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7)
- 2023(5987)
- 2022(4610)
- 2021(4035)
- 2020(3535)
- 2019(7626)
- 2018(7477)
- 2017(14700)
- 2016(7726)
- 2015(8502)
- 2014(8257)
- 2013(8325)
- 2012(7344)
- 2011(6118)
- 2010(6368)
- 2009(6271)
- 2008(6633)
- 2007(6101)
- 2006(5403)
- 2005(5236)
- 学科
- 业(66376)
- 企(64897)
- 企业(64897)
- 管理(45431)
- 济(40996)
- 经济(40941)
- 业经(23278)
- 财(18812)
- 方法(16969)
- 务(16764)
- 财务(16762)
- 财务管理(16756)
- 农(16642)
- 企业财务(15848)
- 技术(13935)
- 农业(13158)
- 企业经济(11703)
- 策(11466)
- 划(10780)
- 经营(10613)
- 数学(9949)
- 数学方法(9925)
- 技术管理(9714)
- 和(9503)
- 制(9289)
- 理论(8837)
- 决策(8457)
- 体(8403)
- 计划(7860)
- 体制(7820)
- 机构
- 学院(118478)
- 大学(110000)
- 济(54749)
- 管理(54575)
- 经济(54015)
- 理学(46621)
- 理学院(46316)
- 管理学(46041)
- 管理学院(45820)
- 研究(30409)
- 中国(27586)
- 财(26477)
- 京(22023)
- 财经(20834)
- 江(19379)
- 农(19292)
- 经(18864)
- 商学(17279)
- 商学院(17139)
- 科学(15625)
- 经济学(15593)
- 经济管理(15413)
- 业大(15208)
- 农业(15098)
- 财经大学(15042)
- 州(14786)
- 所(14480)
- 中心(14324)
- 经济学院(14194)
- 北京(13428)
- 基金
- 项目(71578)
- 科学(59398)
- 研究(55560)
- 基金(53843)
- 家(44579)
- 国家(44067)
- 科学基金(41247)
- 社会(37885)
- 社会科(36051)
- 社会科学(36041)
- 省(29770)
- 基金项目(28698)
- 自然(25874)
- 业(25677)
- 自然科(25352)
- 自然科学(25347)
- 自然科学基金(25003)
- 教育(23880)
- 划(22327)
- 编号(21931)
- 资助(20858)
- 创(19351)
- 创新(16909)
- 制(16607)
- 企(15902)
- 发(15811)
- 成果(15720)
- 部(15684)
- 国家社会(15680)
- 重点(15192)
共检索到179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厚生 孙会
《社会保险法》作为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民生大法,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加重了用人单位依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责任,加大了行政力量介入社会保险费征缴的力度。然而,作为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笔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建 薛启航 王慧敏 姚笛
银行监管处罚是规范银行信贷行为、维护银行业秩序的重要手段,但其能否有效引导银行信贷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创新仍有待进一步考察。本文利用2011—2020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银行行政处罚信息,构建了银行监管处罚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同时以2015年《中国银监会行政处罚办法》的修订为准自然实验,探究了银行监管处罚对当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监管处罚能够促进当地企业创新,并且该效果对于小规模企业、无银企关系的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银行监管处罚主要通过增加企业可用信贷资源、优化企业信贷结构和促进企业“脱虚向实”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地,从处罚方式看,与银行信贷行为相关的处罚、对个人和机构的共同处罚以及轻度处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从处罚结果看,银行监管处罚在提高企业创新质量的同时,存在抑制企业突破式创新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为加强和优化银行监管措施、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志水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温梦瑶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和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背景下,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公布的环保处罚数据和独特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文章首次研究了环保处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保处罚次数越多、处罚金额越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越小;环保处罚主要是通过减少企业长期贷款规模,从而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环境规制下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会进一步挤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保处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均存在抑制效应,且对绿地投资的抑制效应更强。研究表明,虽然短期内环境规制会对企业走出去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带来的绿色创新和社会责任投资将会促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对企业走出去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雪君 李连华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十几年来欺诈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所获取的利益和受到的处罚,并以此为基础对现行处罚制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处罚力度不足和处罚制度存在缺陷,需进一步完善的结论。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处置欺诈上市企业及中介机构的制度安排,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欺诈上市 制度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瑞前 孟敬也
以2014—2020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环境处罚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处罚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而融资约束仅在环境处罚与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处罚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小和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企业中成立,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仅在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企业中成立。动态效应分析发现,环境处罚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研究丰富了环境处罚对企业资本成本影响的相关文献,为政府和资本市场合作促进企业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环境处罚 债务资本成本 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任颋 肖有智
现金作为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是企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近年来,我国环境规制不断加强,企业受到环保处罚的可能性提升。环保处罚是环境规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当受到环保处罚时,企业需要及时做出反应,以确保正常经营和运转。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生态环境部的公示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数据识别企业受到环保处罚的情况,结果表明当受到环保处罚时,企业的现金持有数量会显著增加。异质性分析发现,一般行业企业、国有企业、未进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和位于环境规制更严格地区的企业,在受到环保处罚后持有的现金数量会显著增加。潜在机制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持有现金数量的显著增加主要源于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以及预防性动机引起的避险动机、声誉动机和资源动机,即公司为了规避由环保处罚带来的风险、获取相关资源和维持良好的声誉,进而增加了现金持有数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循蔚 刘富铨
1998年10月17日《齐鲁晚报》介绍,1998年6月份由中国农机协会农用车分会牵头,时风、金娃等主要生产企业实行产品最低限价,即“自律价”,并以文件形式规定了对不执行自律价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处罚。自7月24日起执行以来,位居农用车全国龙头的山东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泳泽 夏龙龙 段胜岚
统一大市场建设亟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本文结合大样本的工商企业数据、行政处罚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整理了2000—2018年13种类型的企业行政处罚数据,以2014年实施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作为政策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寻信息公示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行政处罚对违规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实施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会显著影响企业行为选择,降低企业被处罚的可能性。行政处罚会给企业带来显著的“鞭策效应”,促进企业成长,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的动态性。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行政处罚对企业成长的促进效应有所减弱。不同类型的行政处罚方式给企业成长带来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广告类和税收类行政处罚对企业成长会带来短期的负面冲击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受到监管处罚后会出于挽回声誉的考量,进而增加销售费用以加大广告支出,并通过技术创新途径促进企业成长。本文既为评估信息公示和行政处罚的实际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和企业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辛宇 滕飞 顾小龙
上市企业的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后将产生显著负向的短期市场反应,其经营环境和治理环境也将受到冲击。作为企业集团内的成员企业,当其受到违规处罚后,企业集团可以利用内部资本市场对其进行资源转移和支持,发挥风险共保机制作用,以平滑其业绩波动,满足监管者和投资者的预期。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是,企业集团的这种资源支持行为在集团内部将会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将监管部门对上市企业违规的处罚行为和企业集团的相关理论整合在同一研究框架中,选取2003年至2015年沪深A股中非国有企业集团的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模型,探究监管部门违规处罚产生的信息传递效应和绩效传递效应,探讨集团实际控制人持股结构对这种绩效传递效应的影响,并从边际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期间费用和借款成本4个方面解析绩效传递效应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当集团中有企业受到违规处罚时,同一集团未受处罚的成员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市场反应均显著为负,即违规处罚的信息传递效应;在此之后,其他成员企业的业绩表现显著下降,即绩效传递效应,并且受到的处罚越严重,绩效传递效应越大。集团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权和两权分离程度对违规处罚的绩效传递效应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将绩效指标进行分解,当集团中有企业受到违规处罚时,同一集团其他成员企业的资产周转率提高、销售费用率减少,但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和借款成本显著增加。研究结果丰富了违规处罚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丰富了对企业集团中信息传递和绩效传递现象的理解。政府监管行为不仅对受处罚企业本身有惩戒作用,与受处罚企业相关联的企业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同一集团其他成员企业应提前做好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减少可能的冲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慧 ,杨秀杰 ,金如香
资金到位是医院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出现效益滑坡、资金短缺的局面,不少企业纷纷拖欠职工住院医疗费,这不但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同时削弱了企业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本文将对加强企业医院的欠费管理作如下探讨。 (一)企业医院欠费的形成及特点 1.企业医院欠费的形成。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由于企业产品不适应市场变化,加之原材料涨价,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三角债和资金紧张是困扰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突出矛盾。企业将有限的资金首先用于生产和支付职工工资,其次是用于福利费开支。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佳雄 瞿于强 吴代琴 蒋兴竹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关键行业之一,电网企业是电力行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建设者。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过程中,电网企业作为重要的国有企业,本身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践行者和推动者,必须从加深认识、普及知识和力行实践三个方面着手,在自身生产经营过程中营造依法办事、依法履职、依法经营的法治氛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磊 刘晶 周开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负面声誉与企业融资——来自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经验证据
地区环境治理动机、政治关联与企业环境违规处罚——来自环保督政制度的新证据
非处罚性监管对企业税务筹划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问询函的实证分析
环境处罚促进企业环境治理了吗?——基于过程和结果双重维度的分析
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披露是否具有价值保护效应——基于企业违规处罚冲击的研究场景
环保处罚下的企业行为:“迎难而上”还是“避走他乡”?——来自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证据
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来自年报问询函的经验证据
依法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行为
处罚公告、企业绩效与高管变更:一个组织声誉的研究视角
环境行政处罚下企业选择环保投资还是绿色创新——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