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1)
- 2023(4535)
- 2022(3598)
- 2021(3070)
- 2020(2568)
- 2019(5325)
- 2018(5136)
- 2017(9774)
- 2016(4922)
- 2015(5656)
- 2014(5619)
- 2013(5840)
- 2012(5469)
- 2011(4911)
- 2010(4927)
- 2009(4471)
- 2008(4276)
- 2007(4066)
- 2006(3507)
- 2005(3262)
- 学科
- 济(28400)
- 经济(28379)
- 业(20414)
- 管理(18130)
- 企(16720)
- 企业(16720)
- 技术(12563)
- 方法(9726)
- 产业(9317)
- 业经(8147)
- 数学(8019)
- 数学方法(7964)
- 农(7654)
- 地方(7125)
- 中国(7085)
- 技术管理(6870)
- 农业(5510)
- 结构(5357)
- 贸(4750)
- 贸易(4746)
- 地方经济(4623)
- 易(4594)
- 财(4552)
- 学(4172)
- 制(4133)
- 理论(3765)
- 产业结构(3691)
- 信息(3681)
- 环境(3604)
- 发(3474)
- 机构
- 学院(79354)
- 大学(77731)
- 济(37918)
- 经济(37303)
- 管理(32309)
- 研究(27837)
- 理学(27784)
- 理学院(27529)
- 管理学(27227)
- 管理学院(27071)
- 中国(19434)
- 京(16747)
- 科学(15936)
- 财(14510)
- 所(13609)
- 江(12736)
- 中心(12627)
- 研究所(12220)
- 农(12006)
- 经济学(11831)
- 财经(11577)
- 业大(11378)
- 经济学院(10841)
- 经(10547)
- 北京(10515)
- 院(10290)
- 技术(10063)
- 范(9979)
- 师范(9884)
- 州(9684)
- 基金
- 项目(54396)
- 科学(44284)
- 研究(41353)
- 基金(39431)
- 家(34381)
- 国家(34135)
- 科学基金(29840)
- 社会(27814)
- 社会科(26722)
- 社会科学(26715)
- 省(22375)
- 基金项目(20690)
- 划(17930)
- 自然(17823)
- 教育(17804)
- 自然科(17440)
- 自然科学(17439)
- 自然科学基金(17163)
- 编号(15814)
- 资助(14950)
- 发(13905)
- 创(13098)
- 重点(12380)
- 创新(12224)
- 国家社会(12201)
- 部(11823)
- 成果(11799)
- 发展(11634)
- 展(11496)
- 课题(11143)
共检索到12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先
一、引言时至今日,世界许多国家,在发展高技术中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使自己在新技术革命中获得有利地位。高技术发展的作用绝不仅是高技术本身,而且还在于它的先导作用和高渗透性,即它必须扩散和渗透到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在高技术应用中得到改造和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高技术发展包括高技术研究、高技术商品化和高技术渗透三个基本层次。高技术研究指高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一系列活动。高技术研究的“输出”是高技术发明。高技术商品化指高技术创新、高技术扩散和高技术产业形成等一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景荣
论文针对现有扩散模式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技术系统本身 ,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技术受方 (传统企业 )在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技术发展状态的数量经济模型 ,用它阐明了在扩散的动力、条件、过程及终结等不同阶段中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传统产业 扩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一、高技术渗透的涵义及特点高技术发展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高技术渗透是其发展的第三个层次。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模型。高技术渗透是指随着高技术扩散过程的进行,其产品逐渐被其它领域所应用,并作为其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发挥作用,使其经济效益产生质的飞跃过程。高技术的高渗透性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本质特征,只有这一层次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高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增值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孙铁山
本文基于三次经济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利用空间双重差分(SDID)模型,探讨发展轨道交通能否促进北京产业扩散。研究表明:(1)面对轨道交通网络扩张,服务业倾向于集聚在北京城市中心;制造业更依赖地面交通,轨道交通对其产业分布影响不显著。(2)就服务业细分行业而言,随着轨道交通网络扩张,生活服务业扩散到北京郊区;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到中心区;公共服务业对轨道交通发展不敏感。(3)就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而言,金融业倾向于向市中心进一步集聚;交通运输业随轨道交通发展向郊区扩散;其他细分行业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颖 程宪春 张颖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立军
本文从分析信息技术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研究了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扩散规律,并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扩散 信息化 产业改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建高 张敏 王敏 王普查 Hong Sheng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构造后向、前向R&D流量系数矩阵,测算2000、2007、2012年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间技术吸收、溢出效应。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比分析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扩散系统的结构特征、动态演化趋势。实证分析表明:自2000年至2012年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扩散效应总体上呈现先大幅增强后小幅减弱特征,各产业的技术扩散能力趋于均等合理化,产业最终产出主要得益于自身R&D投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利于江苏省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扩散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德高 张凤
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创造了绝大部分产品、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但传统产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工艺装备落后,管理方法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工业化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不可逾越。针对我国传统产业的现状,发展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成为必然趋势,传统产业也将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落实,呈现出新的景象。
关键词:
信息化 传统产业 两化融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一华,吴敏
本文在分析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作用的方式、作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 ,利用广义KSIM模型对我国若干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作用进行数分析 ,并就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英隆
全球化下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动力,更需要有对创新体系的内在结构整合。信息技术创新的产业扩散是一个多级传递的过程,从产业组织意义上扩散可细分为4级,即领先创新企业的新信息技术与工商业结合、信息企业间扩散、产业内扩散、产业外扩散;从地域范围上扩散又可分从领先创新企业所在地的局域到国内,再到国外的扩散。各级扩散对新信息技术的产业推广有不同的意义。要确立开放环境下的结构整合管理新思维,更新激励创新方法,界定领先创新企业,集成追随企业,优化信息技术与工商业结合的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祥 郭惠武
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是区域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二者的大小又要受到行业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的影响。由于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不同,不同类型产业表现出不同的扩散特征: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扩散倾向不强,产业扩散大多发生在经济条件类似的地区之间;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地区粘性最强,通常发生低端工序转移式扩散,并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连续性;关联效应高、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扩散较多表现为产业链的整体迁移,通常会跨越一定的空间维度;关联效应低、劳动密集度高产业的扩散倾向最强,且具有较强的空间跳跃性,最有可能发生跨省区的产业迁移。各级政府在制定促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产...
关键词:
产业关联 要素结构 产业扩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
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互动与融合的运行机理,提出了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的模式与路径,并以太原高新区为例,对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碧波 袁春力
传统产业集群的高技术化是当今产业结构发展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同时也是传统区域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互动与融合的关系前提下,构建了其转化的运行机理,并以产业集群为例,对传统产业区高新技术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以对我国传统产业集群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 产业集群 高技术化 运行机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台冰
当今世界已进入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而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高技术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运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重新腾飞,是各国实现整个产业优化,发展经济的关键。而对我国这个传统产业落后的大国,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目的是对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一点探索,为我国技术改造的决策提供一点参考。一、技术、高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观点和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在本质上是表示着人类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它是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产、社会建设和精神生产,以科学知识和实践为依据而创造的手段和方法”。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研究基础之上,处于科学技术前沿,对发展生产、促进文明、增强国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