153)
(16095)
北京(14455)
(14218)
财经大学(13070)
科学院(12998)
农业(12808)
研究中心(12085)
业大(11969)
(11811)
基金
项目(62217)
科学(50432)
基金(49274)
研究(46414)
(43906)
国家(43625)
科学基金(36510)
社会(33353)
社会科(31706)
社会科学(31702)
基金项目(24788)
自然(21245)
自然科(20776)
自然科学(20768)
资助(20677)
自然科学基金(20457)
教育(20182)
(19047)
(17732)
中国(17380)
(16210)
编号(16124)
国家社会(16099)
重点(14342)
教育部(14099)
成果(13728)
(13612)
重大(12786)
人文(12743)
社科(12418)
期刊
(53787)
经济(53787)
研究(31857)
中国(21388)
(15089)
(14351)
科学(13865)
管理(13503)
学报(13292)
农业(11207)
大学(10626)
学学(9991)
经济研究(9917)
财经(9349)
世界(9347)
(9233)
(9210)
金融(9210)
国际(8289)
(8249)
问题(7746)
(7551)
教育(7256)
技术(6787)
业经(6151)
技术经济(4930)
经济问题(4695)
资源(4683)
统计(4534)
(4143)
共检索到147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晓华  Bruemmer Bernhard  钟甫宁  
本文对中国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政策作了一个全面总结和分析,并指出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按照能量计算已经下降到了70%。为了更好地制定粮食安全政策,中国政府必须区分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口粮安全(Grain Security)以及饲料安全(Feed Security)三个概念,中国现在和将来的粮食安全实际表现为饲料安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敬忠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之我见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俞敬忠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举世关注,议论纷呈。国外学者关于“谁来养活中国”的议论,更激起世人的巨大反响。人们在问:中国粮食到底会不会出问题?是出小问题还是大问题?我们不需要危言耸听,但要增强危机意识。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鹂  
《农业保险条例》强调了国家对农业增长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形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2年10月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称,2010~2012年,全球有8.68亿人口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状态。报告同时强调,农业增长在减轻饥饿与营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志华  施国庆  郭晓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鹏  谭向勇  王玉斌  
本文在阐述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食物保障的概念,并通过构建剩余供给能力(ASS)指标,对当前中国食物保障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食物保障水平较高,粮食短缺不是口粮短缺,而主要是间接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加之近年来的粮食产量走低引起的饲料粮短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志新  王迪  唐海云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粮食安全要求已从数量安全转变为结构安全。文章基于2002-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分品种投入法与总量核减法相结合测算各省份不同用途粮食消费量。研究发现,饲料粮与工业用粮消费量增长显著,粮食消费结构呈现出“以口粮为主”向“以饲料粮为主”转变的特征;且除去西藏、甘肃等8个省份,东中部地区21省均实现了粮食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借鉴粮食安全贡献系数,从总量与不同用途角度分析各省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发现,中国口粮安全得到保障,但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饲料粮与工业用粮面临较大缺口,导致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整体为负。分地区来看,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省份主产区对粮食安全与间接用粮安全的保障作用突出;而南方地区因为饲料粮需求旺盛导致其间接用粮保障程度为负,但口粮安全保障程度位居前列。因此,要坚持“以我为主”,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因应粮食消费结构变动合理调整粮食进口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石和良  刘启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粮食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最关切的热点之一。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把解决好13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韩长赋表示当前中国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虽然这两年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玲玲  林振山  郭杰  原艳梅  
【目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人口急增、消费扩张、耕地大幅度减少的现状下,分析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方法】利用经验模态(EMD)方法分别对1949-2006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及耕地面积波动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分别从粮食的趋势产量和耕地变化的粮食供给量两方面分别与基于人口发展的粮食需求量进行比较。【结果】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以9.6年准周期波动为主;耕地总量以14.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若以每10年增加1×108t左右粮食的生产能力增长,中国粮食的趋势产量能够满足至2030年中期内人口发展的消费需求,但进一步提高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的空间极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靖  许成安  
近几年我国粮食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 ,但这种供大于求的背后隐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由于粮食安全涉及经济的各个环节 ,不能仅以生产能力和供求平衡作为评价的标准 ,所以 ,即使是在目前粮食供略大于求的情况下 ,我国的粮食安全程度仍然很低。中国粮食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在于粮食资源的流失 ,资源的流失是由于该产业缺乏使其获得合理收益的机制。在粮食比较利益低下这一事实难以改变的条件下 ,政府应该通过构建粮食生产要素的保障体系来保护粮食的生产能力 ,提升粮食安全系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禄峰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过多的人口、刚性的需求和有限的农业资源,使中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创新农业政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利用国际资源,将有助于构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葛党桥  
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应该遵循最大限度地保障、最适度地保障、最小成本和代价地保障、最公平地保障及最佳可持续地保障等原则。具体要求为:保障任何人都能体面地生活;保障基本的消费安全;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和耕地"红线"指标;主动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节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粮农与非粮农之间的利益平衡;实施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带推进战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补贴,增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华树春  钟钰  
为了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避免或消除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者利用协同学理论,以湘赣水稻主产县、黑吉玉米主产县(市、场)为调研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剖析法,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粮食安全的成效与存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配置要素表现变化方面来看,不论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还是产业链条延伸增值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调减玉米空间有限、销区需求激增、产粮大县经济实力弱、技术潜力发挥受限等问题。因此,结合实践经验,必须科学合理调整结构、防范粮食供求形势在潜移默化中突变、建立健全对主产区的发展补偿机制、加快培育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主产区建设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保证,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粮食主产区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当前粮食主产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